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
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1
我班有31名孩子,刚接过这个班时,只觉得规则意识很差,不守纪律,通过日常的引导教育,在这两方面孩子们有进步了,同时,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不好的习惯,就是这个班里的孩子都是那么爱哭。早上家长来送时,有的孩子会哭;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会时会哭;饭菜不小心撒到地上时会哭;甚至在告诉老师要小便时也是先哭。我心想:都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还这么不自理、不自立呢,还是说这个班里的孩子的性格决定他们都爱哭。
有天上课时,我们学习的是关于前后左右和上下的方位练习。我讲解完、孩子们也都熟知方位之后,我请于海升小朋友到前面面对全班小朋友做方位练习,可他一到我跟前就哭了起来,什么也不说,也不做,一味的哭,我只好让他先回座位。我又让王悦涵来练习,她却一味的盯着我,泪眼汪汪的也是什么也不做。我心里不禁犯嘀咕:是不是上小班时这些孩子从来没有在大家面前展示过自己,缺乏与老师的沟通,不够大胆,不够自信。
自从那次以后,我开始慢慢的引导他们,课后与孩子们多交流,每天晨检时我会让每个孩子都大胆的谈一下昨天放学时的见闻,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自信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班的每个孩子都会争着抢着回答问题,争着抢着与老师谈心,不再胆小,不再爱哭,每天都是笑容满面,高高兴兴的。
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2
本学期新来的一个幼儿很爱哭,一起转来的幼儿情绪都已经平稳了,都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只有这个幼儿还是和刚入园一样,每天早上来都要哭闹,都要他奶奶打几下,然后他奶奶强行把他放在教室里,他还是一样的在教室里哭闹,不管你怎么哄他还是一样哭,在他身上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了还是没有用,有时其他的幼儿都被他哭烦了就说老师他太吵了。他一直这样也不行,所有我和我们班的另外一个老师决定一起去他家家访了解一下情况。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况,他才看到我们他就边哭边往外跑,还说着我不去幼儿园,我不去,当时弄得我们很尴尬,不了解情况的还会觉得他在幼儿园被我们怎么样了,看到我们就哭,我们看到了这个情况就和他说我们不是来带他去幼儿园的,在他家人的安抚下他停止了哭,但还是不进屋。我们通过他奶奶了解到,他今年刚来这里生活,是因为爸妈外出打工,才将他送到了这里,幼儿从小就怕生,不喜欢和陌生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就很怕没有安全感。
通过家访了解的情况,我们开始从情感方面入手,他一来园我们就的主动的迎上去和他说话,带他找位置放书包,在活动时间带他在幼儿园内走动,认识更多的老师和小朋友,在本班也让小朋友主动和他打招呼,找他做朋友一起玩,午休时老师也主动去他的床边陪他,刚开始时他还是很抵触,但过了一个星期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在那么的抵触小朋友和老师了,来园哭闹情况也不是那么严重了,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他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来园不在拉着他奶奶的手不放了,而是会主动的来找老师,主动和小朋友说话。还记得他第一次主动笑着来园时的场景,他笑了,我比他还笑的开心。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改变,我感很骄傲,嘴角就会不经意的向翘。
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3
我们班有一个小美女,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可爱的小圆脸,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小缺点:爱哭!她的哭声是无处不在的,早上来要下“几滴雨”,上厕所裤子脱不下来也会“下雨”,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衣服,她还是会“下雨”,出去玩排队走得慢了也要“下雨”,吃饭“下雨”,睡觉“下雨”……总之,下一整天的小雨。
瞧!还没进教室,就听见馨馨宝宝的哭声了:“呜呜,晚上早点来接我。”我走出门,结果抱在手里的馨馨,开玩笑地说:“哟,今天又下雨了,宝宝,什么时候出个太阳呢!”她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又是想笑又是想哭,一脸可爱。
活动结束,孩子们都去入厕了。馨馨宝宝开始哭,问她“怎么了?”“老师,我不会。”原来,她不会脱裤子,好,帮忙一把。小便完又开始哭,“老师,拉不上来”,“好,看好了哦!”我一边帮她穿衣服,一边教她应该怎么穿,她点点头说:“下次不哭了。”
吃饭了,又传来馨馨习惯性的哭声,“老师,我吃不下。”我一看她的碗,饭和菜基本上还没动过,我知道,她这样的哭声是要我们喂她吃饭。因为,在家访的时候,我就了解到馨馨平时的衣食住行全都是奶奶包办的,她几乎什么时候也不用做。奶奶对这个唯一的孙女非常疼爱。她姑姑对我说磬磬在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会哭,孩子一哭奶奶就心疼。于是,不想做的事就不做了,不想吃的菜就不吃了。
其实,家长不知道,孩子是机灵的,而这种“机灵”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认知的。千万不要看不起孩子,其实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了,已经会对成人的行为做出观察了。当她发现只要他做出某种动作或情绪(如哭泣、愤怒等)反应时,大人就会迅做出反应,满足她的需求。而这个时候大人的反应就在有意无意中强化了她的情绪反应,以后只要遇到类似的事情,她就会给你来一招。这就是“隔代抚养”常出现的问题。
试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能力越来越差?习惯差、自理能力弱?我想,原因不在孩子,更多是我们大人的“包办代替”。从对幼儿的家访中,我认识到如今的成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他们总认识自己的孩子还小,大人是应该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孩子不会吃饭,吃得慢,那就喂吧!反正不吃力,省的他自己吃弄得满地都是。其实,成人自己的懒造就了孩子的“懒”,懒惰思想一旦形成,孩子就输在了第一起跑线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做到能和大人一样吃饭、穿衣服,那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练习,反复练习。人的技能都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得到提升的。我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懒惰”(此懒非彼懒)的老师、家长,孩子一定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出色!
