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说课稿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6 08:03: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口耳目说课稿

口耳目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习的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本课教学的重点:

识记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

难点:

通过对这12个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初步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2、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意,认清字形,初步学会字理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3、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三、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象形字卡片、简化字卡片;写有课后练习和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五、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讲述由12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讲故事 :

(老师事先贴好古象形字。)教师指着古文字说:“不久前出土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上面讲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古象形字。】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中央教科所戴汝潜教授认为缺乏“规律”意识正是我国语文教育质量长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1、读准字音。

2、认识字形了解字义。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观察“图画──甲骨文──简化字”,认识简化字所储存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3、扩展。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生字,并引出一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合体字让学生认识、总结、进一步认识这些象形字在形声字中的表义作用。

4、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写三种新笔画和“十、木、禾”三个字。

(三)游戏识记,加强记忆,掌握规律,学以至用。

1、“找朋友”:

老师将现代字发给小朋友。然后手举甲骨文卡片,让学生用手中的简化字卡片与之相对。将不同卡片进行分类贴在黑板上。初步认识事物的分类。读生字。

2、“我会连”:

出示课后的“鱼、石、刀、网”的图片、象形字和简化字。请学生一一对应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先小组合作,连连说说,并读准字音。

本环节的练习设计一是为了巩固所知记的生字,初步培养归类意识;二是运用刚刚学到的字理识字方法认识新字,巩固字理识字方法。

(四)总结:

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一幅幅画。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奇妙的汉字,它就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我们的汉字多了不起,我们可要好好学习它。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方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义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性。

第2篇:口耳目 说课稿

《口耳目> 教学设计

白杨中心校 罗丰荣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等12个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3.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难点:“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口”、“耳”等6个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3.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识字,读准字音

1.我们许多小朋友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今天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出示汉字:口、耳、目、羊、鸟、兔

请你拿出笔,在纸上圈出你认识的字,读一读,再把这些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教一教。

2.采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重点认读课前学生认识不多的字。3.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二)探求象形字规律,了解形与义的联系 学“口、耳、目”

1、出示:口、耳、目、我们祖先最早造出来的汉字并不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古文字)你能通过观察给它们配成对吗? 2.交流反馈 “口”

(1)理解字义。“口”是指什么?(课件出示嘴巴图片)是呀,“口”就是指人的嘴巴。

(2)了解字形。(课件出示古文字“口”)你发现了什么?(3)了解汉字的演变。(课件出示:将古文字与事物进行重叠)随着人类的进步,为了书写的方便,“口”的字形就逐步发生了变化。(出示“口”变化的系列字体

“耳”“目”的学习同“口”

3、小结:我们的祖先真聪明,造出这么有趣的汉字。我们把根据事物的形状或者样子造出的这类汉字叫做象形字。我们一看到这类字,就会想到这一事物,从而也就知道了字的意思了。

4、分别给“口、耳、目”找朋友,聊聊“口、耳、目”。

例:我们来聊聊“口”,说说班中谁的小嘴巴很美?怎样说话大家喜欢听?

5、读儿歌。

hǎo hái zi

zhēn cōng minɡ 好 孩 子,真

聪 明。xiǎo zǔi ba yǒu lǐ mào 小 嘴 巴,有 礼 貌。xiǎo ěr duo zhūan xīn tīnɡ 小 耳 朵,专 心 听。xiǎo yǎn jing liàng jīng jīnɡ 小 眼 睛,亮 晶 晶。(1)跟师读儿歌。

你能从儿歌中找到生字宝宝的影子吗?(2)用各种形式读儿歌 学习“羊、鸟、兔”

师:“口、耳、目”习是象形字,“羊、鸟、兔”也是象形字。

1、看书上:羊、鸟、兔、观察图读读字,你觉得哪个字很有趣?看看图和字有什么像的地方?

2、反馈交流“羊、鸟、兔、”

(例羊:比较图与字,给“羊”字找朋友,说说你解到有关“羊”的知识)

3、读儿歌: xiǎoniǎo xiǎoniǎozhāzhājiào 小 鸟 小 鸟 喳 喳 叫。xiǎo tùxiǎo tùbângbânɡtiào 小 兔 小 兔 蹦 蹦 跳。xiǎo shān yānɡ miēmiējiào 小 山 羊,咩 咩 叫,ɡāoɡāoxìnɡxìnɡchīqīnɡ 高 高 兴 兴 吃 青 草。dònɡ wù yánɡ lǐ zhēn râ nào 动 物 园 里 真 热 闹。

(四)课堂小结,激发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1.今天我们认识6个象形字,齐读“口、耳、目、羊、鸟、兔”,2、师:看了这些古代和现在的汉字,喜欢哪一种写法?

师小结:古代的字很像这些实物,现在的字又十分简单、好记,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千姿百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

3、再来认识几个象形字:人、大、鱼

4、作业设计:

小朋友回去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五)板书

口 耳 目 羊 鸟 语 兔

第3篇:口耳目说课稿

《口耳目》说课

吉建梅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口耳目》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简析、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习的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说教学重点

本课中的12个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根据象形字造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口耳目》说课稿设计范文

《口耳目》说课稿设计范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口耳目》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简析、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七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习的12个字按人体*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说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中的12个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口耳目》的说课稿

《口耳目》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 ノ 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口耳目》说课稿范文

《口耳目》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 ノ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关于《口耳目》说课稿

关于《口耳目》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 ノ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口耳目》说课稿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口耳目》说课稿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