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瓷美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6 08:03: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心似瓷美文

心似瓷美文

这里所说的心,当然是人的心。这里所说的瓷,当然是人们生活中的瓷,任何瓷器都可称为瓷。把心比成瓷是不是有些牵强?当然不会。

心和瓷有极为相似的特征。当有外力破坏时,一碰就会碎。外力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结果相同,碎了。心碎了是因为别人伤了自己的心,伤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就碎了。瓷碎了,也是因为人。即使是被宠物们碰碎了,也是因为人没有把瓷放在绝对安全的地方。

心和瓷总是这么脆弱?不尽然。那些被藏在深山,葬于大海的瓷,千百年来,不但形状完好,而且光彩依旧,样子一点没变。心呢?当一个人铁了心的时候,谁也阻止不了,一条道跑到“黑”,即使天荒地老,海枯石烂,那份心意也不会变。石头都烂的那一天是不是比百年、千年还长呢?但是心没变。

心的原始是单纯、天真、无邪。这一点可以通过小孩子的眼睛表露出来,透过那双眼,看到的是一潭清澈的泉水,偶有波纹荡漾,却不会激起一丝浑浊。这样的心是完全开放的,面向每一个人。大人们觉得童言无忌,小孩子却是发至内心的表白。这样的心是柔软的,软的可以随意塑造。造成什么形状要取决于模子的形状,就像瓷的原始是一堆泥一样,在制陶师傅的手底下,变的有模有样,但同样还是软的,可以随意变换形态。

心什么时候变的坚强了呢?坚强到海水干枯了也不会为之所动呢?看看瓷吧!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经历升温、高温、降温3个过程大约2天时间,陶就变成了瓷。加到多少度呢?1300-1400度。这是怎样的'一段痛苦历程呀!在瓷光鲜美丽的外表下,又有多少人能想起它们曾经受的苦难有多大呀?!这就可以说明心是怎样坚强起来的了,是在困苦和逆境中磨砺出来的。是经历了无数失败后,从沼泽里爬出来的。是走过了一条条迷途之后,义无反顾的坚守出来的。而且,还要风雨无阻的坚持下去,不管前边是天堂还是地狱。

通常瓷的表面不会是素淡的一色,会有各种花纹、图案,或者可以在上面作画、题字,成为一种艺术。人也会把画作在心的表面吗?当然不会。人会把一个个需要记忆的瞬间定格在内心深处,也就是心的里面。这一点不像瓷,需要向人展示美。心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里面的图案的,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更不会。真的要向别人展示内心时,也会借助口或者手的力量,代而行之。

心里的图案是一幅一幅珍藏着的。有清心淡雅的故乡的山、水、云,儿时的玩伴等,画面笔工精细、纹饰秀雅,色泽青蓝,好像瓷中的青花瓷,带有怀念而不得复还的忧郁;也有成长中的快乐,偶尔得来的惊喜,平淡生活中的一点涟漪,画面还是在青色的氛围下,却有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成的色彩,符合人们审美的情趣。好像瓷中的斗彩器。数量不多,属收藏佳品;也有金榜提名的兴奋,事业成功的喜欢,衣食不俗的满足。画面色彩稳定、鲜艳,细腻、琉光溢彩,或者珠光宝器。好像瓷中的珐琅彩瓷。稀少、精美;还有粉黛佳人、红颜知己、相交甚好的朋友,画面颜色深浅浓淡不同,似透未透,明暗交替。好像瓷中的粉彩瓷。魅力独特,风格华丽,在心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心似瓷,瓷有档次之分,心有层次之别。“九秋风露越瓷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即使是秋季出窑,虽是草木凋黄,却也可以烧出千峰叠翠的好瓷。

第2篇:心似莲花开美文

心似莲花开美文

盛夏时光,一城烟雨中,莲,低调的从容,低温的白,雅若一位隐修的女子,不与陌上千红争艳,默默而清艳地开在幽寂的水池。一种寂寞的美,力透光阴的凉薄。

莲,纯洁的灵魂,带着微微禅意,散着柔美的佛光;嫣然浅颦,不发一语,已是众生倾慕的姿容。凝神相望,蓦然所思:原来世间寂寞,亦可如此美好端然的模样!

