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依据我校校情,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设置适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德育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明修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学校德育现状
学校地处城乡交接处,学生及家长文化修养比较差,而且较易受处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学校文化氛围不容乐观。这让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思考着:学校德育为何失去了实效呢?
2、学校教师资源现状。
学校位置特殊,教师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资源意识高,能敏锐地洞察和开发周边的课程资源,是一批能胜任德育课教学的教师。
为了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促使学校形成特色,促进学校本身的发展。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完善教师的组织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张扬;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情感提升。为此,我校校本课程定位为《德育启蒙 创建和谐校园》,以此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活跃孩子的课余生活,成为学校德育文化特色,拓展语文课程外延,浓郁学校文化活动氛围。
三、课程目标
1、与道德与社会课程相辅相成,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学会一些场合的文明礼貌行为。
2、突出趣味性、探究性,组织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各种情景体验中潜移默化的自觉形成文明素养。
3、充分发掘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四、具体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阶段大体分为5个阶段:编写教材——组织教师学习——开展活动——成果展示——创编“德育启蒙”儿童读经
1、编写教材。德育启蒙教材的选编,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依据不同学段,有意识地进行推荐、选编,筛选出内容健康向上的童谣形式,教师对其进行分类汇编,如分为“孝亲篇、友爱篇、敬师篇、择友篇、布衣篇、惜字篇”等,编成富有个性化的“校本教材”,以便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组织教师学习。我们利用每周三两节课后组织教师学习,德育启蒙教材,并规定每位教师出认真自学外,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反复地感知,体味到教材中所蕴含的内容,从教材中获得新知。
3、开展活动。“德育启蒙”儿童孝廉读经活动,琅琅上口、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童趣盎然的特点,能激起孩子们“吟诵”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读的形式,让孩子们吟诵教材,做到把教材吟诵得有形、有意、有情、有声。
4、成果展示。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张扬了儿童的游戏心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展示德育教育,学生可以以“说、唱、演、画、玩、用”等形式,轻松快乐地展示德育启蒙的特色。学校将举行“德育启蒙”儿童读经吟唱会,并表彰表演优秀的师生。
5、创编“德育启蒙”儿童孝廉读经。学生在学习教材,展示成果之后,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有一个生活场景让他及时地“用” 儿童孝廉读经的形式,此时,老师应着力让学生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以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作为德育创作的对象,进行创编各具特色的德育启蒙教育。
此外,为了营造一种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活动如下:
(1)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大课间。
学校每天给孩子开辟20分钟的“金色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大课间”。学生把一个个儿童孝廉读经创编到属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这样,一到课间,孩子们有事干了,有些学生看到什么,就情不自禁地想创编上几句儿童孝廉读经。
(2)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展示台。
学校给每个班级专辟一个“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展示台”,学生可以在展示台上,以“书法、画画”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德育特色,也可以在展示台上,写上自己创新的儿童孝廉读经活动……通过儿童孝廉读经展示台,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产生内驱力,激起学德育的热情。
总之,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谣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乃至孩子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时走过来的,每个人也都有受教育的经历和成长的体验。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去理解教育,那么道德教育就会闪烁生命的光芒、舒展个性的灵动。
网友CHENG对《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的评价: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当然你还可以在刀豆文库搜索更多其他《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范文。
第2篇:《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
《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依据我校校情,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设置适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德育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明修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学校德育现状
学校地处城乡交接处,学生及家长文化修养比较差,而且较易受处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学校文化氛围不容乐观。这让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思考着:学校德育为何失去了实效呢?
