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画境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5 08:04: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廊桥画境散文

廊桥画境散文

著名哲学家西美尔曾说,桥梁只是一个手段,一个抵达对岸的手段,人们上桥,是为了走过去,而不是停留在手段上。

而畲乡景宁的廊桥,给我的感觉是,把家族、信仰、民风等安稳的东西都安放在了桥上,手段好像变成了目的。当旅人经过这里,停下来,就好像到了家里,物质的与心灵的。在浙南山区,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相距很远,中途遇到风雨,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于是,人们就把凉亭与桥结合起来,成了廊桥。我可以想象从前那些孤独的旅人,长途跋涉,满脸疲惫,突然看到远远的溪流之上,像彩虹那样的廊桥,会怀着怎样欣喜的心情快步走向它,然后钻进去。

从前的廊桥,虽然经过的大多是孤独的旅人,但大概还是很热闹的,因为经常有祭祀之类的仪式在这里进行。而所有的人,无论乞丐还是官员,都要从桥上经过。来来往往。那时候,廊桥就是山乡畲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此刻,我从廊桥的窗口望出去,发现所在这座廊桥的木板已陈旧得长了青苔。显而易见,廊桥已经从日常生活里退场,仅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我钻进了廊桥,邂逅的不是一次艳遇,而是一段纯净的古典时光。畲乡的每一座廊桥都有着传奇、曲折的'民间故事,在春天的薄暮中有几许淡淡的寂寞!

大均乡的大赤坑桥廊桥,在悠久历史中呈现苍老容颜。相传今日空寂的赤坑溪上,当年可是灯红酒绿人面桃花所在。尤其是在暮色四合的袅袅炊烟中,来来往往已是倦容满面的盐商驮夫,会立刻振作起精神,从夹溪而建的木角楼下走过的时候,故意把脚下的青石板街踏得嗒嗒的脆响,以吸引楼上绿袄红衫的姑娘们关注的目光。就连那些疲惫的骡马,此时也噗噗地喷着响鼻,仿佛嗅到了让它们兴奋的滋味。

薄暮细雨中,我看不到廊桥周边过去的踪迹。唯一显示出岁月陈旧的物品是一盘巨大的石碾。从石碾的规格上看,当初这里的人家或者说行走的商贾是很具规模的。石碾的附近是一个个大大小小屋场的遗迹。我不知道这些遗迹中,哪里拴过骡马,哪里藏过娇女,哪里上演过悲喜剧。今天,它们都沉寂着,一星半点气息都没有。倒是那些被称为水菖蒲的花们,紫紫地张扬地开着。

也有人说这廊桥是新建的。桥的天上虽然也是杉树皮作顶很古老地覆盖着桥身,但它的造型显然过于简洁,甚至没有一处显示出古人文化的涵养,哪怕一丁点儿或雕或刻或镂或描的痕迹都不曾有。最重要的是没有了那种氤氲的氛围,没有了青石板嗒嗒的脆响,没有了荡着盐腥味的咸咸的混合气体,更没有骡马或叹息或发情的嘶鸣。即使廊桥不远处的“赤坑溪客栈“,虽然挂着三五盏红灯笼,那灯笼的红晕也平平淡淡地不具张力。

其实,这廊桥是否古老是否精致已不再重要。美国麦迪逊的廊桥并不是因为它的建筑如何了不得而名世,只是因为在廊桥上出现了罗伯特金凯,而罗伯特金凯的眼中又出现了弗朗西斯卡。因了麦迪逊这座并不出众的廊桥,人间有了一段十分动人的故事。在只属于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金凯的特殊日子里,世界上的一切仿佛都没有了意义,只有“刻骨铭心”这个词语和麦迪逊廊桥作为见证才有存在的理由。

大赤坑廊桥上是否上演过这样经典的爱情故事,已不可考。坊间口口相传的裨史逸闻,似乎只有一些野性苟合的笑谈。其实在溪流边的大赤坑村这个神秘古朴的村子里,依傍着这座廊桥不发生几个《廊桥遗梦》的故事真是不可思议啊!不信你看那一柱柱拔地而起的雄峰,千奇百异地耸起一个个梦幻般的神奇想象;那叮叮咚咚甘冽的清泉,毫无倦意地唱着小夜曲,一定会让人心旌摇荡;那一坡坡紫紫的蓝蓝的、黄黄的粉粉的、白白的花儿认真而热烈地绽放着自己,总能给人以诱惑;而那轮在雨雾缠绕中的弯月,因峡谷的幽深而显得更为渺远和朦胧,把人的心思会高挑得更为玄妙……然而,这毕竟不是美国的麦迪逊,而是中国东南的大赤坑村。因此,这细雨中的廊桥注定同它所依傍的溪流一样,只能静静地等待,等待中国的“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斯卡”。这个等待或许很短暂,或许很茫然,或许就没有或许。

溪水鸣溅溅,细雨静悄悄。客栈的红灯笼守不住这静,而无声地熄了,渺远的弯月,无奈这清而默默地隐了。在这弥漫着淡淡寂寞的细雨中的廊桥上,我隐隐听到有歌声传来:“八月里来雨纷纷,撑起油伞出了门,门前人来又人往,往往来来不见人,叫声我的哥哥啊,我的油伞为你撑!”

