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主备人:赵晓萍
审核人:李慧珍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教学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出示“识字加油站”图片)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
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
(2)识记新词语。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背诵字母表。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
(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
(4)找朋友游戏。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
(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
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第2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
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展示台: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第3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课前了解]
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今译] 千山万壑之中,都是参天的大树,到处响起了杜鹃的啼鸣。(“万壑”与“千山”为互文的修辞方法:千山万壑中到处是大树和飞鸣的杜鹃,并非万壑中只有大树、千山中只有杜鹃的意思。)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妙句之妙)———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水田上空,白鹭飞舞,夏日密林,黄鹂唱和。
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潇潇雨中,不见村落,先闻鸡鸣。由鸡鸣而抬头望去,见一两户人家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小溪夹岸皆翠竹,窄窄板桥连着一线山路。山村远离尘嚣,偏远幽静。几声鸡鸣给山村带来了生气,让人感到一种和平、宁静、安逸的生活氛围。
几声鸡鸣,一二人家,竿竿翠竹而非合抱古树,潺潺小溪而非滔滔大河,窄窄板桥而非通衢石桥,一切
第4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2.了解比喻与夸张的表达特点。
3.了解自古以来,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例如,汤姆8226;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
第5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备课教师:马昆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目标:
1、巩固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具准备:识字“苹果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闯第一关: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
第6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二组 教学主题:语文园地 课时:五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徐春娟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十五小学
学习目标:
1、在自学基础上,观察图画比眼力,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感受和想法,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课前“泡豆子”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在自主学字的基础上,运用识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在熟读句子的基础上,能感受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在熟读基础上,会正确、流利地背诵“花名的歌谣”
第7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知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
第8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芜湖市保定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指导方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重点)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重点)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难点)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教师)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3.若干小棒、短线绳。(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言: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2.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引导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课? 3.小组内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课,如果遇到大家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wãn shù xuã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