两个自己生活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6 08:03: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两个自己生活随笔

两个自己生活随笔

早起跑步,这是我在这个冬天感觉自己血液循环不畅时所作的决定,为此我必须早起。而到了早上,必须起来的时候,我清晰的感觉到,有两个自己在进行斗争。当我翻出铁门,在公路边跑起步来,天空还是黝黑的。这是冬至节左右,夜如此的长,遮挡了晨之光。路上行人稀少,却有不少的电瓶车和轿车在迎接晨之光。我挤在路边缘,深怕某个车子和我来个亲密接触。

两个自己又开始真正对话,当然其中一个的声音比较明显:“漆黑的天,你跑啥子步,神经兮兮的,看哪个车子撞翻你。你不晓得这两天成都雾霾弄严重,还戴个帽子,穿得那么薄,装韩国欧巴啊?”

另一个自己仿佛也有话说:“雾霾算啥子嘛,对于抽烟的人来说,雾霾简直不值一提,一点感觉都没得。我戴个帽子,是我的耳朵遭不住吹。”

就这样,另一个自己找出了充足的理由,并主导着我继续早起跑步。但有时候,一个自己也会误事。我躺在床上,闹钟已经响起,那是针对跑步的铃声。一个自己听见了,另一个自己装作没听见。直到装作没听见的人想起来,我才看时间,已经有点晚了,又赶紧起床,并不顾另一个自己是否愿意,走到了户外。

人为什么会有两个自己,试图分裂生活。一个是道德的,另一个就是邪恶的,一个是懒惰的,另一个则是勤勉的。他们一直存在于我的身体和意识里。他们往往是对立的,当自己在挣扎的时候,他们仿佛是在干架。当人是理智时,总希望道德的自己干赢,无意识时,道德的自己却常常输。

年轻的时候常常想功成名就,虽然现在依然年轻,却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那时,很容易受到一些心灵鸡汤的感染,仿佛他们说得都很对,对我是大有裨益的。但热乎劲儿很快就过去了,像一缕烟,都不用风吹,自己就散了。后来才渐渐明白,鸡汤往往都是普适性的,它惯于使用一些很大的词,给你制造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时候就把自我给抹杀了。如果连自我都不存在了,即便实现了理想,又有什么可贵的呢!当然,在没有自我的前提下,一般来说是很难实现鸡汤的效果的。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轨道里,被应该有的轨道导航着,自己偶尔想越轨,但真的走出来,你发现你依然依赖于曾经限制你的轨道。一个自己在轨道里,一个自己在轨道外,既过得不好,还不安分。这两个自己是如何而来的,聪明带来的。聪明,让人学会了识别,学会了权衡,因此总会不自觉的往利己的方向去。有很多冠冕堂皇的事,其实都带着利己的内核,像看上去不那么恶俗的广告。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又不被道德的你谴责。

我一直认为,人就应该是坦诚的,是敞亮的,不应该表里不一,不应该言行不一。为此,人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去做事,去成功。但事实往往没那么简单,准确的说,这两个自己从来没有统一过,虽然我们曾尽力如此去做过。

生活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一直在为它们寻找一些意义,因此我们的行为是不纯粹的`。比如我去跑步,好像并不是为了纯粹的喜欢跑,我只是想通过跑步改善身体状况。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我们一直这么认为着。但这就是一种不对的,因为这使你开始了分裂。一个是想睡觉的自己,一个想锻炼身体的自己,你总要委屈某一个自己,这不会让你的行动果决而充满韧性。如果我很纯粹的喜欢跑步,那么一切就失去了意义,我会不自觉的去做,不用强迫,更不会受到某个我的谴责。

我们老是喜欢说人应该有点爱好。爱好是用来干嘛的?好像我们会说爱好会让我们在某个领域做出成就。这是什么逻辑,完全没道理,但能看出一个问题,我们活在一定的价值系统里,正在不自觉的把自己安放进去。放进去以后,驱动力不一样了,我们不再是因为广袤的爱而做,而是为了狭隘的利益而做,我们因此又开始分裂了。爱好应该是纯粹的喜欢干一个事,不为其他,为此,我们应该先从一定的价值系统里跳出来,让自己重新回到纯粹的生活中去。

一个人当前的状态,是快乐还是痛苦,往往得看这两个自己的状态。如果两个自己得到了统一,你就会是快乐的,但要这种快乐持久,你必须让这个纯粹的自己是符合道德的。

年轻的人往往有一个现象,喜欢表现自己,然后得到别人认同。我也一样,你并不能说我跑步的动机有多单纯,有时候可能为了有个好身体,或者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本来不值得批判,但我这不是又在制造分裂吗?但我知道,我正在寻求一种统一,正在不断把自己从局限中抽离,变得笨一点,变得纯粹一点,变得道德一点。

