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一言不发时教育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3 08:03: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当学生一言不发时教育随笔

当学生一言不发时教育随笔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

一上课,我这样导入:“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颤巍巍的走到妈妈面前,给妈妈洗脚。”这是学生小声议论:“对,我也看过这则广告。”我没有制止他们,继续往下说:“我不止一次被这则广告感动,为这个小男孩的孝心,为这个妈妈拥有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平凡的感动,在我们身边常有发生,你想到哪件事了吗?

话音刚落,一个男孩子举起了手,然后站起来说:“前些日子我眼睛做手术,妈妈天天陪着我,一日三餐都要送到医院来,很辛苦,让我感动。”“奥事。谁还要讲啊,这是发生在母子之间的令人感动的事。谁还要讲啊?”这是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低着头一言不发,有得做苦思冥想状;有的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否在思考;有的眼睛盯着手中的书,似乎想从书中找到答案。

怎么回事,一件令自己感动的是这么难想吗?还是这些孩子平时就没有被感动过?无奈,我进一步启发:可以发生在亲人之间的,还可以是陌生人令你感动的行为。大概过了半分钟,终于有人举手了:“我的邻居,一位80岁老汉,每天精心的照顾他瘫痪的.老伴,洗尿布,很感人。”“奥,这是发生在邻居身上令你感动的事情——老伴间的关爱。”

之后,教室里又是一阵沉默。一秒钟,十秒钟,三十秒钟……我扫视过每个孩子的脸,期待着他们的小手举起。尽管心里很着急,但是我仍然面带微笑耐心的等待着。接下来的几分钟,我感觉比几个世纪还要长。自从本学期开始,这群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害羞起来,它们总是在课堂上摆出一副深沉样,以前踊跃发言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看来,还得由我来打破课堂的宁静。

“前些天,王启的妈妈到学校来,提到他辅导王启做功课的事……让我好感动,为这个妈妈对孩子付出的耐心和爱心而感动。我希望王启也能和我有同样的感动。”王启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接着说:“只有心是柔软的,才容易被感动。看着我们班谁有一颗柔软的心。”也许是被我的话语感动,也许是为了摆脱困境,张迪站起来,结束了冷场:“有一次上语文课我病了……”“你是被我的关爱感动了吗?”我微笑着问。“看来女孩的心比男孩柔软,它们更易被感动。”也许是被我这句话所刺激,两个平时学习有困难的男孩子举起了手……紧接着,又有几个女孩子陆续发言了。虽然它们的思维还没有我期望的那样开阔,但比起以前的局面已有很大改观了。

这节课后,我为当时没有发脾气,而是耐心的等待而感到欣慰。从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些等待,多一份尊重,尤其在学生一言不发时。

第2篇:当分身无术时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当分身无术时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日常生活中的孩子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在—言一行中流露真实的心情,我班的好多孩子,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很愿意去了解孩子的心思,走进他们的心灵。因为,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蕴藏着无尽的述说渴望。

“许老师,我家里有……”——这是一个爱交流的孩子最寻常的开场白。

“许老师,恐龙是怎么来的?就是恐龙妈妈的妈妈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最令教师头疼的声音,很多时候你根本毫无准备。

“许老师,XX不肯让我玩她的玩具……”——这是求助的紧急呼叫。

“许老师,我想妈妈了……”——这是最容易“传染”的声音。

对每一种声音的倾听、每—个场景的处理,都需要消耗教师许多时间利精力。因此,当几个声音同时响起、几个场面并列呈现时,有时我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记得有—回,我正在洗手间处理孩子们的冲突,几个孩子兴奋地冲过来,一个要跟我说刚才发现的—件趣事,一个来告诉谁的玩具坏了。—声声“许老师”的呼唤使我心烦气躁,真恨不得学学孙悟空拔根毛、吹口气,变出几个替身来—…应付。情急之下,我生气地把他们打发了。

但事后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妥当,进行的反思中使我对不同孩子的相似需求有了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中班孩子还未脱离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有较为强烈的与教师分享、有求于教师的愿望,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力求给予满足,如果分身无术,可以明确告知孩子,让孩子先藏——藏自己的想法,耐心等待。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希望与教师分享的愿望,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又留出了让孩子学习交往的机会。

第3篇:随笔《当成为习惯时》

随笔《当成为习惯时》

好久没写日记了,感觉不习惯。以前总是坚持写日记,可现在却变懒了,越来越不愿动手写了。心情无恙,也就不怎么想写。可自己心里就感觉空荡荡的,似乎自己怠慢了谁,习惯了的东西突然要放弃,心情却怎么也不能平静。

冬天的风依旧不停的吼着,天气的暖和,也无奈它的狂。自然的规律是不会因为你个人的喜恶而有所改变的。听歌去吧,听歌就可以慢慢忘却,可以在歌曲的熏染下慢慢入睡。睡着了,心情自然好起来了,什么都可以放下,有苦也好,有甜也罢。虽然有时候也会做恶梦,但梦中去体会下惊险也何尝不是好事?有个同学说她不喜欢“生如夏花”,却喜欢“死时静如秋中叶”。或许我应该与她相反吧,情愿尽管只有昙花一现的美,也不要如深山的`玫瑰无人问津。

有时候,确实是喜欢那种独自的安静,可时间不能太久,安静久了,心里就象被掏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快乐时当歌随笔

快乐时当歌随笔

我从小便非常喜欢小动物。每年秋天回老家的时候,我都会上山捉回几只蝈蝈养着,足不出户便可随时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曼妙歌声。

蝈蝈进了家门,虽说远离了大自然的怀抱,它们过得还是很富足很快乐的。富足的例证,是它们可以吃到大自然里同类所不能吃到的美食——各种蔬菜、水果、点心、肉类,当然偶尔我也会到楼下草坪里给它们捉几只蚂蚱或者其他昆虫打打牙祭;快乐的例证,是到家以后它们不再那么怕人,不再那么警觉,整天乐呵呵不分昼夜地唱歌,似乎没有疲倦的时候。最重要的例证,是它们在我家里可以活到10月下旬,这是在北方的野外所不可能达到的。当然,我每年都希望能把蝈蝈养到暖气来临,希望它们在歌声中度过寒冷的冬天。可是,因为暖气来临前的几天往往非常冷,而蝈蝈是冷血的昆虫,非常怕冷,所以它们往往倒在了温暖来临之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教育随笔:当小老师

教育随笔:当小老师

每次进餐之前,孩子们都要提前休息一会,孩子们在休息时候小嘴也不会闲着,不管这点就开始淘气起来了,想安静会都安静不了。我左思右想有什么办法呢?还真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可以让孩子们安静的趴在桌子上,我给孩子讲故事听,每次讲完故事就开始吃饭了。有一次,我在提问中发现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能记住故事内容的孩子真是少之又少。这回我在讲的时候,我组织了一个活动,想让每位孩子都当小老师,把我讲给他们听的故事,让他们当小老师在重复的讲给孩子们听,等我讲完以后,我先请上几位小朋友讲,这几个孩子虽然讲的不太流利,但是经过我的引导,还是顺利的讲完了,我还是给孩子鼓励的给予肯定评价。第二次,我在请上的小朋友,就讲的特别好,听他讲就知道,他听故事的'非常认真,我在孩子们表扬了他,同时,还给其他的孩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当学生一言不发时教育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学生一言不发时教育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