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严祺先文集序回答下列问题附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3 08:07: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阅读严祺先文集序回答下列问题附答案

阅读严祺先文集序回答下列问题附答案

严祺先文集序

归 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注]①浼:玷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吾其还也

3.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

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3分)

译文

(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译文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荆轲刺秦王》)(2分)

译文

5.用 / 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楚 狂 接 舆 歌 而 过 孔 子 曰 凤 兮 凤 兮 何 德 之 衰 往 者 不 可 谏 来者 犹可 追 已 而 已 而 今 之 从 政 者 殆 而 孔 子 下 欲 与 之 言 趋 而 辟 之 不 得与 之 言。 (《论语·微子》)

3.B 4.C

5. 因为严祺先的'文章:

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俗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

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各2分)

6. (1)(3分)译文: 韩愈(韩文公)的文章,振兴了八个朝代衰靡的文风

(2)(3分)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不说别的,必须首先除去掉它的俗气才行。

(3)(2分)译文:那么我也是非常的迂腐了!(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4)(2分)译文(略)

7.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错、漏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第2篇:关于严祺先文集序的阅读及答案

关于严祺先文集序的阅读及答案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注意大语境代入法。“拔”解释为“拔除”明显不通。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此处“拔”应是“超出”之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有创新。A.那个,指示代词; B.他,人称代词,作小主语;C.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一定,副词。只要掌握“其”的几种常见用法,可迅速做对此题。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K]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答案:A 解析:本题断句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有点难度。注意“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暗含两种倒装句式的考查:主谓倒置和定语后置。把握到这一点,再运用对称法,才能选准A项: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

答案:因为严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注意文章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点,不能遗漏。此题最好用原文回答。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答案:(1)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三个句子,难度不大。考生一定坚持“直译为主”,找准采分点:“之”“起”“衰”,注意“衰”形容词作名词;“谓”“其他”“去”“其”“可”,注意“其他”古今同义;“甚矣”“哉”,一定要译到位。

第3篇:《严祺先文集序》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严祺先文集序》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原文 :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归庄《严祺先文集序》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归庄《严祺先文集序》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阅读文言文水仙回答下列问题附参考答案

阅读文言文水仙回答下列问题附参考答案

(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各司一时( )

(2)欲购无资( )

(3)请已之( )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并回答下列问题附参考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并回答下列问题附参考答案

回答8 ~10 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 .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 薄: ____(2) 求:_____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阅读严祺先文集序回答下列问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严祺先文集序回答下列问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