“梦生依稀多少次,潇潇雨声过,绿岭烟村山乡桥。”当走过这古廊桥,我的心绪也就远去了!畲乡廊桥从村的这一端连接起村的那一端,与村庄里的山山水水,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再仔细地聆听孩童充满快乐的童谣里唱着:“过廊桥,找婆家,对岸的姑娘,对岸的郎。”歌谣唱出了一种地地道道的淳朴生活,他们总是把简朴而快乐的生活,与座座沧桑的古廊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当雨过初晴,我从古廊桥走过,看到桥下的汉畲族姑娘们正欢声笑语地洗着衣裳,与弯曲的溪水波粼,构成一幅美妙的风景画。溪水边翠竹幽幽,秀色可餐,那廊桥、溪水、竹林、人家,织成了一帧丹青秀美的各民族和谐共栖的田园画境。

回望廊桥,风骨巍然。这畲乡的千年廊桥,在山水景色中,怡然成为一种艺术的结晶和智慧的写照,永远定格成岁月留痕里的景宁风骨。这风骨凝聚成一种精神、一种气韵、一种风情,常常凭借四季的风、霜、雨、雪,在景宁汉畲民族厚重的情感世界里激荡不已,这样的感情和感觉多么需要珍惜啊。

第2篇:烟雨廊桥散文

烟雨廊桥散文

在江南的旅途,廊桥是一抹浓重的风景。

远远地,它如一缕青烟,静立于溪涧之上,静立于旅人跋涉的期盼中,岁岁年年,不曾飘走。

桥的四周,也许是青山横亘,也许是一马平川,也许是炊烟袅袅,也许是芳草萋萋,因为必经之地有一道溪流滑过,廊桥便应运而生。廊桥是纵横交错道路中不可或缺的连接点,是岁月停靠的驿站,是古典江南留下的沧桑景致。廊桥,为旅人营造了一片荫凉,也为旅人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因为廊桥,江南山水便更添了几分温柔和雅韵。

廊桥俗称花桥,其显着特点是材质的木化,除入水的桥礅由巨大青石垒砌外,其余构成皆取自木材。桥的大小,依水面宽窄而定,既有大气恢宏,亦有小巧玲珑,如星星点缀在江南的版图,闪闪烁烁。在湖南安化县境内整整四十八条溪流上,在葱茏与萧索之间,廊桥是始终不变的身影,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一派长者的风范。据我所知,安化麻溪上的永锡桥,伊水上的燕子桥、福星桥,温溪上的温溪桥,柳溪上的镇东桥,玉溪上的玩沙塘桥,思贤溪上的思贤桥……都极负盛名,且至今仍卓立在烟雨中,依旧展示着古雅的风姿。

麻溪上的永锡桥是安化现存最大的廊桥,位于江南镇境内。此桥扼茶马古道要冲,一端连接青山,一端连接田畴,如一双温暖的手连通山与田之间的脉络。五个桥礅支起桥身飞越流水,桥上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悠长的桥廊,纵目难以洞穿,给人幽深的感觉。桥面微微起伏,如游龙起舞,富有动感。可谓蔚为大观,为江南所罕见。古语中的“锡”常常通“赐”,大概取名者多寄望于此桥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吧。事实上,永锡桥也确实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依然矗立在潺潺麻溪之上,走上桥上,我们好像还能听到当年运送千两茶的马帮仍在发出“得得得”的声响……

镇东桥却在我们的县城中心,东西向横跨穿城而过的`柳溪,古色古香,在现代化的建筑群落中独树一种风格。每日桥上川流不息,人来人往,应与旧时光景无异。岁月远去了,而今天的我们却仍在享受着先人创造的便利。镇东桥为我们的县城默默涵养着些许底蕴,它在无声述说这个城镇的过去。环顾周遭,现在能反映县城历史风貌的事物,就唯此桥了。它的存在,为我们的文化寻根提供了一枚钥匙,也让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了底气。

