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读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5 08:07: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朱子家训读后感

朱子家训读后感

精短的文字,小小的篇幅,从中透露出来的却是醍醐灌顶的至理名言,令人由衷的咀嚼与感悟。

首段以生活开篇,读之如清风拂面令人倍感亲切。黎明即起,告诫我们一天之计在于晨,珍惜大好光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身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未来的顶梁柱,勤奋节俭是必须的品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是啊,粒粒皆辛苦。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缺少感恩的心。父母的悉心照顾认为是理所应当,稍有不顺心就摆脸子、闹脾气,可曾想过他们不是别人,是生你养你的父母啊!看看现实,弃老迈父母而不顾何止是个别现象啊!突然觉得,南医的“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不正是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吗?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读到这一句,不禁拍案叫绝,这与刘禹锡的《陋室铭》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论殿宇还是茅屋,其华美与否在于居室之人而不是外表。虽是草屋,却因诸葛先生而令刘备三顾茅庐倾身,闻名天下;虽是茅草屋,却因杜甫先生“愿得楼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天下情怀而受万千文人敬仰!由此可见,高尚朴素的情操是何等的重要,即使在今下,也有着时代意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啊,胸怀抱负也应该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

第二段着重描写与亲人相处的准则。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可能是独立的个体,总会与形形色色的人发生关系,充当各种各样的责任。为人丈夫,要忠于职守,爱护妻子;为人妻子,应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为人子女,需孝顺好学;为人„„总而言之,在其位,谋其政。“物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天上不会掉馅饼,凡事要讲究一个度字,过度则废。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乡邻,须多温恤。”人生在世,如海中的浮萍草或起或浮,总有不如意的时候。见富贵而生馋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做娇态者,贱莫甚。我们应该雪中送炭,尽显情谊,而不是人云亦云,冷眼旁观。仁者如风,溥畅而至,将博爱与宽厚平等地赠予身边的每一个人,学医的人难道不更应该这样?“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一个总是充满

纷争的家庭想必也不会培育出谦谦君子。在这个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小家的和谐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百姓幸福感的提高——夫妻和睦,兄弟友爱,其乐融融。

上帝给了我们两个耳一张嘴,意在告诫我们少说多听。“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觉得朱老先生真是有过人的眼光。凡事三思而后行,俗话说的好,祸从口出,不加思考的言论会给人招来困顿,三人成虎足以看出语言的可怕。“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与为人不良的恶少交往,长久必会被其所累,与老成有德的人交往,危机的时候可以依靠。正如孔夫子的“益者三乐”一样:“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了解一个人,只要观察他的社交的圈子就足以,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我觉得,结交朋友不应结交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而应该结交那些能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而那句“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则更与孔老夫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不谋而合。要学会反省自己,不要一味的怨天尤人。联想到刚升学时的茫然与不适应,如果一味的责怪老师上课太快而不从自己自身学习方法找原因的话,或许还不能这么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学会知足常乐,不纠结于世间的善善恶恶。在喧嚣中留出一些时间,陪陪父母,关爱朋友,为陌生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爱心„„“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是啊,犹记得大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一段睿智的对话对我触动颇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份忍让,心胸就多一份宽厚,天地就多一分广袤。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让心充实,让生命厚度增加的方法无疑就是好读书,读好书,培养高尚的情操。古人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今人读书则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未来的医者,此时的认真读书则与未来珍贵的生命有直接联系。没有谁想成为庸医而受别人的唾骂,成为像华佗、李时珍、南丁格尔那样被万千世人所爱戴的医者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为此,我们应付出成倍的努力。无论是专业课还是英语,亦或是自己的身体锻炼,每一点都该

注意,因为我们从事的崇高职业不允许我们有失误!“博学至精,明德至善”这八个字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行动。

通篇读下来,不觉神清气爽,唇齿生香。一部好书可以让人感悟到非阅历所能领悟的精妙。《朱子家训》就是这样一部著作,里面的许多道理和精神对我颇有益处,活跃思维,提升价值观与人文精神。

我想,秉着“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领悟着朱老先生的至理名言,我终有一日会经过“西风凋碧树”,凭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在蓦然回首间,于灯火阑珊处露出一抹无怨无悔的微笑。

第2篇:《朱子家训》读后感

读《朱子家训》有感

冯蕊

《朱子家训》是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所著。全文虽仅有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可谓是字字珠玑,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浓缩。

《朱子家训》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生活的港湾。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人们追求的亘古不变的目标。而朱熹的《家训》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指南。

“父之所贵者,慈也”。《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 慈”“ 教”。所谓“ 慈”,即父母要疼爱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至善的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千万不可溺爱,溺爱是害。如果子孙不肖,对其放纵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孙不可不教也”。特别是当代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乃至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一味迁就、百般疼爱,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讲长幼之序,不懂礼貌。这种性格的养成,对孩子成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因此,父母在对子女倾注慈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使其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

“子之所贵者,孝也。”《家训》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孝”。所谓“孝”,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朱熹强调的“孝”是真心实意的孝,是子女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心甘情愿地付出。父母辛辛苦苦将子女养大,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无数无私的爱,而作为子女,一旦独立就应当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任务,使其安度晚年,不仅在物质上关心父母,更应在精神上关心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平常要多问寒问暖,问疾问安等。

朱熹在《家训》中还强调兄弟之间要友爱。他指出“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这正是所谓的“兄友弟恭”。兄弟之间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骨肉相残,大动干戈。所谓“友”,就是要友爱,互相帮助,患难与共。“恭”则是指尊敬、谦恭。“友”“恭”是兄弟姐妹之间团结的根基,如果连自己的同胞手足都不友爱、不团结,谈何友爱、团结其他人呢?