《阿甘正传》应该不少人看过的,他绝对是一个笨人,因此受到的社会侵蚀也就相对少很多,生活方式也更纯粹。导演也确实厉害,也够狠,用一个弱智的生活经历狠狠的朝我们扇着耳光。我反正是无地自容的,因为我一直尝试的统一在他面前好像就是一个傻子,应了那句台词,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我们不断做着傻事,在攀比和表现自我中渐渐迷失,还要不断受到两个或多个自己的分裂,我们的生活真的不像样子。

我依然认为,人应该是坦诚的,澄澈的。虽然我们已经在聪明的路上渐行渐远,但只有将自我回归到纯粹的本质上,返璞归真,生活才会是快乐的。人生应该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我认为应该是快乐,但要想这份快乐长久,那必须是道德的。

第2篇:找回自己生活随笔

钢筋水泥森林拔地而起,在人与人之间筑起铁壁铜墙,曾经的篱墙已然倒塌,丁香姑娘也找不回她的惆怅。在这巨大的城市环岛中,无数人上演着相遇离别的戏码,抱着心中仅存的一星半点的信念,却再也走不回起点。

人生路途漫漫,风景随时都在变化,很多人总是一味向前,渴望尋到最美的花海,只有少数人安心耕耘自己的土地,等待它某日的鸟语花香。

很多时候,我们处于物质浪潮的冲击之中,但能否寻到一条遵从内心的小道?它,或许荒芜丛杂,少有人走,但它能带领你拨开层层迷雾直达内心深处,让你发现自己、找回自己。

《广陵散》一出,三千太学生为之肃然。嵇康轻抚他的片玉古琴,在乱世的寒潮中迎风而立。他也在世事中浮沉,但他毅然步入那曲径通幽的竹林小径而非通往庙堂的璀璨大道。千年的浪涛拍岸而来,他的琴音正如他的内心一般澄明。

余华曾说:“为了防止真理的路上人满为患,命运让大多数人迷失方向。”没错,走回内心是一场苦旅,但不要用物质的眼光去衡量我们所寻求的有用与否,也不要用鼠目寸光去判断我们的倾心付出是否值得。忠于自己的内心,带着虔诚的信仰走向前方。

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斥着未知与不确定,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变化万千。我们都是生命的实践者,都终将遇见美好与苦痛,尝尽酸甜与苦辣。遇见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遇,我们对人生真心付出,但我们也有能力否定一切。各种经历不但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了沧桑的厚重感,更丰富了我们生命的内涵。重新看待人生,重新审视来时的路,你是否依然觉得,一切都是自己所渴望的?

吾行吾道,虽远必至。只有当你走遍万水千山找回自己时,你才会明白“顺心”二字的意义,就像《月亮和六便士》中说的那样:若追逐六便士累了,就抬头看看月亮吧!

第3篇:战胜自己生活随笔

战胜自己生活随笔

三月的晨风,吹面不寒,真像朱自清比喻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豁达的路灯默默伫立,笑看人间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203、44公交车一辆辆从身边呼啸而去,白日沙丁鱼一样的车厢现在空荡荡,多少人正在梦中流连,做着不愿醒来的梦,可是曙色降临,黑暗渐尽,天就要亮了。

石头城、真味、天津狗不理……小店门口的灯光,映照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为生计为生活每个人都在辛苦奔忙,清洁工人手挥扫把哗哗的在清扫路面的落叶,一对老夫妻一边疾走,一边在闲聊健身,这条印满我无数足迹的小路,在这个静谧的早晨呈现着往昔难见的风景。

打开酷狗,让葬花词的音乐在房间里反复回旋流淌……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想起妈妈昨晚殷殷的叮咛:工作繁忙,不能分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生活感悟随笔:自己

生活感悟随笔:自己

人,是一种富有七情六欲的高级动物,人心,则更是高深莫测,有的人,把自己伪装成一派正气,却将内心狂欲隐藏的一丝不露,有的人,看似活蹦乱跳,却把内心忧愁掩盖的密不透风。

在世间,最了解自己的究竟是谁?又有谁完全了解自己?有人说:是知心好友,也有人说:是父母、是老师。可,有谁真的完全能走入我们的内心呢?又有谁的心能透彻的像净水一般清澈见底呢?我想,奢望的那种人,只是美好的神话罢了。

因为,在一些理论上,我们,连自己都无法了解。

我,也是这场迷茫旅途中的一员。

许多人爱谈理想,可随着时间推移和兴趣变更,理想开始变得庸俗、现实。而我,越发看不清它的脸,不知自己到底在为什么奋斗,难道说是为了金钱、为了生存?我并不认为每天把口袋鼓鼓囊囊地塞满金钱就是幸福的,我希望能找到一个自己心甘情愿,愿为其泼洒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两个自己生活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个自己生活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