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对应课标内容
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地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新审视师生的不同角色,以及师生关系的特点,形成主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难点:学会理解和有效的沟通。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理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飞速发展。同时,逆反心理尤其是对教师和家长的逆反心理尤其强烈。在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也是困扰他们情绪的主要因素。对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来说,讨论或学习在青春期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处理师生关系是相当重要的,也是极为迫切的。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民主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符合时代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的。本课以相互沟通为主线,积极创设一种平等交流的平台,师生共同探讨敏感而又古老的话题。从是什么到怎么做,从为什么到我能做,促进师生的理解和沟通,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各班级同学的师生关系现状和主要问题,确定各班的教学重点、难点。(2)组织学生完成好调查、采访以及结果的分析工作。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4)努力得到各班主任老师的支持。2.学生准备。
(1)我校初一年级学生师生关系的现状与分析。(2)采访教师,主要问题包括: 教师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过程中,您所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说出3-5件生活中让您感到烦恼的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配乐散文
学生现场朗读配乐散文,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心理感受。提问:(1)作者描述的是怎样的情感?(2)作者和肖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3)怎样解决的?(4)你是如何看待他们这种师生关系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多的给以一种积极的评价,但也容易出现一种误区,即认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是相对被动的。
以一位即将离校学生对往昔师生相处时光的回顾,引出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为本课内容的展开作必要的情感铺垫。
活动一: 共同的期望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中学师生关系的回味,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对理想师生关系的看法。
学生可能回答: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友好合作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答内容的具体内涵,即平等是指人格的平等,民主是相对的,尊重就是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劳动成果等,理解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宣读课前关于教师心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调查结果的含义。可能出现的结果:学生很容易理解师生在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期望中有着惊人的相似,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的期盼。
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师生共同畅想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探索进一步努力的目标。把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共同期望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师生共同的任务,为接下来的沟通和理解奠定了基础。
小结
我们一起讨论了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可以看出,对于那种彼此之间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广大同学的期望,也是教师的期望,更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通过教师的概括,进一步提升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明确目标。
链接与拓展
思考:为什么散文中主人公和肖老师那么好的关系也会发生矛盾?
可能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提出教师要管理课堂、要进行教学等方面。
进一步理解师生角色的特殊性,坦然接受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活动二: 换位思考
(1)引导学生体验: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老师的心情其实也是很矛盾的。假如你是这位肖老师,请设想当时她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3)交流经过刚才的反思,自己的新感受或新收获。
可能出现的情况:学生可能更多地想主人公的做法不尊重老师、老师要维持课堂教学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师生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和帮助,强调良师益友是以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为前提的。引导学生体会遇事能够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体谅老师的做法。
通过散文中关于肖老师当众批评自己最疼爱的学生的事例,让学生体会老师当时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学会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理解自己的老师。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小结
同学们刚刚体会了老师在处理问题中所面临的顾虑或难处,更进一步地理解老师的角色和责任,相信这些一定会对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促进作用。强化学会相互理解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三: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呈现学生课前进行的“关于我校初一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的结果,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案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案例或自己的切身体会,讨论从学生的角度如何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全班交流和小组交流相结合。教师适时板书、总结和提升。
学会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本课的落脚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链接与拓展
学生介绍生活中容易使教师产生烦恼的事件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请一位参与采访的同学谈谈采访时的体会,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那些容易破坏师生关系的现象,本班是否存在?哪些现象通过努力是可以避免的?
