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作文400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9 08:04: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作文400字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作文400字

书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书法一共有五种字体,篆书体、隶书体、行书体、楷书体和草书体。楷书体,我们又叫它正楷、真书、正书。 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中说他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书法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我给你讲讲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有一天,小献之拿着他写的字问爸爸。“那个字写的'最好看呢?”他爸爸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地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王献之又拿给妈妈看。妈妈说:“ 我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这句话让他深受启发,于是他勤学苦练,终于成了跟父亲一样伟大的书法家。 我学习书法两年了,学的就是楷书。我还会写春联呢!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妈妈在网上买了春联纸。

我便写起春联来。“顿笔……行笔……提笔……收笔…… ”我一边在嘴里念叨着,一边一笔一划地写着。写好后我把它贴在了家门上。看着自己写的春联,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家看了都说我写得好,我心里美滋滋的。 中国书法文化让我陶醉,书法家们勤学苦练的精神,更让我敬佩不已。我们一定要学习书法家们勤奋学习的精神,将书法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2篇:关于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作文400字

关于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作文400字

书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书法一共有五种字体,篆书体、隶书体、行书体、楷书体和草书体。楷书体,我们又叫它正楷、真书、正书。 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中说他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书法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我给你讲讲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有一天,小献之拿着他写的字问爸爸。“那个字写的最好看呢?”他爸爸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地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王献之又拿给妈妈看。妈妈说:“ 我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这句话让他深受启发,于是他勤学苦练,终于成了跟父亲一样伟大的书法家。 我学习书法两年了,学的`就是楷书。我还会写春联呢!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妈妈在网上买了春联纸。我便写起春联来。“顿笔……行笔……提笔……收笔…… ”我一边在嘴里念叨着,一边一笔一划地写着。写好后我把它贴在了家门上。看着自己写的春联,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家看了都说我写得好,我心里美滋滋的。 中国书法文化让我陶醉,书法家们勤学苦练的精神,更让我敬佩不已。我们一定要学习书法家们勤奋学习的精神,将书法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3篇: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从哲学角度看,它揭示了社会事物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从哲学角度看,是多样性的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两字同义,“和,谐也”。(《广雅·释诂三》)“和 谐”在中国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由来久远,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积淀和凝聚为中国文化的 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揭示了社会事物 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思想体现了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和谐”意义的形成与“阴阳五行”等 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易传》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所 谓“道”,是指万物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这就是说,它把世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国诗歌源远流长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歌词。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今人所说的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说的诗词,则是指诗和歌词。

诗歌的种类多种多样。

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结构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按时间分有新诗和旧诗;从其它角度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

所谓古代诗歌,就是指与新诗相对的旧诗,即“五·四”前中国社会的诗歌,也称旧体诗。

古代诗歌除可按内容划分外,还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定稿)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

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中国领导人谈中非关系

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出访亚非五国,访问坦桑尼亚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一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团结互助,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第二,增进互信,巩固中非传统友好政治基础。第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中国书法

浅谈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它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展示自我的审美情趣和激发个人的情感。

优秀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娴熟的笔法、漂亮的结构和完美的章法,以及深远的意境。将这些美的组合足以使书法爱好者所痴迷,甚至以终身相许。因此,要使书法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很难的,其难主要解决以下六个难点:难在用笔,难在结构,难在墨法,难在章法,难在意境,难在统一。能否突破这六个难点,是写好书法的关键。

中小学生要把书法写好,则需掌握好这六字要领: 笔画+结构+布局。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依葫芦画瓢,更应该用心去体会。做到

一、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

二、寻求科学的的习字方法;

三、习字中要善于思考。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简明目录

苏世英

整理

总第215期

2011年第3期

要闻

“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特征研究”征文活动评审揭晓人物

陶博吾专题

学术主持

邱振中 陶博吾作品选

封二/51 关注

西部书法教学专题

林岫:把关注留给西部(庄园)58 书法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甘肃省甘谷县土桥小学“伏羲班”的书法教育(牛霞梅)61 中国书协西部教育基地教学剪影

“伏羲班”书法课堂剪影

学术

陶博吾专题

我的学书过程和体会(陶博吾)32 石块高垒的肃穆——陶博吾价值解读(陈政)33 文本之外

别无世界——陶博吾语用技巧浅析(赵感鹤)36 陶博吾石鼓文、散氏盘书法与明清以来“写意”篆书(邱才桢)39 从黄宾虹的“一以贯之”到陶博吾的“变徵之音”(梁培先)44 中国女性书家梗要探研(成联方)89 女性印家评传(高申杰)94 学院文萃

西泠八家的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是诗歌丰富多样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不脱”,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唐代时咏物诗才呈现出新风貌.咏物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阅读答案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阅读答案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出的种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与“情”。其中,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古代酒杯名称众多,造型各异。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再后“觞杯”同称,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

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在宗庙举行祭祀,因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也。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亦礼也。在进食之礼中,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管子·弟子职》称,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作文4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作文4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