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教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9 08:06: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课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教案设计

课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教案设计

一、作者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科学近代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二、解题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三、字词积累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坏事)。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

四、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试给课文分出3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引论部分抓住“两件事”这一中心:

1、本论部分抓住对科学的'态度;结论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2、引论(第1-3节)强调“必须记住两件事”,要正确对待东西方科学;

3、本论(第4-9节)论述研究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

4、结论(第10节)提出“希望和前景”。

五、问题探讨

1、前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证法: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用意是什么?)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2、仔细阅读本论部分(第4-9节),完成以下练习。

(1)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2)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离开东方的人文理念,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方法”——实验科学的方法,会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

第一问,答案在第5段。

第二问,答案在第6段。

3、“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的含义?

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

4、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东方科学和思想思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计。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六、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科学的种子——实验数学、科学——来自东方

东方科学——(哲学思想、人文怀念)——西方科学

第2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设计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方和西方科学的一些具体事例。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要点。

3.掌握议论文基本写作结构,领会精练语言、严密逻辑的表现力。4.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技巧,提高议论文鉴赏能力和议论文写作水平。5.学习作者的自我鞭策、自我否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议论文基本写作结构,领会精练语言、严密逻辑的表现力.【教学难点】

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技巧,提高议论文鉴赏能力和议论文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次,一位西方老外称赞一位中国女子“漂亮”,那位女子害羞地说:“哪里啊。”老外以为要他说出具体漂亮在“哪里”,就说:“在你弯弯的眉上,在你两层眼皮上,在端庄的鼻子上,在嫩嫩的嘴巴上„„”在场的中国同胞一个个不禁哈哈大笑。老外的话为什么引人大笑。因为老外受西方实证科学的影响,不懂得东方女子的谦虚言语,形成误会,以为对方要他具体说出美在“哪里”。这个小故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调和的吗?

二、作者介绍,基础积累(步步高)

1.作家介绍:乔治·萨顿,科学史家,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建立了以科学史学科为基础的学会;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总之,人们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2.基础积累 衰(shuāi)亡 憎恨(zēnɡ)骇(hài)人听闻 用之不竭(jié)....重蹈覆辙(chóng dǎo fù zhé)盛(shèng)气凌(línɡ)人 ......(1)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重蹈覆辙)(2)极其少有。(绝无仅有)(3)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言过其实)(4)地位最高,没有更高的。(至高无上)(5)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气势汹汹)(6)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人听闻)(7)以傲慢的气势压人。(盛气凌人)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齐读前三段,叫一同学读第五段,第67910四个小组读)

找关键词句,概括每节大意并归纳本文的结构提纲

1、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2、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3、今日西方仍需要东方。

4、分析这类人的表现和实质。

5、净化西方文明的途径和方法。

6、新的鼓舞来自东方。

7、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8、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

9、感恩东方文明,并对它寄予希望。

10、再一次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第一部分:(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科学的关系。第二部分:(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关系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四、文本研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本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作者的论点是什么?(提示:需要归纳)明确:要尊重东方科学。

2.为什么要尊重东方科学?

明确: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今日西方仍需要东方。

3.为什么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明确:①西方文明有弊端;②科学方法的弊端;③科学本身应用的弊端;④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是互补的;⑤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

4.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东方科学是种子,是母亲;西方科学是父亲。即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5.作者认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东方科学?

明确: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憎恨迷信,谦虚对待东方科学。

6.本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明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1)古希腊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历史教训说明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

(2)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通过诗意的比喻,说明东西方科学的关系。(3)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4)科学的应用常常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

【拓展延伸】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现代科技水平与西方相比还存在很长的差距,有的人于是就妄自菲薄,对我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信心,学过本课之后,你是怎样看待中国科学的?在科学研究全球化的今天,你对中国科学研究以及科技的发展有哪些想法?

不能妄自菲薄,东西方科学文明各有所长,两种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只要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的科学就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

【作业布置】

完成步步高上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西方 父亲 科学种子

东西方融合美:乔治·萨顿 东方 母亲

第3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设计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 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 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 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介绍作者、解题。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设计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解题。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问题探讨,认识东西方文化科学交融的意义。

二、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三、感悟作者宽度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观。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宽度的胸怀,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观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慨叹于西方科学文明的巨大魅力,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与知识经济的巨大发展,让我们总觉得,东方科学要好好学习西方科学文明来加快发展,缩小与西方科学文明之间的差距。那么西方人,又是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文明的呢?怎样来看待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乔治•萨顿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相信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作者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苏教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解题。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东方和西方

东方and西方

说起东方和西方,大家并不陌生。在世界版图上,东方就是中国所在的东半部,西方就是美国所在的西半部。

今天的班队课,夏羽主持,他为我们讲解了东方与西方的时尚文化。夏羽先给我们展示了两幅图,一幅画中,是一个白色的盘子,旁边架着一副筷子。另一幅,白色的盘子边放着刀与叉。我一看,心想:筷子肯定是东方人的传统,西方人喜欢用刀叉。可图的上方偏偏写反了。我疑惑了,难道筷子不是东方人使用的吗?它是从西方引进的吗?当多媒体屏幕上出现“时尚”两字时,我恍然大悟,这就是现在两方不同的餐饮时尚!西方人推崇吃饭用筷子,而东方人流行用刀叉。

如果问你胃痛时喝什么?你的答案肯定会是喝茶来缓解病状。实话告诉你吧,其实西方人胃痛喝的是可乐,想不到吧!他们一直都认为可乐可以治疗胃病。交通方面,西方人经济较发达,人们最初使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课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