可能的情况:一旦谈到本班的情况,就容易出现对号入座的现象,弄不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影响接下来的讨论。教师必须注意:不要过多地去挖掘具体的事件或表现,只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就足够了。以积极的引导为主,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个铺垫就行了。
为接下来的针对本班情况进行分析奠定基础,起到一个沟通和强化的作用。
活动四: 经营快乐
根据前面的讨论,基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师生之间的快乐是可以经营的。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共同探讨改善或促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全班交流,并进行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注:教师要对各班级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在分析中,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将本课讨论的重心落实到班级生活中,对于逆反情绪严重的初中学生是极其重要、也是相当困难的。这一活动应在前几个活动之后,有了良好的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通过前面的讨论,同学们为我们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方法付诸于实践,相信今天将成为我们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强化观点,提出希望。
链接与拓展
学生介绍课前关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过程中遇到阻碍的调查结果。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沟通和理解是建立理想师生关系的最大障碍。
本着相互沟通的理念呈现师生共同的障碍,很自然地将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前提,使接下来的“勇于沟通”活动自然、顺畅。
活动五: 勇于沟通
出示班主任老师希望向同学表达的想法,请同学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朗读,体会班主任老师在写这段话时的心理感受。
请你现在给老师留言,它可以是一句真诚的感谢,一句赞美,一个祝福,一个心愿,一点歉意或者一个能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在自己最喜爱的纸上写出来,并折叠成自己最喜欢的形状,放到事先准备的心形幸运盒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愿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课后把这些留言作为礼物送给班主任老师,将沟通做到实处。
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学生无法写或不好意思写,教师要做积极引导,必要时可以借用写完的同学的内容进行启发。交流要以自愿为前提,也可以不写名字。
1.班主任老师为良好的沟通做出了榜样,为接下来同学想法的表达作了很好的铺垫。2.学习和践行沟通。将课堂教学回归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选用自己喜欢的纸,折叠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写下自己要对老师说的话,会创设出积极、和谐、宽松的沟通氛围,可能也是本课的高潮之一。
链接与拓展
动员学生将幸运盒精心装饰,选派“信使”,交给班主任老师。
尤其是对于那些师生关系不是很和谐的班级,此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本课小结
身为教师,今天听到许多同学的心声,感受到你们的热情和宽容,我非常高兴。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能够用一颗热情真诚、宽容大度、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老师们感受到能够与你们相处是一种福气,也可以使你们更多地体验学生生活的快乐。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尊重、爱惜他人本身,就是一种自尊、自信的体现。
总结观点,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附材料】
一、我校师生关系情况调查结果
题号
a b
d
一、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我: a.能与绝大多数的老师相处和谐。
b.许多老师我都不喜欢,与他们交往我觉得很痛苦。d.绝大多数老师都不喜欢我。
68% 5% 24% 2%
二、与老师相处中意见不同或发生矛盾时我: a.能够主动地与老师沟通,尽快化解矛盾。
b.通常情况下不去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也就过去了。d.经常因为这些而生气,指导老师主动来找我。
34% 41% 19% 6%
三、对于中学的师生关系,我的观点是: a 教师和学生可以是半师半友的关系。
b.老师永远都只能是老师,没有必要想其他的。d.我们已经长大了,再不需要老师辅导了。
53% 14% 33% 0%
四、与老师相处中,我:
a 多数情况下能够与老师倾诉心声。b.只限于谈学习相关的问题。
26% 51% 22%
五、在和教师相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a 老师不理解我。
b.被老师冤枉,又无处倾诉。d.老师不公平、不客观的评价。
40% 39% 19% 44%
六、对于教我的老师,我: a 都非常了解,也能够谅解。b.大多数了解,也能够相互体谅。d.不喜欢了解,只要学习就行了。
7% 56% 12% 25%
二、教师采访调查提纲
1.您当学生的时候,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 2.做了教师后,心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
3.在与同学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4.说出生活中让您产生烦恼的3—5件事情。
三、班主任老师想对你们说 感谢上天给了我这个机会,能够和你们这些聪明、热情、可爱、倔强的孩子一起生活。我想,它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也曾担心过能否胜任你们的班主任。当我们的意见不一致时,我也曾懊恼过;当我无法尽情地和你们沟通时,我也曾沮丧过;当看到你们的努力和进步,我也曾欣喜过„„应该感谢你们每位同学的宽容和支持,让我们齐心合力将我们可爱的班级建设得更好。希望你们永远健康、快乐!班主任:王贺
四、配乐散文
明天我就要背起书包踏上新的征程了,临行的前夜我有太多的话想说„„
肖,两年来您给我留下的太多太多,我真不知从何说起。您还记得那次作文事件吗?仗着平时与您说话随意,遂在课堂上为自己辩护,不料却遭来您的一顿“猛批”。我自认为是您很得宠的学生,您居然让我在大家面前颜面丢尽。哼,我恨!
