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秋雨淅沥愁江南散文
秋雨淅沥愁江南散文
“烟雨江南”,江南烟雨,不知是谁发明了这么美妙的词。的确,江南的秋雨是一串串相思的泪珠,泪眼朦胧,如烟如纱……当“飒飒”的秋风荡涤江南的天空时,如雾般雨滴便飘然而至,如此细密,如此轻柔,在不知不觉中淋湿人的衣衫。大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潇洒。
一场秋雨一阵凉,在经过几次降温之后,江南一改她纤秀、温顺的作风,以丰膄的形象在湿润中翩然而至了……
茫茫雨丝将天地连成一片,牵出我年少时的.许多憧憬,许多美丽;牵出我青春时的许多浪漫,许多甜蜜。直到岁月的黄昏,我依然喜欢在下雨天临窗而立,两眼盯着窗外,希冀天上如瀑如柳如丝如线的雨帘,迸出几许灵感,意象一首感怀小诗,啜一口清茶,吟一句宋词,或柳永或晏殊或李清照或苏轼,些许缠绵些许激昂,些许感慨些许忧虑,与文学好友或红粉知己,在淅淅沥沥中,慢慢品味人生。
江南美,美在山水。江南愁,也愁在山水。江南的山,没有别处的山的那种层峦叠嶂、高耸入云的阳刚之美,江南的山是灵秀的,小巧的,宛若一尊清新可人的小盆景,在秋雨中,云遮雾绕,若隐若现,无法窥视她内心真正的秘密。江南的水,温文尔雅,如丝如缎,光滑如鉴,偶尔在微风的“挑逗”下,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将无尽的愁绪荡开……
秋雨淅沥愁江南,特指江南的女人。自古江南出美女,而古代江南美女的“美”字大都通过“愁”来体现。秦淮八艳,千古绝唱。一群花容月貌的女子,一群才华横溢的女子。秦淮河边,至今依然依稀可见她们当年在绵绵秋雨中的绰约风姿。柳如是,苏小小,董小宛……笔者生长在皖南徽州,这里的男人大多外出经商,把如花似玉的女人留守在一幢幢深宅大院里,透过一洞小小的窗户,眺望着蓝天流云,在大雁南飞的哀鸣中,期盼着离家的男人早日归来。秋雨是她们从心底流出的泪。
秋雨淅沥愁江南,我自诩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诗人,在江南烟雨飘起的季节,“寻梦到徽州”,那细细的雨丝,浓浓的雾气,又一次将我的情愫打湿。我撑着一把花纸伞,走进屯溪,走进婺源,走进西递,走进宏村,功于心计的徽州男人在世界打拼,奠定了徽商的荣耀,一座座高大的牌坊沉重地压在徽州女人心头,把她们禁固在马头墙内,相夫教子,恪守妇道。走进江南烟雨,走进这些明清古民居,我走进了江南的细节,走进了江南最凄美最温柔的所在。秋雨打在瓦片上,打在枯荷上,打在外出的、留守的人们心头,都是一个“愁”字。
秋雨淅沥愁江南。江南的秋雨,浇灭了我的浮躁,却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忧郁。
第2篇:秋雨淅沥散文
秋雨淅沥散文
秋分一过,秋风便来了。太阳公公自顾玩起了躲猫咪,算来已半月有余。燥热退去,秋雨也兀自袅袅婷婷起来。淋淋漓漓,不疾不徐地洒落下来。休说道路田野如何泥泞,就连屋里的各个物件都是潮湿的,即便是各人的心事,也似乎是湿腻腻的。几次想,这雨因何不下在伏天,一来减减暑气,二来田里的禾苗可饱饮一番,岂不是正好让村头巷尾的乡亲舒展下眉头?