莲花,又名荷花,菡萏,水芙蓉;是夏季里最美好清贵的花。莲花,气质优雅,品性高洁,被人誉为“花之君子”。自古至今,是多少文人墨客不倦描写和咏颂的对象。唐诗宋韵,汉赋元曲,关于莲花的诗文,数不胜数。

说起莲花的文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北宋周敦颐那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其佳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把莲花清逸超凡的风骨神韵描画的淋漓尽致!此文中的莲,实则隐喻一种不慕名利、淡泊处世的人,怀着对高尚情操的崇奉,不被浑浊世事所玷染。

心似一座莲城,那里有一份最纯美的安放。一种植物姿态的生命,在每一分钟里高贵,演绎一世的绝尘风华。林清玄的《清净之莲》有语:“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一朵素心之莲,深意,温慈,在尘风中轻轻摇曳。

夏日莲塘,一片荷叶莲壁的`浩荡。如铺如盖的延展,映透一片盛夏朗晴天。偶来一袭夏风,轻推湖水波澜,荡漾着一湖夏日光阴的欢喜,拂起每一片莲叶的生趣。一池莲语浮动,恍若夏梦轻旖,仿佛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如锦如簇的荷叶中,散布着几支粉红色的菡萏花苞。眼前景致,心头不觉念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是美的应景,懿思怡情。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莲花,比喻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莲花,表示清净的功德,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因此,佛教中“莲”就是“佛”的象征。

纷繁人世,流年辗转,掠过日月的风烟,云水禅心的景画中,依然能看见尘间的一隅梵净,能看见一朵莲花的清幽绽放。

莲花,不染纤尘、不着凡色,寂寞里端庄,纵使心有千千结,也从不露愁容。风清月白的时光下,看惯浮萍缘聚,与众生相安无扰是她最简单而美好的愿望。但念,有人懂她暗香的情怀,懂她隐匿的心。

盛夏时光,安怡而稳静,若一亭清灿的莲,将曼妙心事自若承转。岁月情长,愿化作一滴花叶上的清露,静守她纯美无暇的生命之期,陪伴她最好的年华。光阴慈悲,薄暮辰光下,许一支安世的莲,愿她临水照花的美丽,只为一人停靠;半塘风雨,宿命,安生。

相信,每个女子心中,都有一朵莲花,芙蓉出水的娇媚,菡萏半开的美好模样,是最圣洁的一份挚爱。我并非莲花女子,却一直在努力修行莲的品格。我深知,那份高洁圣美的品性,足够自己一世清修。

第3篇:心似琉璃碎了谁情感美文

心似琉璃碎了谁情感美文

心似琉璃,那该有多疼。感情若是染上了琉璃的色彩,也许深刻但或许艰辛。

爱那么长却又那么短,辗转往返也不过悲欢离合,或喜或悲。如愿放手一搏,不求惊天动地,但一定刻骨铭心。可是,我们的生活,往往比泡沫剧还不如,平平淡淡似水流长。

喜欢古代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何等的自负,何等的耀眼。可是,可惜,那样的社会,她们只是男人的附属品,三从四德成了她们畅然一生的枷锁。爱,那么卑微;情,只是奢侈,叫她们如何提及?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一幕幕上演的生活悲剧,总让人唏嘘不已!于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就显得弥足珍贵。

曾经你侬我侬,婵娟绵绵,动人不已。那种“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誓言,说过了一遍又一遍。不是唯一,也许对所有的女子都上演过。

忆,许是在江南水乡之上,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拈花一笑,心似莲开原创美文

拈花一笑,心似莲开原创美文

佛祖拈花,静坐不语,众生困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瞬间顿悟。

师徒二人,灵犀相通,心似莲开,这种顿悟是一种仁者见仁的禅机,更是一种智者见智的智慧。

这世间,很多事看似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无从分辨,可是聪明的人,却能够一眼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到一团乱麻的线头,找到让复杂问题迎刃而解的办法和诀窍。可是没有悟性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也依旧如坠五里迷雾之中,晕头转向,找不到出路和方法,昏昏然不知所踪。

红尘俗世,包罗万象,世间万物,纷纭复杂,如果都能像佛祖爱徒那样,轻易悟透红尘事,那将是怎样的幸运和大智慧,那将少走多少弯路,少做多少无用功,少浪费多少时间和感情。可惜,众生因为天赋、因为机缘、因为修行不够等等原因,困在迷城之中走不出来者众多。

因为人们心中有了迷惑,所以眼中也就有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流年似梦心下雨了-美文

流年似梦心下雨了-美文

昨日种种似水无痕,你笑我,不过是个平凡的人,总想拥有更多东西,你没有梦想,并不代表别人愿意平凡,所以我甩甩头,大步的走开。

春天,窗外已是百花盛开,静静地站在窗前,闻着窗外飘过来的阵阵花香,也许,明天将会更美好,依如那些盛开的花儿,向阳、温暖,只要你走出去,一定会收获春暖花开。

人间沉浮几多,陌生的城市里,不过是度一场清欢,赏一场花开,有些情感就淡了,有的人就走远了。喜欢在每个黄昏行走于林间小道,欣赏落日的美。这些年,忙忙碌碌,每次归家都已是深夜,只能与简单的文字为伴。

想起,毕业那年,和姐姐一起离开家的时光,那时像只自由自在的小鸟,终于可以没有任何束缚,自由飞翔,那份出发的心情以及那些纯粹快乐的日子,一直到今天都是我所怀念的。也许飘久了,人的心就像离了岸的海水,再也经不起任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心似瓷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似瓷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