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1
教学目标 :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朗读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字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评价
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述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写字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2、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朗读(充分读文感知,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小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评价(师生互评不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评价能力,还提高了审美情趣)
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书写再达等级。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述(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复述竞赛,积累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先鼓励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复述方法,如果复述实在有困难,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顺序进行复述)
绘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课内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此环节设计注意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写字(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激发写字的愿望)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多种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提高书写的质量)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3
教学内容
松鼠和松果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本课自然也不例外。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童话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再次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体会小松鼠的心情。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创编一小段话,培养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朗读兴趣,通过朗读感悟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松鼠为什么要种松树。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展开想象,把小松鼠种松树和自己植树造林的意识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有关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今天我来让大家猜一个迷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你对松鼠了解吗?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刚才有小朋友说松鼠喜欢吃松果(板书:和松果)那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松鼠和松果》(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己读一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huó po zhǎ yǎn jing
活 泼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u zhǔ yì
如 果 总 有 以 后 主 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读。
5、读句子(出示):
⑴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⑵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⑶ 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四、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课本插图,看图说话:
小朋友们,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呢?
2、启发想象:
如果你就是一只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鼠,吃着香甜的松果,你心里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3、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美的滋味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以”、“活”、“如”观察:
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
3、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4、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1、学习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直这么快乐的吗?为什么担心呢?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担心、惊讶)
(2)是啊,如果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应该怎么读?
(3)指名赛一赛。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来了,(课件)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呢?
(2)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呢?
(3)齐读第四自然段。
3、学习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2)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
小松鼠成功了吗?如果你是小松鼠,当你看到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后,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用这种高兴劲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3)想想:这里将来会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复述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观察“主”、“更”、“总”、“意”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间的相对位置。
2、范写,讲解。
3、练习书写。
4、展示评议。
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很快投入课文的学习中去。
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摒弃常用的反复齐读等方法,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在发现、尝试、再分析、再进步的写字过程中,体会到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乐趣。自觉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朗读为主旋律,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加深感悟,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小松鼠的聪明可爱。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吃松果 种松果 长松树
高兴 担心 快乐
作业设计
1、读一读:
将课文朗读给父母听。
2、画一画:
画一画未来的大森林,或是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未来。
第2篇: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语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的):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眼睛 如果 总有 以后 主意
2、指名读。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
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你们看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呀?
如果你是它,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
指导读句子: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五、指导写字“以、后、更”
六、布置作业
自由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小松鼠边玩边吃,忽然,小松鼠眨眼睛,想起来了!
引读: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生自由读句子。)
讨论:
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吃什么呢?住到哪儿去呢?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你看它在做什么?
如果是你还会怎么做?
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到了春天,小鼠种下的松果怎么样了?
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本段。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过得怎样?
五、写字指导“主、意、总”
六、扩展活动
想象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每位同学动手画一幅未来的森林。
第3篇: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lmf_0060”为你整理了“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语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的):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眼睛 如果 总有 以后 主意
2、指名读。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
第4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实用22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编写教案时,要注意评估和反馈的方式和时机。教案范文的优秀之处在于它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一
(一)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二)汇报交流。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3.谁喜欢第三自然段?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5.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二
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
第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精选18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要素。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一
《松鼠和松果》的教学设计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和情感体验。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孩子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朗读时,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朗读。
二、巧设游戏。在识字这个很枯燥的环节中,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摘松果的巩固生字游戏,既给学生带来了活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三、巧妙设疑,激活思维。在提问“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时,让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松鼠没地方住了
第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模板14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兼顾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这些教案范文涵盖了各个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适用性较强。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
本课除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外,还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是谁呀?(出示松鼠图)来和它打声招呼吧!
2、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出示课
第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热门16篇)
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教师教学时的重要参考,它们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操作性,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值得教师们学习和运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一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二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
第8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优质17篇)
教案应该与教材内容密切结合,紧密衔接教学环节,保证学习效果。在教案中,教学活动的安排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篇一
(一)示范引导。
1.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讲解要点。
“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二)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1.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