2、学校教师资源现状。
学校位置特殊,教师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资源意识高,能敏锐地洞察和开发周边的课程资源,是一批能胜任德育课教学的教师。
为了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促使学校形成特色,促进学校本身的发展。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完善教师的组织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张扬;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情感提升。为此,我校校本课程定位为《德育启蒙 创建和谐校园》,以此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活跃孩子的课余生活,成为学校德育文化特色,拓展语文课程外延,浓郁学校文化活动氛围。
三、课程目标
1、与道德与社会课程相辅相成,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学会一些场合的文明礼貌行为。
2、突出趣味性、探究性,组织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各种情景体验中潜移默化的自觉形成文明素养。
3、充分发掘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四、具体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阶段大体分为5个阶段:编写教材——组织教师学习——开展活动——成果展示——创编“德育启蒙”儿童读经
1、编写教材。德育启蒙教材的选编,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依据不同学段,有意识地进行推荐、选编,筛选出内容健康向上的童谣形式,教师对其进行分类汇编,如分为“孝亲篇、友爱篇、敬师篇、择友篇、布衣篇、惜字篇”等,编成富有个性化的“校本教材”,以便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组织教师学习。我们利用每周三两节课后组织教师学习,德育启蒙教材,并规定每位教师出认真自学外,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反复地感知,体味到教材中所蕴含的内容,从教材中获得新知。
3、开展活动。“德育启蒙”儿童孝廉读经活动,琅琅上口、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童趣盎然的特点,能激起孩子们“吟诵”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读的形式,让孩子们吟诵教材,做到把教材吟诵得有形、有意、有情、有声。
4、成果展示。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张扬了儿童的游戏心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展示德育教育,学生可以以“说、唱、演、画、玩、用”等形式,轻松快乐地展示德育启蒙的特色。学校将举行“德育启蒙”儿童读经吟唱会,并表彰表演优秀的师生。
5、创编“德育启蒙”儿童孝廉读经。学生在学习教材,展示成果之后,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有一个生活场景让他及时地“用” 儿童孝廉读经的形式,此时,老师应着力让学生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以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作为德育创作的对象,进行创编各具特色的德育启蒙教育。
此外,为了营造一种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活动如下:
(1)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大课间。
学校每天给孩子开辟20分钟的“金色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大课间”。学生把一个个儿童孝廉读经创编到属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这样,一到课间,孩子们有事干了,有些学生看到什么,就情不自禁地想创编上几句儿童孝廉读经。
(2)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展示台。
学校给每个班级专辟一个“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展示台”,学生可以在展示台上,以“书法、画画”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德育特色,也可以在展示台上,写上自己创新的儿童孝廉读经活动……通过儿童孝廉读经展示台,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产生内驱力,激起学德育的热情。
总之,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谣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乃至孩子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时走过来的,每个人也都有受教育的经历和成长的体验。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去理解教育,那么道德教育就会闪烁生命的光芒、舒展个性的灵动。
第3篇:《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范文
《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依据我校校情,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设置适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德育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明修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学校德育现状
学校地处城乡交接处,学生及家长文化修养比较差,而且较易受处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学校文化氛围不容乐观。这让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思考着:学校德育为何失去了实效呢?
2、学校教师资源现状。
学校位置特殊,教师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资源意识高,能敏锐地洞察和开发周边的课程资源,是一批能胜任德育课教学的教师。
为了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促使学校形成特色,促进学校本身的发展。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完善教师的组织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精神世界
第4篇: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远安县茅坪场中心小学少先大队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进一步增强实效、呈现新意?学校又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传统和文化资源落实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在我校“全纳教育”这一特色内涵发展目标的总领下,我们选择搭建一个校本德育课程的平台,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常规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改造、开发,从课程设计的高度,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更适切、充分、有效的辅导,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九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主题:爱,在我们心中闪光
课程建议:
各年级可以开展“珍爱生命”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学习中学安全知识、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征集安全知识漫画、争当校园“安全小卫士”。普教同学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邀请特教同学参加,在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能
第5篇:校本德育课程
禾丰镇初级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
第6篇: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陈路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工作,探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做到认识全面,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达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方法灵活的教育合力,努力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课程目标
1、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活动中“形成”德育。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展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
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3、在课堂中引入活动课程意识与思想,力求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同时实施弹性课程制和选用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4、成立各种活动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
第7篇: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9篇)由网友 “菲迷” 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以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重视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性、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体现学校“让我们的学生自信而快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塑造求真人的形象和风格。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提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争做“优秀求真人,合格社会人”。
一、教材内容:
一、电话礼仪
二、网络礼仪
三、交往礼仪(学校篇)
四、交往礼仪(家庭篇)
五、交往礼仪(社会篇)
六、安全礼仪(学校篇)
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