于是在您的课上,我头也不抬,再也不回答问题,甚至三心二意,与以前那个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我判若两人。您不敢再等闲视之,课后,主动邀我去谈谈。我明白您妥协了,只是不敢去,也不知道去了该说些什么。但终于我还是去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这次我的赌气似乎很奏效,但争强好胜的我却没有丝毫获胜的喜悦。相反,我觉得在您的真诚面前,我输了。
今天我握着这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太多的往事浮现在脑中,总是难忘您那热情亲切的笑容,信手拈来的如珠妙语,才思敏捷的侃侃而谈。两年来,在您的关怀引导下,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与您的接触中,我也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稳重,少了一份浮躁。
就要说再见了,但,肖──您这位严厉的老师,亲切的姐姐,热情的女孩,将永远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页。
五、小调查结果:生活中让老师烦恼的事
◎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苦心,与老师发生冲突,上课不合作,不守信用; ◎学生不好好学习,有同学故意捣乱,班上有与其他同学差距很大的学生; ◎被人误解,受委屈,不被人尊重;
◎当不好老师,学校压力,学校不认可,教师努力教课,而没有取得应得成绩; ◎加班,家庭中不和睦,亲人身体不舒服; ◎社会上有不公平现象、贪污腐败。
六、小调查结果: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阻碍小调查 ◎学生遇到的困难: √不敢或不想沟通; √无法理解老师。◎教师遇到的困难: √学生太多,沟通困难; √不能完全理解学生;
√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苦心,经常发生误解。
七、小调查:理想的师生关系
学生心目中 理想的师生关系
教师心目中 理想的师生关系
√彼此宽容 √和谐友好 √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 √平等民主
√平等民主 √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 √和谐友好 √互帮互助
八、课堂上分析的案例
初中学生陈刚经常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认为老师有意找他茬。一次,因为老师的一个小疏忽,而与老师当面发生争吵,令老师感觉很尴尬。他的好朋友劝他找老师解释,以改变目前的局面。但陈刚觉得:“这件事老师出错在先,我的顶撞是正当的。她要是不总批评我,我也不至于这样。
第2篇:《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对应标准内容
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和批评,提高老师的感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掌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法。
2.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态度和价值目标:培养学生重新审视师生的不同角色,以及师生关系的特点,形成师生之间积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困难
教学重点:学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难以教导:学会理解和有效沟通。
班级安排
1小时
设计理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叛逆心理学,特别是老师和父母的叛逆心理学特别强烈。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类型的问题,这是由他们的情绪困扰的主要因素。初中二年级学生,讨论或学习同样重要的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处理青少年的师生关系。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基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民主的新的师生关系符合学生的时代需求和心理特征。本课程以彼此沟通为主线,积极创造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和学生探索敏感和古老的话题。从什么到什么做,从为什么我可以做,促进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沟通,并努力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班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和主要问题,确定每班教学的重点,难度大。
(2)组织学生完成良好的调查,访谈和分析工作的结果。
(3)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努力获得每班老师的支持。
2.学生准备。
(1)我校大学一年级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现状与分析。
第3篇: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了解、掌握与教师交往的几种正确方法(技巧)。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主动沟通的基本准则(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师生交往新观念 教学方法:主题探究活动法 教学时间:1课时 学情分析: 当前,传统的师生观和学生观正在向现代化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第4篇:主动沟通健康成长的教学设计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B.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
C.了解、掌握与教师交往的几种正确方法(技巧)。
2.能力目标:
A.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B.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B.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创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设计思路:本课承接“家庭中的人际交往”,侧重学习“学校人际交往”,衔接后一单元“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际交往”。
本课通过研究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揭示新时期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真正含义。着重引导学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