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4
刚开学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孩子爱哭,他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就开始抱着奶奶不肯放,嘴里总是喊着“奶奶来呀,奶奶来”“我要外面去”,东西么也不肯自己吃,只有老师来喂他才肯吃,后来我发现,他慢慢的开始在接受这个集体了。
到了这个星期,他开始自己吃东西了,有一天中午,他居然自己拿着饭碗跟我说,“我要吃个白白碗,把饭都吃进去。”那天中午我们吃的菜有胡萝卜,他还一个劲的跟我说,“我要吃胡萝卜的,这个吃了弟弟会长大的,对身体好的。“听了这话我真的是很惊讶,这个爱哭的孩子,居然能笑着跟我说话,而且还那么乖的吃饭,很快他就吃完了一碗饭,他还很开心的跑过来给我看他的“白白碗”。那天我给他奖了一个大五角星,他回去的时候高兴极了,还拿给奶奶看。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来幼儿园,他又哭了。他奶奶说,他就是胆子小,每天都不愿意离开他们,他也是特别担心。过了一会,他就开始不哭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小朋友们玩,有时候还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玩积木。同时我大张老师也发现了问题,他不爱跟别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但是在上课时,他的注意力却是格外的集中,他的小眼睛总是跟着老师一起走。当我们问到他时,他又不愿意回答,话也显得特别少,在发红花的时候,我会给他发上一朵大红花,表扬他上课听的很仔细,他拿着大红花很开心的笑了。
后来跟他奶奶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不说话,可是回到家里他话很多的,他每天回去都会跟奶奶说今天做什么,吃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奖你到大红花了,讲的时候他很开心的。
我们发现这个还在对大红花很感兴趣,因此,我们根据他每天的表现,只要每天进步一点了,我们就讲给他一朵大红花,并且让 他知道他得到这朵大红花是地方做的好有进步了,每天得到大红花他都很自豪的,慢慢的他也开始跟小朋友交流了,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了。
爱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5
对于孩子的哭,我总是会举手无措,甚至有时会很厌烦。直接叫孩子别再哭了,孩子反而会哭得更厉害,所以我常常都是先对其置之不理,让孩子先去发泄情绪,等孩子哭完了,平静下来了,再去问孩子哭的理由,而有些理由会让我苦笑不得,有些理由又会让我感到意外而感动。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哭的理由常常会较为简单而平常。比如:孩子之间争抢玩具,争抢不过的则会用哭的方式来进行反抗;有些孩子会因为他的伙伴不小心打到他后因为不满其没有道歉而哭泣;有些孩子会因为自己肚子太饿了而哭泣……听了这样的理由,总会让我苦笑不得,同时又会让我真正看到孩子的天真单纯。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像在6~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些孩子哭的理由常常会让我意外,让我感动。有一次,班里一个小女孩闷闷不乐地走进教室,按照平时,她一踏进教室就会满脸笑容地向我打声招呼,然后就开心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可是这次她并没有这么做,我看她闷闷不乐的,问她怎么了,她也不回应我,我自己心里想:会不会是因为晚上睡得不好,还是一大早被家里人批评了?她不理我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然后就开始哭鼻子,我走过去问了一下,她反而哭得更伤心了,所以我就先暂时走开不去理她。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和往常一样那么活泼开心,和伙伴们又有说有笑的。于是我就过去问了她刚刚为什么哭了,这时她皱着眉头又伤心地对我说:“我的一个朋友回老家了,我舍不得她走。”听后,我心里突然有一股暖流在盘旋,我告诉她,“你的朋友回家了,下次她还会再来看你的,所以不用再伤心了。”她听后点点头并回应一句:“嗯。”看得出来她还是很伤心的,可是很快她又和伙伴玩了起来。听了这个女孩哭的理由后,我的心一直都暖暖的,她哭是因为舍不得朋友的离开,她哭是因为想念远方的朋友,多让人感动啊!
