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从小时候起,一首南泥湾就耳熟能详,每次听到都忍不住跟着唱起来。但我和很多人一样,还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坐落在黄土高坡的陕北是千沟万壑,怎么就存在好江南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了延安,走进了南泥湾,去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1941年,为摆脱困境、战胜国民党的封锁,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及时发出“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创造物质财富。三五九旅将士在南泥湾地区开荒种地26万多亩,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在开荒种地的同时,三五九旅共打窑洞1300多孔,修建土房600多间,制造农具1万多件,在边区和八路军中率先实现了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把一个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
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在三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同甘共苦,战胜困难。指挥员与广大战士保持密切联系的作风,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正是靠着这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根据地军民凭着自己的双手,不但摆脱了困难,而且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
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庄,宝塔山等地方,走进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心领导的故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线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第2篇: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一批伟人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过去,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纸中了解到她的光辉历史,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延安去瞻仰伟人们的风采,感受他们浴血奋战过的地方。5月29日-6月1日,在我中心举行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培训的安排下,我终于有幸来到了这个革命圣地——延安。
来到延安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革命旧址,在这座座简陋的窑洞中,曾居住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们时刻牢记信仰和使命,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们还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这些纪念馆再现了当年革命场景,肃立在步枪、机关枪、大刀、长矛、土地雷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争硝烟,听见了当年的战火声和厮杀声,感受着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我的心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本次培训时间安排的很紧,但是感触颇多,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延安时期是我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共产党人时刻牢记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正是我党和军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宗旨,紧紧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的胜利。作为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延安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行为路线的基本准则,进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毛泽东开始提出这一路线到邓小平重新提出,并进一步强化其指导地位,一直以来作为我们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有利理论根据。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思想不仅仅是党指导革命斗争、社会建设的基本活动原则,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更应该结合“解放思想”的科学思维,上升到哲学层面,指导我们工作和学习。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解放思想”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坚持了矛盾的观点,摒弃了本本和教条,这就为我们完善与改造自己的学习创造了思想上的有利环境;“实事求是”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客观实在属性,坚持了唯物论,这就为我们提出针对性的有效地思想行动路线明晰了正确的客观条件。所以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一个完善的思想体系,任意的坚持其中一点,偏废其他的一点都是不可取的,是错误和偏颇的。我们不光是要把这一理论体系和思想路线生硬的记下来,更要把握这一理论的内核,灵活的加以运用,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克服各种困难,自己动手,风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这是一种魄力,一种决心。任何情况都难不倒共产党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克服各种困难也要上。这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学习的,不能追求安稳,固步自封。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总结的一种革命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先辈们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要将它发扬光大。现在我们正处在事业发展阶段,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我一定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和工作中多思考,多钻研,争取有更多的突破。
第3篇: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精选范文:延安精神学习心得范文(共2篇)我有幸参加学校机关党委组织的干部培训班前往延安进行学习考察,七天时间的学习,很短暂,但这是我学习收获最多的七天。在延安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我们瞻仰了革命圣地,感受到了延安精神。老一辈领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等让我们难以忘怀;白求恩、张思德等人更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透过这幅英雄画廊,我们感悟到了革命前辈眼观天下、救国为民的伟大胸怀,感悟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善于斗争的智慧韬略,感悟到了历史巨人、文化巨匠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通过参观学习确实受益匪浅,曾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我感到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
第4篇: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延安精神学习心得
学习组织是当今信息时代出现的新浪潮,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是一种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在学习中我们可以不断的总结自己;深化自己。延安时期的“三大法宝”造 就了一支坚定信念、政治性强、忠诚可靠、以德为先的高素质队伍,那么;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企业干部;又如何在学习中成就一名优级秀干部呢?首先要以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学习延安精神;明确自己的方向,以工作责任向时间学习;精神责任向群众学习;工作态度向书本学习,自我修炼;自我升华。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天都是生活工作在重重矛盾中;怎样解决和处理矛盾,是我们每个干 部面临的问题,通过今天学习辨证法物唯论,使我懂得如何在工作中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解决和处理事务,同时要把自身的观点与群众观点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辨证的;符合实际的。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