撑一把伞,走进阵阵秋雨中,似乎走进一场萧索惆怅里。日日辗转于家、单位,一条条街巷,一辆辆公车,风里雨里,绵绵秋雨,似乎走进了烟雨江南。实际上,这样子的秋雨落于小城,却大不同于江南的烟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就是我这里。秋雨来了,一路走来,一路诉说着绿的离殇。这样想来,霏霏秋雨中竟不曾有丝毫温暖。这样想来,竟徒增了万千凉薄。再过半个月就是寒露。寒露一过百草皆枯。远山近水莫不如此。梦里梦外莫不如此。故园新城莫不如此。
一场秋雨滴滴答答,淅淅沥沥,数日心绪也似这云情雨意,凄凄清清宛然其中了。
一场秋雨走近寒露,雨更冷,风自然凉得也紧。披上一件厚厚的大衣,迎着风,看看风中那冷雨。雨中仍回旋着浓浓的土腥气,脚下的土地终是没有上冻,还在向人们输送着它的气息和残存的生机。各色的雨伞浮游在大街小巷里,雨下浮动着生活的烟尘。秋风起处的这场雨啊,像极了那年那场雨。
一辆牛车,一车车柴草。父亲一手拽着缰绳,一手环抱在胸前,赶车的皮鞭歪头耷脑地拢在臂弯里。母亲头顶一块藏蓝色棉线头巾,如常地在脑后绾一疙瘩。走几步,母亲便伸出抄在袖口里的右手抹一把脸上的雨水,随手甩在地上,然后再急急地跟紧牛车。那年秋雨下了很久,父母亲顶着雨收秋,顶着雨犁地,顶着雨拉秸草……那场雨一直冻进了黄土地里。
故乡,丘陵纵横。故乡的夏,十年九旱。若哪年盛夏坡梁上落下一夜饱雨,清晨醒来,迎着旭日初升的清爽滴翠,嗅着泥土的阵阵清香,踏着满地的绿意和仍在流泻的涓涓雨水,一径野花曲曲弯弯,真正是怡心悦目,再舒畅不过的了。遥望远山,蓊郁的绿树浓浓的雾霭,水气云烟萦绕,胜似一幅江南水墨风景,韵味悠长。
今秋的雨,像一个远行客,携一柄湿漉漉的竹杖,穿越万水千山,执着地驻足于我们窗前。
凉凉的雨打在屋瓦上,窗前的.小树上,沙沙作响,清晰可闻。尤其落在那些簇新的钢瓦上,脆脆的雨滴声犹如大大小小的珠玉落入瓷盘,平添一缕古韵古趣。
十多年前的初秋,初来小城那日,缠绵的雨便揪紧了乡愁。后来的日子,每当天黯了下来,小城像被罩在一幅阴郁的画里,阴冷的空气弥漫重重。潮气回旋在空中,房前屋后每一个角落都是风的原乡。接着雨来了,像一个打击乐乐师敲打着游子远行的帐篷和苍凉的梦境,悠悠远远,从片头敲过来,一直敲到片尾;崭新的鼓槌,久远的情思,细细密密的情感渲染,你断然不会对其生出些许乏味单调的情愫。你甚至会从中感知到慈母般的温婉与亲切,像躺在年少时的暖炕上,端详着母亲正一针一针从容地拽着的麻线,哼唱着悦耳的歌谣。
在异乡的小屋里听风听秋雨,心底便生生生出黏腻的青苔来,那种湿意一直浸润至眸底。秋雨来时,塞北通常再无响雷天,在白烟一般的窗玻璃后听一滴又一滴雨落,看雨线斜斜刷在窗玻璃上,一阵阵冷风掠过,萧杀的秋意更重了,黏黏的湿意渐渐退去,空气的意味也开始冷硬了起来。
秋雨,是思念的药引,是记忆中的窖藏。聆听那雨声,思绪飞回到家乡的土屋。雨似乎一瞬间下在大门外的小巷里,下在屋后那梁莜麦地里,下在南河湾那畦甜菜地里,下在了小学校里那颗老柳树上,下湿了麻雀们叽叽喳喳的叫声,下白了牧羊人的一群绵羊……
雨似乎是最最古老的一曲梵音,从一朵青莲的记忆中走来。雾气弥漫的窗便成了一池荷塘。白蒙蒙的温雅紧锁着听雨人的心绪,搁不下的思乡情是这绵绵细雨诉不尽的心事。离愁,牵挂和着雨丝泻下,附着在水泥涂抹的屋顶和墙上,将这场溢满音韵的秋雨旖旎成一幅望乡图。
树叶黄了,那杨,那柳,那株老榆。
这场秋雨来时,丛叶是否仍嘈嘈切切,晃动着湿湿的秋意来迎接?雀鸟们是否忘了啾啾声声?蟋蟀是否已将吟唱暗自送给了明朝?苞谷头上是否仍摇摆着笑逐颜开的金须?
