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怎么都快乐 教学实录(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句式“*****玩,很好!正好可以(),可以(),还可以()”进行说话,积累动宾短语。
3、体会一个人玩和多人一起玩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句式“*****玩,,很好!正好可以(),可以(),还可以()”进行说话,积累动宾短语。
2、体会一个人玩和多人一起玩的快乐。
教具准备:
四张写有“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的卡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课间的时候你们喜欢干什么?
生回答。
师:玩得快乐吗?
生:快乐!
2.师小结:是呀,老师从你们的笑脸中看到了你们非常开心,非常快乐,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学习一篇快乐的课文……(师手指题目),来,齐读1遍课题。
3.小朋友们读得真整齐!有个小哥哥很喜欢踢球,但是遇到了个难题,拼音宝宝说只有我们通过生字关,小哥哥才可以把球踢进球门,你能帮助小哥哥吗?
生:能
师打开PPT,出示生字页面,让生读。读完一遍,师表扬:小朋友读得真响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生:会!
师:那我们开火车来试试。火车火车哪里开?
请生继续读。
生读完,师:同学们真棒!小哥哥已经成功地把球踢进球门啦!要是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装进课文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
师: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教师评价,带生读文。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在朗读课文,你们真棒!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读一读吧!
2、学习第一小节。
(1)师:现在让我们走进第一小节,请齐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想:第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开始吧!
生读书。(贴“一个人玩”)
师:请坐好!哪个同学已经找到答案了?
生说。
师问其他生: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掌声送给他!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给我们读读第一小节。(分别请学生读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
生读完,师表扬或指出相应的错误。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一个人玩,很好!”请注意,这句话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感叹号
师:感叹号,也就是说,这句话的语气要读得?
生:激烈一点、重一点、、、
师:谁来读读?
点名学生读。
师:为什么说“一个人玩,很好!”呢?
生:因为独自一个,静悄悄的,可以折船,折马。
师:你真棒,会用“因为”这个词来回答。“独自”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独自”就是一个人,没有别人。
师:说得真好!自己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干扰,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环境啊?
生:静悄悄
师:你的小眼睛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来了。所以,“静悄悄”的意思就是指?
生:非常的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师:你理解得真好!谁能再把这个小节读读,读出静悄悄的感觉来?
点名生读。
(2)师: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玩些什么?请用尺子把课文里写的游戏画出来。
生画、回答。
师:是不是除了玩这些,就没有别的游戏了?
生:不是,还有很多游戏。
师:你从哪里知道还有很多游戏?
生:第一小节有个省略号,表示话还没说完,就是说还有很多游戏,没写完。
师:看来你平时上课很认真,表扬他!
(4)除了书本上的这些游戏,一个人的时候还可以玩什么?谁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
PPT出示句式: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
点名回答,师随机点评。
三、读好2、3小节,对比发现。
1、过渡:一个人玩的时候那么快乐,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2、3小节。(贴“两个人玩”、“三个人玩”)
2、同桌互读2、3小节。
3、师:好了,同学们。谁能用这个句式说说,两个人的时候,可以玩些什么呢?(PPT出示句式)
两个人玩,很好!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
还可以______________。
点名生回答,师根据生的回答作适当评价、延伸,如,生若说可以下象棋,可以坐跷跷板,可以打羽毛球,师便问:打羽毛球怎么打?引导生说“你打过来,我打过去、、、”
4、师:是啊,两个人一起玩,多快乐!让我们再快乐地把第2小节读一读吧!
生读。
师:那如果3个人,又可以玩些什么呢?谁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
三个人玩,很好!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
还可以______________。
请生说。
师:课文里用了一个词来形容3个人玩比2个人玩更有趣,你能找出来吗?
生:有劲(师引导生把话说完整)
师:你的小眼睛真厉害!“有劲”是什么意思?谁知道的?
生回答:就是有兴趣,好玩。
师:你理解得真好!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两个小节吧,男生读红色字的,女生读黑色字的。
四、读好第4节,体会快乐。
1、教师引读:
一个人玩--(很好!)
两个人玩--(很好!)
三个人玩--(很好!)
四个人玩--(很好!)
五个人玩--(很好!)
许多人玩--(更好!)
师一边引读“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一边出示PPT,生回答。
2、师:为什么许多人玩更好?好在哪里呢?请自由朗读第四小节,边读边思考。
生读书。
师:好了,请坐好!谁来说说为什么许多人玩更好呢?
生:因为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
师:你真会读书!(PPT上“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颜色变红)什么游戏都能玩,所以作者说,许多人玩,更好!你看,这么多人一起玩,这么热闹,小作者此时是什么心情啊?
生:很快乐!开心、、、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再快乐地把这个小节读一读吧!