我觉得在这篇家训中,还有一个十分有用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这就是说在与人交往中,不要随便揭人的短处,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伤害别人的感情,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所长或工作有了成绩,就自我显耀而瞧不起别人,为人应当保持谦逊的本色,切不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当与人发生冲突时,解决矛盾的方法则是“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仇恨自己的人要用情谊来化解它,怨恨自己的人要用诚心去回报,用平静的心态、平和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切不可以仇报仇、以怨还怨,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和与人发生不愉快的事时,都要做到“随遇而安之”,不能为一点小事就记恨在心,争个你高我低,甚至出口伤人,拳脚相见。在与人交往上,要做到“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别人有小的过错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之,别人有大的错误,也要做好思想工作,以理服人,用道理使他明白错误的地方,促其而改之。

读完《朱子家训》,所思所想远非上文所述的,太多的顿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来自百年之前的老前辈给了我们一点点安慰,也许这些与世俗格格不入,但我不会认为它过时,它是鲜活的,也应当永远是鲜活的。它帮我寻找到一片灵魂的净土,教我如何在喧嚣的尘世里保留一点纯真,一点真诚,一点文化的坚守。总之,受益匪浅!

第3篇:朱子家训读后感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水南梅”为你整理了“朱子家训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朱子家训读后感1

世界就像一潭水,初始,并不知道有多深,随着我们的成长,对这潭水一点点的涉足,才发现,原来,深不可测。渐渐地,人们懂得怎样运用智慧·权术在这潭水中畅游,可是更多的我们失去了。

《朱子家训》并不只是家训,更应该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应该学习的训则。它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它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沉淀。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坦诚相见,不再认为光明磊落是立足的根本,不再彼此相信。一部《朱子家训》正引导着我们如何走好人字之路。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灵的毒药,妒忌会蒙蔽了人智慧的双眼,永远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谛所在。记得《爱的教育》中所讲的一个孩子,因为嫉妒心过强,引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朱子家训 读后感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朱子家训读后感

观《朱子家训》,实获益颇多,对于紫阳先生更有新识。

曾经读过先生的词,但总觉得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而其词中的哲学义理更是让我从此对于先生的大作敬而远之——格物致知、理气论,看不懂、辨不明;至于心性理欲论,那则更非我辈所想。

而今,读《朱子家训》,曾经对我来说过于阳春白雪的朱子也一下变得平易近人起来。褪去了理学家、儒学大师的外衣,世俗里的紫阳先生苍髯白发,严肃而又慈祥。他怀着满腹的经纶,毕生的经验,对族中子弟谆谆教诲。一篇家训,没有居于庙堂的功利,也没有闻道于世的浮夸,有的只是最浅显明白,却也是最难以懂得的道理。其中的几句话,我感受最为深刻。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说的便是要有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朱子家训读后感

朱子家训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子家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子家训读后感1

利用假期,我和妈妈共读了《朱子家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个字,但我却读得津津有味,它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当我读到“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留连”这句话时让我想起了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让我惭愧不已。

记得有一次,妈妈的好朋友要来我家做客,阿姨的女儿也一起来了。小女孩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她,亲切地称呼她“阿然”。从她进门后就一直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甚至还抱起她亲了两口。我十分嫉妒,好像爸妈平时都没对我这么好过,我心里冷冷地哼了一声。就在这时,妈妈朝我大喊一声:“阿磊,赶快把好吃的零食拿出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朱子家训读后感

读《朱子家训》有感 城关乡初级中学朱东升

闲暇之余读了朱用纯的《朱子家训》,仅有506 字的《朱子家训》,三百年来,家喻户晓。《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是一本重要的古生代人生教材。

《朱子家训》是一部家庭教育,提升自身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的好书。在这篇家训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

朱用纯主张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早睡早起,讲究卫生,事必亲躬。现代人浮躁,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无规律,晚睡晚起,慵懒邋遢。很需要向古人学习。

提倡节俭,克制欲望,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朱子家训读后感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朱子家训读后感

牵着蜗牛散步

时代在变,在今天,那些经历史见证,被岁月积淀下来的古训却依然值得我们去品读、感悟。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这是我在初中就听老师讲过的,惭愧的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它出自朱子家训。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朱子家训,感悟良多。是啊,经过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不理想的期末成绩,对这句话体会颇深,临时抱佛脚终究不是好办法。Life is like a newly fallen snow , where I choose to walk every step will show.踏实的走好每一步,步步为营才能步步为赢。的确,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明天才不会措手不及。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朱子家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子家训》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