今秋,这场雨下了这么长,虽不倾盆,但已浸湿了我所有有关秋的记忆。有风吹过,一把把伞在雨中流成色彩斑斓的河,似系在望乡河上的一条彩带。雨点敲打在伞布上,雨珠沿四周滚落而下,真真一圈飞檐一帘烟雨。
天,不久会更冷,雨滴也会绽放成朵朵晶莹的雪花。彼时,与其于窗内看雪,不如索性穿上厚厚的棉衣,迎着寒风去与那在风中回旋的六角凌花共舞;任凭白了须眉,白了肩头,白了一腔乡愁。
一个远行客,一缕思乡情,品咂过多少季秋雨的怅惘?心底究竟积下多少忧郁的苔藓?归家的雨巷越走越长,一窗雾气氤氲的玻璃仍在诉说:
寒露拂尘,叶落纷飞,秋雨淅沥声仍在……
第3篇:秋雨淅沥的城散文
秋雨淅沥的城散文
城市的路口,就是每个繁忙的开始,那些来来去去有着真实的生活也有着平凡无奇的故事,我们能看到的只能是彼此交错的身影,却无法进入彼此的故事,毕竟各种只是匆匆。
秋雨淅沥肆虐着初秋的城市,几片黄叶也许不是因为季节,只是因为老去更替。每个人都踏实的生活在这个略显拥挤的城市里,毕竟人是群居动物,虽然每个人都有一方净土一方居所,但心里却有害怕那种被忽略的遗弃。这方小城容下很多人的梦想,也造就很多人期待的远方,总想走出去的人很多,最后疲惫回来的更多,也许世界真的不如想象的那么完美。
天空依旧阴霾笼罩,一副风雨欲来的感觉,城市外的'山峦起伏渐渐消失在云烟里,如果你站在城市之外看着这个密集的城,你看不到谁,看到的也只不过是一栋楼与另一栋楼的抵触与并存,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只是让这城市喧闹与霓
第4篇:秋雨淅沥的城优美散文
秋雨淅沥的城优美散文
城市的路口,就是每个劳碌的开端,那些交往来交往去有着真实的生活也有着平常无奇的故事,我们能看到的只能是彼此交错的身影,却无法进入彼此的'故事,毕竟各类只是促。
门路给雨水冲刷得六根清净,那些落叶就像时光的印证,随便的粘连在地面,等雨水停了地面干了它也就变成垃圾,消掉落在地面,固然明天落叶会依旧,但毕竟是那一张叶子最终的归宿。无所谓悲哀无所谓可惜,生命轮回是故事的开端与结尾,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尊敬与珍爱罢了。
天空依旧阴霾覆盖,一副风雨欲来的认为,城市外的山峦起伏逐渐消掉落在云烟里,假如你站在城市之外看着这个密集的城,你看不到谁,看到的也只不过是一栋楼与另一栋楼的抵触与并存,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只是让这城市闹热热烈繁华与霓虹闪烁罢了,你也根本看不见,谁来了谁又走了。
秋雨淅沥
第5篇:江南的秋雨散文
江南的秋雨散文
窗外,沥沥的秋雨,缠缠绵绵,悄无声息的下着,仿佛怕吵了秋的喧哗,飘飞的雨丝,如诗如梦,少了夏的喧哗与浮躁,多了秋的悠远与闲适。也许,秋雨原本就是安静委婉的,如同一个多情的女子,捧着这颗诗意的心,轻抚琴弦,浅吟低唱,似乎在诉说着秋水天长,在恬静安然的感受着秋的静谧。
看着窗外那丝丝的细雨,凝聚成一道道小溪,沿着玻璃缓缓流下,风从窗子的缝隙吹过,忽的感到一丝凉意。是啊,毕竟是秋天了,秋,已经无声无息的植入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一场秋雨一场寒一点都不假。
江南的秋雨,就像一个不施粉黛的脱俗的女子,清新自然的行走在天地间,柔美,清纯,恬静而又温柔。与之相比,春雨,如同一个羞涩的少女,娇羞妩媚,夏雨,则如同男人的粗犷洒脱,雷厉风行,而秋雨,更像极了一个含蓄优雅端庄的少妇,款款而行。
那细密的雨丝,给
第6篇:秋风秋雨愁煞人散文
秋风秋雨愁煞人散文
中秋后,树枝上那只曾经最顽强健壮的蝉儿,已偃旗息鼓、悄无声息了。而一无是处的蚊子,依然在不甘寂寞地做着各式各样的将死之前的挣扎。这秋的蚊子,表面看来,似乎少了夏季的大鸣大放、耀武扬威;行动方面,也透着沉沉暮气。然而咬起人来,却更见凶狠,常常,一个不小心,手腕上、胳膊上甚至眉梢上,就被他们叮起一个个如花生粒般大的、红彤彤的包。自然,这样的它,是遭人厌嫌的,然而也许,这奋力的一咬,对蚊子们来说,其实也差不多类似于人类所说的回光返照。想到这里,对蚊子浓浓的恨意,也就减轻了不少。
今秋的雨,像极了一个滔滔不绝的蹩脚演说家,一旦站上演讲台,就开始长篇累牍地大发议论,而且只顾自己说的兴起,全然不去考虑台下听客们的心理,对于听众们神色里透露出的疲惫和不耐,也似乎浑然不觉视而不见。秋雨不管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