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1.使(shǐ)
(1)名词。
使臣,奉命的'人。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2)动词。
派遣。如:扶苏以数谏敌,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是(shì)
(1)判断动词。
是。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代词。
这,此。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受(shu)
动词。
①接受。如: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
②遭受。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4.书(shū)
(1)名词。
①书,书籍。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②书信。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③公文。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动词。
书写,记下,写。如: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5.孰(shú)
(1)代词。
谁。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副词。
①哪里。如: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②跟“与”连用,表示选择。可译为“与……比,哪一个……”。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同“熟”,仔细。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6.数(shù)
(1)动词。
计算。如: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2)数词。
读shù,几。如: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
(3)副词。
读shu,多次。如: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7.属(shù)
(1)名词。
①类,同一类的事物。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部署。如:徒属皆曰(《陈涉世家》)
(2)动词。
①连续。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
②读zhǔ,同“嘱”,托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8.说(shūo)
(1)名词。
①说法,言论,主张,方法。如:著书立说(成语)
②文体的一种,也称“杂说”。《爱莲说》
(2)动词。
①说,讲,谈论,叙述。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②解说,说明。如:请说之(《公输》)
③读shuì,劝说,为别人出主意,讲道理。如: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
(3)形容词。
读yuè,同“悦”,高兴。如:公输盘不说(《公输》)
9.私(sī)
动词。
偏爱。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风齐王纳谏》)
10.素(sù)
(1)形容词。
朴素。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2)副词。
平素,向来。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第2篇: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1.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询问,质问。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2.治(zhì)
动词。
①医治。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研究。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③惩治,治罪。如: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3.置(zhì)
动词。
①丢弃,弃置。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
②放置,布置。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③设置,布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购置,置办。如: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4.至(zhì)
(1)名词。
极点,极致。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动词。
到,到达。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形容词。
周到,周全。如: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5.诸(zhū)
(1)形容词。
众多,各。如: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2)兼词。
相当于“之于”。如: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6.走(zǒu)
动词。
①疾趋,奔跑。如: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②逃跑,逃奔。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③快速地动,滚动。如: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④奔向。如: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7.足(zú)
(1)动词。
值得,足以。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名词。
脚。如: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3)形容词。
①充足,富有。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②心满意足。发: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8.卒(zú)
(1)名词。
①士兵。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②步兵。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2)副词。
终于,最终。如: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9.左(zuǒ)
名词。
①左边。如: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
②左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第3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复习
1.或(hu)
(1)代词。
有人,有的人(事)。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副词。
①表示猜测,或许,也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有时。
如: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2.及(jí)
(1)动词。
①赶得上。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等到,到了。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2)介词。
表示动作的`时间,到……的时候,趁着。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3)连词。
和,同。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3.急(jí)
(1)形容词。
快速的,湍急的。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
第4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1
1、故
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故都,过去的国都。故乡,从前的家乡。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④故意⑤通固,本来。⑥所以,因此。
2、覆
①覆,《集韵》反也。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③翻转过来④倾覆,颠覆
3、更
①《说文》更与改互训。(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③抵偿④另,另外。引申:再。
⑤更加⑥副词,重新。⑦五更
这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