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梁途中作》原文及注释
《大梁途中作》原文及注释
《大梁途中作》作品介绍
《大梁途中作》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
《大梁途中作》原文
大梁途中作
作者:唐·王昌龄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
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
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大梁途中作》注释
①大梁: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开封西北。隋唐以后,通称今开封为大梁。
②怏怏:郁郁不乐。
③“客行”句:谓旅人之路邀远没有尽头。
④棱棱:严寒貌。
⑤凄惶:悲伤恐惧。
《大梁途中作》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大梁途中作》繁体对照
卷141_21大梁途中作王昌齡
怏怏步長道,客行渺無端。
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當時每酣醉,不覺行路難。
今日無酒錢,淒惶向誰嘆。
第2篇:《赴京途中遇雪》原文及注释
《赴京途中遇雪》原文及注释
《赴京途中遇雪》原文
作者:唐·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赴京途中遇雪》注释
①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山南采访使本郡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间代清律,置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秦,与偕行,先扬于朝,与期约日引谒。及期,浩然会寮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日:‘子与韩公预诺而怠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业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席不赴。”可知浩然因韩朝宗之荐,尝入京,其时韩为山南东道采访使。本诗云“迢递秦京道”,则此行乃赴长安。考玄宗行止,惟开元二十一年在长安,二十二年正月至二十四年九月皆在洛阳。则韩偕浩然入京必在二十一年。或谓此诗开元十六年进京赴考时作,然唐代科考,乡贡进士例于十月二十五日集尚书省,而浩然诗云“苍茫岁暮天”,其非赴考,至为显然。
②迢递:远貌。
③穷阴:言阴霾极重。连晦朔:自月初至月末。晦,月之末。朔,月之初。
④满:全诗校:“一作遍。”
⑤集:全诗校:“一作噪。”
第3篇:《赴京途中遇雪》原文及注释
《赴京途中遇雪》原文
作者:唐·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赴京途中遇雪》注释
①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山南采访使本郡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间代清律,置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秦,与偕行,先扬于朝,与期约日引谒。及期,浩然会寮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日:‘子与韩公预诺而怠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业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席不赴。”可知浩然因韩朝宗之荐,尝入京,其时韩为山南东道采访使。本诗云“迢递秦京道”,则此行乃赴长安。考玄宗行止,惟开元二十一年在长安,二十二年正月至二十四年九月皆在洛阳。则韩偕浩然入京必在二十一年。或谓此诗开元十六年进京赴考时作,然唐代科考,乡贡进士例于十月二十五日集尚书省,而浩然诗云“苍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