古时修桥是地方上的一件大事,十分看重与讲究。建筑工匠们无不追求卓越,穷毕生之所能,奉献出自己的心血和技艺,都希望把桥建造得壮美多姿,能流传千古。因此,每一座廊桥都是一件艺术品。这或许是廊桥被称为花桥的表象缘由。但我认为,还有更深内涵的表达,那便是男女情。昔时,廊桥多是男女相约的地方。有一首歌不是有着优美的旋律:“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有一曲黄梅戏更是缠绵悱恻地承诺过:“我在桥头盼归鸟,窗前守候暮鼓晨钟。”在江南,这样的桥就是廊桥。相约桥头,你知我知,桥上相会,别有一番情趣,更迎合相约者的美好愿望和心境,所以廊桥又有鹊桥的别称。一座座廊桥不仅仅完成了地理上的连接,还让许许多多陌生的心灵因此对接,撞出爱情的火花,从而在美妙的情感世界架起一座座看不见却能深刻感知的“桥梁”,期待花好月圆的那一天。回首廊桥,有情人的心中无不荡起阵阵涟漪。廊桥,成全了相识,也见证着爱情,称它为花桥,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理由。

然而,生活中的廊桥却正在消失。不少仍然存在的,也残破不堪,风雨飘摇,正不知不觉滑向它们生命的终结。此时的廊桥,在我们心里就多了几分沉重。

人生旅途难免烟雨,走进烟雨,常常身不由己,廊桥给了我们无限慰藉。而能够在此遇到一位愿意同你共挑风雨的人,那便是我们的际遇和幸运了。但廊桥毕竟不是我们的归宿,我们还要从这里启程,向着已知或未知的终点进发。

廊桥,是生命的一道道驿站,回首人生,别忘了那一座座廊桥。愿廊桥永存于天地,让落寞人间平添几许温柔与诗意。

第3篇:廊桥问心经典散文

廊桥问心经典散文

廊桥,我在看你的时候,你在看什么?

弯弯曲曲的一生,终是折到了彼岸。走过的痕迹,一个桥墩一个脚印,浮在水上,撇开了一圈圈惊扰你的涟漪。经受住这么多的冲击,你还是那样,屹立着,不摇不动。岸边花丛里,一丛丛的姹紫和嫣红,你是否动心?清风袭来,柳条抚过,你是否解情?

廊桥不语。

廊桥,你驻此多年,是否已看透世事无常?

生命何其脆弱,仅只三年未见,却无缘再见。短短两年,多少人离开,多少人永不再来!车祸,血癌,心肌炎,人世间,总有伤不完的心!从你上面走过的.人,个个生龙活虎,可是,若干年后,终究被另一个人群所替换,而他们,也将不再回来。也许,我也一样。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给予每一个人的,都不多不少恰如其分。廊桥,哪天,我将不再见你?

廊桥不语。

廊桥,你是否也有一个多年的梦?

过去的岁月,真的太累太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廊桥古韵

廊桥古韵

永泰多崇山峻岭,有山则有溪涧,有水就有桥。廊桥以其特有的形态和内涵,为外界所瞩目。

就在5月份,福州市有27座廊桥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的文物保护范畴,其中就有永泰的两座古廊桥。说起这廊桥,可能有的观众可能还不太熟悉,廊桥和普通的桥梁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呢?本期节目将为您讲述廊桥的故事。【正文】

自古中国就有“闽中桥梁甲天下”和“闽中桥梁最为巨丽”的说法,福建古桥素以技术精湛、构造独特、规模宏大以及雕刻细腻而闻名中外。福建古桥建筑工艺非常精湛,比如在一些古木拱桥上就采用了罕见的“伸臂木梁加斜撑”技术。有些建造技术,对现代桥梁建设仍有借鉴价值。此外,大部分古桥上的桥头石碑、护栏装饰、楹联绘画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可以为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提供帮助。(音乐过渡 留白)【同期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三江侗乡的风雨廊桥散文

三江侗乡的风雨廊桥散文

廊桥,世世代代侗族人管它叫风雨桥。有河必有桥,有寨必有桥。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带的三江侗乡,就有风雨桥108座。桂地多山,气候万千,白云会从葱郁的山间飘荡开来。哪片云彩有雨,说不好,需随时留意。风大雨骤,在田中劳作的农人,被急雨所迫,一时心急,赶不回家,只能小跑着躲进桥中,躲避风雨。桥两旁,长长的木凳供人憩息。抬眼望去,林溪河婉转而来,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水车低鸣,灌溉农田。

过了桥,就是寨子。吊脚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散发着生命的纯真,没有一丝的喧嚣与浮华,身临其中,所有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人类的心灵包含着整个大自然。人,归根结底还是大自然的孩子,在大自然中结庐而居,自由自在地栖居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廊桥画境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廊桥画境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