孩子哭的理由有些是无理取闹,有些是心情不好,想要发泄发泄,无论是什么理由,我们都需要认真地对待。
第2篇:中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
中班幼儿教育心得随笔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运动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速度、灵活性和把握性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动作协调性提高很快,小肌肉动作精细动作能力加强。心理发展的特点表现在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健康感情的萌芽和强烈的好动欲,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内容,实施了一系列的活动。
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带小班的宝贝们,年龄不同,宝贝们的心理、生理特性和大班的孩子也不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谈谈一、二吧:
首先是良好常规的培养,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老师们的要求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整治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得老师能顺利正常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小班的宝贝自控能力比较弱,如何培养出孩子们的自控自理纪律的良好习惯是关键。可以想象如果老师在上课,有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还有幼儿不时的向教室外跑,老师怎么能进行得下去!所以要让孩子们养成在上课时能安静遵守纪律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还需要长时间老师们认真的教导。
其次,沟通也是无极限。这一点我的感触最深了,每一天和宝贝们在一起,都要抓住机会尽可能的和每一个孩子说话,因为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能融入他们的世界中,能很好的洞悉他们的想法。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孩子的伙伴,使他们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生活洋溢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所以,在平日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我尽量与孩子们多沟通多交流,和他们说话,和他们嬉戏,了解他们的需求。
然后,要尽量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受新奇好玩的东西的影响,所以,要准备好每一次的活动,从活动内容到活动目标再到活动准备,都要充分,让孩子在活动中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以及语言、思维等都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此外,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和鼓励呦。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比如吃饭、睡觉、做操、区角活动、游戏活动等,捕捉宝贝们在园的一点点进步,用语言、动作、表情、奖励小果子等不同方式表示对他们的鼓励、肯定和表扬。: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肯动脑筋,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就一定会让他们越来越喜欢你,信任你,并喜欢上幼儿园的学习和说话的,呵呵。
第3篇:幼儿教育随笔
开学了,我在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图书。
可没过多久,图书架旁边就有了不少从图书上掉下来的纸片。为了找原因,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书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看的人多了。图书就容易破损。于是,我利用晨间谈话,对他们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
没想到,以后的几天里,图书架旁还是每天都会有碎纸片,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和孩子们交流,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就从图书上撕纸。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只篮子,里面装着平日里孩子们用过的作业纸,放在他们随手就能拿到的玩具架上。
可过了几天,我发现图书架旁的纸片是少了,但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已经提供了纸张,满足了孩子们折纸的需要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要把图书撕坏呢?看来,我该找出撕坏图书的孩子狠狠地批评一下。
这天,我正好看到泽泽在撕图书封面,
第4篇:幼儿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1.给小调皮多一点的关爱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庞豪是我们学前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庞豪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庞豪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状: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
第5篇:幼儿教育随笔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各年龄阶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大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强,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处于词汇积累的阶段。而中班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是一种语言积累转向语言输出的过程。
通过实践以及经验的积累发现有三个措施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培养幼儿说话的主动性,增强幼儿说话的自信心。
一、巧设问题,引导幼儿有话可说
幼儿的讨论往往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此时,教师提供的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提供的话题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那么幼儿就能很快地投入到话题中,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乐于表达心中想法。如:让幼儿讨论“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为什么?”,每个幼儿都能说出各自喜欢的理由。有的说神奇的金箍棒等等,甚至讨论到最后他们自己将话题深入下去,变成
第6篇:幼儿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们一起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搓搓,手上泡泡冲干净,小手甩三下。”这是从我身边的孩子们的嘴边唱出歌声。他们边唱边认真的洗着手,小心翼翼的决不把水弄到自己的衣服上和地砖上,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正确洗手,把手洗干净,不玩水才是老师喜欢的乖宝宝。
回想起几天前这些孩子在厕所玩水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每当饭前便后,或者小手脏了,他们都要去洗手,偷偷的在角落玩水,每次洗手出来不是这个衣服袖口湿了,就是那个衣服湿了,有的还会把裤子也弄湿。可是自己的手呢,却还是脏的,不是没洗干净,就是手上还有肥皂泡泡。于是我在幼儿洗手时,在旁边督促他们,告诉他们洗手时要注意什么,水龙头开得小一点,洗完手把小手在水池里甩甩,把水甩掉。我把《洗手歌》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给他们,告诉孩子们
第7篇:幼儿教育随笔
篇1:幼儿教育随笔
从选择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到几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考上六城区的教师编制,到参加新教师的培训讲座。一步一步地,我正在朝着成为一名合格新老师的方向努力迈进。想到自己将以老师的面貌面对那么多双天真纯洁、渴求知识的眼睛,心里难免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我能照顾好他们吗?能带给他们想要的知识与快乐吗?我的工作能让家长满意吗?我能成长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吗?太多的顾虑在头脑中闪现,直到听完了那么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们的讲座,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心中渐渐有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了小小的信心和满满的希望。
作为一名新手老师,我们没有经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误导,做事容易变成纸上谈兵。首先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都说实践出真知,所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参考,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