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为你骄傲(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记课文中9个生字。
二、学习重点认识课文中的9个生字
三、过程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课(2’)
1.板书课题,读课题《22我为你骄纵》
2.板书学习目标,朗读学习目标。(黑板左上角)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熟记课文中的9个生字。
3.导语
同学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敢于承认,勇于改正,老师就会为你骄傲。
本课就是讲的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把一位老奶奶的玻璃砸碎了,但他勇于向老奶奶承认了错误,并赔偿她的损失,因此得到了老奶奶的赞赏--我为你骄傲。
二、熟读课文(2’)
1.范读课文(3’)让学生认真听。
2.指名读课文(3’)<正副组长>
3.齐读课文(2’)
4.自由度课文,画出文中9个生字(4’)
三、熟记生字(15’)
1.出示生字卡,指名拼读(4’)<用彩色粉笔>
huábōlisuìzǎnfēngqiànxiāngdùn
滑 玻 璃 碎攒封歉箱顿
2.认读生字<生字卡>,指名板演(4’)教读。
3.指名说说每个拼音的音序、拼音。<3’>
4.指名说偏旁、结构、组词<4’>
四、巩固练习:
1.生字组词(5’)<小黑板>
2.填空(5’)指名说说<小黑板>
huá
a、路面很( ),注意安全。
bōli
b、教室的()很明亮。
suì
c、我不小心把碗摔()了。
zǎn
d、我()了许多钱。
fēng
e、我给爸爸写了一()信。
qiàn
f、我错了,向你道(),请你原谅。
xiāng
g、我有一口()子。
dùn
h、吃好每()饭,身体才能健康。
五、总结<略><1’>
第2篇:我为你骄4.DOC
《我为你骄傲》写话设计
孩子天性好动,常常沉醉于游戏。他们一旦玩起来往往会忘了一切,甚至会闯下祸来。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闯祸后那沮丧的脸蛋儿,感受到孩子那惶恐的心情,又有谁再忍心责罚他呢?如果闯祸的孩子又能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能不为他高兴、为他骄傲吗?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4册的《我为你骄傲》讲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始终伴随着“我”。“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了老奶奶并附上便条说明了事情经过,还向老奶奶真诚地道了歉,这一切让慈爱而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看到了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以及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于是,老奶奶不仅回赠了“我”一袋饼干,还巧妙地把7美元退给了“我”,并附上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学生们读了这篇课文,不仅被老奶奶的那份疼爱与宽容所感动,而且,被“我”勇于承担责任,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去赔偿老奶奶损失的诚信行为所吸引。为了给学生一个个性化表达的机会,在教学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我抓住“我”的便条做文章(因为文中没有具体写出便条的内容),让学生活学活用,将自己转换成角色“我”,写“我”的便条。
写之前,我先讲格式,再引导学生说要写的内容。当他们明白了要按“先写事情经过,再写自己心情,然后写如何赔偿,最后写怎么道歉”的顺序去写时,我才让学生口头交流后动笔。学生兴致很高,当堂就把便条交上来了。
阅读学生写来的便条,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学生的独特感悟,有的灵活运用文中语言把“我”怎么打碎玻璃的经过写得很具体,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了“我”贪玩时的“很开心”、闯祸时的很“害怕”、给老奶奶送报时的“不自在”等情感变化过程,有的把做错事后打算怎么弥补过失的心理活动写得很具体,有的把向老奶奶道歉的话写得很感人„„(一例附后)
这样的写话,我认为不仅检查了学生“读”的效果,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写”的能力,真的是一举两得。
附:学生周媚写的便条
敬爱的老奶奶:
您好!
你那窗户是我打碎的。那天,我和同伴躲在您家后院里,往您家屋顶扔石子,我们看见石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都觉得挺开心,挺有趣的。于是,我就又拾起一块石子扔出去,可没想到砸碎了您家的玻璃。我一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吓得像兔子似的逃走了。
我一天不说出是我打碎的,我就一天不得安宁。到您家送报纸,我就浑身不自在。
现在,我送报纸终于积攒7美元了,我把它送给您修理窗户,请您收下吧!对不起,老奶奶,请您原谅我,好吗?
拉沙
第3篇:《我为你骄傲》听课点评(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点评1:
评徐雪芹老师执教的《我为你骄傲》
点评者:张增雪
《我为你骄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第六组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三个星期。当时“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了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祥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并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孩子的诚信让人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
今天,听了徐老师在家校教研日上上的这节课,说说我自己的思考:
徐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理解辨析“骄傲”的意思,明白课题中“骄傲”的意思,从而明白文章的大致基调。接着直接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我为你骄傲》;接着齐读课题,读着读着,你想知
第4篇:《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每组三张数字卡片、人民币学具。
教学设计:
师: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好吗?这就是有趣的数学广角,想去走一走,看一看吗?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首先我们来到数字宫,我们先做个摆数游戏!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学生汇报(黑板演示)(2分)
(2)(黑板出示:用数字卡片1、2
第5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称赞》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称赞》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称赞》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首先要表扬大家,因为三分钟一响,你们马上走进教室,拿出课本及学习用具整齐地放在课桌上,坐在教室里等待上这节课,不过从同学们的精神面貌上来看,精神特别十足,小腰板挺得多直啊,眼睛里面闪着光呢!你们用你们的行动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好,咱们这堂课就来学习第18课《称赞》。下面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认真看。
2、随机指导:“称”的右半边
第6篇: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呀?谁来说一说?老师今天也带大家去动物园看一看,多么漂亮的孔雀呀!快来给它照个像!
教师出示课件“观察物体”。
师:你知道上面的四幅相片都是谁照的吗?
学生分组活动,派代表说出答案,教师操作动画,对答案予以鼓励。
师:你们说得很对!看!美丽的孔雀都开屏了!
师:生活中,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能由于位置的不同,也就是对物体的不同角度观察,看
第7篇:平移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第41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初步向学生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情感目标。
(1)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主动探索科学的思想。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
教学准备:
把课件中的格子图制成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蓝猫和淘气两位新朋友,你们喜欢吗?(喜欢)我们听听看,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播放课件:我们两个可是最爱提问题的了,今天看见这么多新朋友,我们又有许多问题,你们能帮我
第8篇:《称赞》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称赞》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称赞》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称赞》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融洽,相互称赞,并在对方的称赞中找到了自信,消除了疲劳。让学生体会到称赞的神奇,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里学会称赞别人,欣赏别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板、傍”两个字,能理解“粗糙、泄气、自信”等词。
2、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