生读书。
3、师:除了课文上的这些游戏,还有哪些游戏也是可以很多人一起玩的呀?谁能按照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PPT出示句式: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
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
生说句子,师点评。
4、屏幕出示字词“踢毽子、跳绳、听音乐、、、”。
师: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观察。
师:你的小眼睛真厉害!(把词语的动词变红色)红色的字表示动作,这样的词就叫做动词。黑色的字表示一种事物,这样的词就叫做名词。你们能照样子,说说别的词语吗?
生说,师聆听、评价:你真聪明!你的词汇量真丰富!你积累的词语真多!
五、规范书写“许”字。
1.着重指导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六、课堂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还认识了生字宝宝“许”,同学们学得真不错!老师也写了一首关于学习的小诗,送给你们,现在请你们快乐地拍起手来,边拍手边读读这首小诗。
诗: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有节奏!希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每天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今天就学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
两个人玩
三个人玩
许多人玩
第2篇:怎么都快乐 名师教学实录片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追本溯源,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师:这句话中有个生字“行”。你知道这个字为什么是双人旁吗?右边有两横吗?
生:我知道,因为表示两个人!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迷惑不解)
师:想不想看看在古代,人们是怎么造出这个字的呢?
课件出示:
行xínɡ
师:最早的时候,“行”写成 ,看上去像什么?
生1:像跑道!
生2:像树枝!
师:(出示 )你们看,在甲骨文中,“行”很明显是个十字路口,所以本来是指“路”,指人走路,读xínɡ,你们看,双人旁实际上是什么?
生1:(仔细观察)实际上是路的两条边,慢慢变化,形成了“双人旁”。
生2:噢,我明白了!不能把“行”写成单人旁,因为它表示路的两条边。右边的两个横也是路的两条边。
师:是呀,知道了汉字的来历,我们就能更好地记住这个字,不会写错啦!
生:汉字真有趣!
师:是的,汉字真是有趣极了,它是我们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无价之宝啊!让我们来记一记,写一写这个字吧!
(生读生字,学习书写。)
赏析:
传统的生字教学,大多是读字音、认字形、写好字,其方法简单传统,比较枯燥。学生不了解字的起源,因此常常会出现错别字。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通过“行”字的演变过程,从字理上分析字形和字义,这个字的样子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也激起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其次,在这样的教学中,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一个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第3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小学 何黄海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由于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更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类课文偏重于强调思想政治性,此类课文一直难以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钟爱。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该类课文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当代教材需不需要编入“王二小”类的课文?其二,如果需要,此类课文如何教学?笔者认为,前一问题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它的教材必须包含最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研究的是第二个问题。本文仅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教学实录
(一)揭示课题,朗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哪一课?
生(不由自主地开始朗读课题)
师(惊奇地):这个课题中有三个生字,我还没有教,你们就会读?
生(
第4篇:《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设计说明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
第5篇:怎么都快乐 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备课人 张宪明
单位 马庄镇临汶完全小学
课前预习:
1.一读圈出生字并认读。
2.二读要把词语读正确。
3.同桌或家长检查读。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带田字格黑板
教学目标
1.认字:13 个,目的是渗透性识字。
2. 写字:7 个,掌握笔画笔顺练习。
3. 识字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会认”的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指导书写“会写”的字,书写美观、工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前热身 导入新课 ,看《伴你成长》
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什么时候快乐。一个人在家时,和爸爸妈妈出去玩时,帮爸爸妈妈做事的时候, 跟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聊天时,和小朋友一起玩时,每天早晨上学时,每天下午放学时,上课前,同学们玩了什么?几个人玩的?你觉得这个课间过得怎么样?
第6篇:怎么都快乐 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怎、独、跳、绳、讲 、羽、球、戏、排、篮、连、运”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玩、很、当、音、讲、行、许”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怎、独、跳、绳、讲 、羽、球、戏、排、篮、连、运 ”13个生字,学会“玩、很、当、音、讲、行、许”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上课前,同学们玩了什么
第7篇:《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小学米金梅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后,学生坐下)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的生字,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集中学完了。
现在,我们复习几个生字(老师先拿出《小猴子下山》一课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演示,让学生集中读、个别读、再对比较难的字进行分析。)
同学们,谁会分析掰字的字形结构?
生:(一个学生发言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两手中间一分开,就是掰字。(这个学生还用两只小手做了一个掰的动作。)
〔分析准确,比画得当,动作示义,一目了然。〕
师:好!(老师接着问)蹦蹦跳跳的蹦字的字形结构谁会分析?
生:(一个男孩举手,大声说)蹦字是左右结构,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老师表扬同学们把生字记得牢固)
〔根据字形结构特点,把一些笔画多的生字化整为零,编成简短的口诀,形象有趣,帮助学生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