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的策划方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5 08:04: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1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广大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2、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展现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二、活动名称:

xx初级中学乒乓球赛

三、比赛时间:

20xx年11月16日开始

四、活动地点:

初中乒乓球场

五、活动对象:

初中全体学生

六、比赛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派出男、女选手各3人。

七、报名方式:

报名同学请先到各班文体委员处报名,各班级自己组织选拔男女队员各3名参赛,参赛名单于11月15日交到政教处。

八、比赛赛程:

第一轮(11月16日)

小组淘汰赛

男女12支参赛队伍各按照年级分男女组,每组打淘汰赛。每组前三名进入冠亚季军的争夺赛。

第二轮(11月下旬,具体时间另定)

复赛

12支队伍决定出冠、亚、季军。

九、奖励对象:

每组前三名。将个人得分计入冬运会团体总分。冠军8分,亚军6分,季军4分。

十、参赛须知:

1、本届比赛采取淘汰制预赛采取同年级抽男女签方式分成十二组,小组采取淘汰赛。

2、比赛的采用单打的形式。

3、初赛均采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

4、各参赛队伍必须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比赛。

5、比赛开始前10分钟,参赛队伍须由领队持各队员胸卡或相关证件到记分台进行检录,并交上参赛人员上场的循序安排。

6、超过赛程规定的开赛时间15分钟,而未能到场比赛者,当弃权处理。比赛过程中有3次的暂停机会,每次1分钟。

7、本次球赛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队员必须尊重观众、尊重对手,服从裁判的判决,保证良好的赛风。

8、为了体现“友谊第一”的宗旨,参赛人员比赛后要行握手礼。

9、考虑到各班级的课程不同,赛程可能会有变动,各参赛队伍需要密切留意赛程安排。

10、附报名情况表。

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2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进我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也为参加庐阳区乒乓球比赛选拔运动员。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举行校首届乒乓球比赛,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组委会成员:

主任:

副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裁判组

裁判长:

裁判员:

四、活动比赛办法:

分组

A、本次活动分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活动以个人为单位,七、八、九年级一起进行。

B、每班男、女生各限报2人。

比赛方式

A、将参赛人员进行编号抽签,根据序号进行淘汰赛,直至决出冠军。

B、单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11分,2分轮次的发球。

C、比赛所用球拍均自备,不允许使用生胶球拍。

D、比赛将对男、女前6名进行奖励。

比赛项目

男子单打女子单打

五、比赛规则

除特定规则外,比赛使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乒乓球比赛最新规则。

六、比赛地点

学校室内体育馆

七.比赛时间

根据情况20xx年2月下旬

请各班级按要求积极训练并参加比赛,并于2月18日下午将参赛学生名单上报罗春光老师处。

第2篇: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活动主题:乒乓球比赛

主办单位:第一事业部团支部

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公司多功能厅

活动口号:积极锻炼身体 勤奋努力工作

活动目的:为充实员工业余活动,增强员工体质,丰富公司生活,进行愉快有效的身体锻炼;使员工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发展潜能,享受快乐;学会坚强,让员工之间的关系变的更融洽。

活动主题 :锻炼特长技能,展现员工风采,活跃部门文化

活动具体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召开团干会议,传达活动的精神,讨论活动大致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由团支书和宣传委员负责报名工作。

(3)由组织委员负责传达解释比赛细则。

(4)参赛地点为公司多功能厅。

(5)活动宣传

1、前期宣传:

(1)制作条幅分别在三、四期主走廊、车间宣传墙以及比赛现场悬挂;

(2)在各车间及办公室的宣传栏上张贴海报;

2、后期宣传:

(1)用宣传板展示员工风采大赛结果;

(2)在公司级刊物上刊登此次大赛圆满结束新闻稿。

二、活动内容:

(1)报名参赛

l各口参赛人数不超过5人,各口团干事负责本班同学报名,可在班级范围内选拔。

2第一事业部的制造部门、品质部门、技术部门、设备保障部

门以及物控部门。

(2)参赛规则

l各选手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对手,采用淘汰赛制。

2三局二胜制,每局15分,每发三球进行交换,每局交换场地。

胜者进行下一轮,落空者直接淘汰。

3部门准备球拍,乒乓球为标准40mm大球。

4未尽事宜由裁判仲裁解释。

(3)裁判

l裁判由团委员组成2裁判须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4)奖项设置

l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

三、经费预算

1、宣传条幅3条¥300;

2、签字笔7支¥10;

3、纸杯¥10;

4、乒乓球10个¥10;

5、乒乓球拍两对¥50;

6、茶叶1

包¥10;

6、往返交通费¥20;预算总计:¥415

五、活动的注意事项:

(1)活动总负责人:彭清泉。活动过程若突发情况,各现场负责人应及

时联系总负责人。

(2)活动当天请所有选手按时到场。

(3)活动的进行在不影响部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

(4)所有活动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做到文明礼貌。

第一事业部团支部

2010年01月18日

第3篇: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策 划 人:李

樊跃然

郝宏峰学校指导:陈江会

李晓婧

指导老师:黄文祥

期:2011-03-05

山西工商学院

前 言:

乒乓球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在中美外交史上具有特殊的媒介意义:以小球转大球开启了中美外交的新纪元,在世界外交史上画了精彩的一笔。自此它作为我国国球在我国广泛传播。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响应国家教委下达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山西工学院以其完善的体育设施、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泛的学生基础决定发起并举办首届“工商学院杯”(太原)校际大学生乒乓球邀请赛。此次比赛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课外体育兴趣、促进太原市各大高校之间的交流为目的,并以此来推动太原市高校文化的发展。

附件一:

首届“工商学院杯”(太原)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第一届“趣味杯”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大家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团队精神,发展我司乒乓球运动,为我司乒乓球兴趣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由公司行政人事部组织一次趣味乒乓球比赛。比赛目的:

一、比赛目的: 弘扬国球文化,支持 2011 年大运会,提高竞技水平,展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和谐的 发展氛围。

二、时间:***** 时间:

三、筹备组: 筹备组: 总策划:*** 主持人:*** 裁 判:*** 摄 影:*** 安全与食品运输:*** 采 购:*** 道 具:*** 参赛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四、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地点:

五、活动口号: 活动口号: 口号 “和谐**、友谊乒乓” “团结友爱,礼貌争先、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赛出大运激情放飞梦想”

六、活动方式:比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趣味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趣味乒乓球比赛策划方案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21日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口号: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乒坛 活动内容:

根据报名人数,分成两组进行对抗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作为队长,同时现场发挥,给自己队伍起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最好恶搞,有创意)。比赛为团体赛,双方每场参赛人员由队长决定,通过队长石头剪子布,输得一方先派人,赢得一方根据输方派出的比赛人员选择本组参赛选手。

比赛采取7分制,一局定胜负。团体赛五局三胜,但是五局比赛必须打完,人人均要有机会上场参与。

提前准备好比赛的道具,比赛一律不用球拍。而是专门找一些锅铲、棍棒等与乒乓球八竿子打不着的物品进行比赛。

比赛设置优胜奖和参与奖,优胜方每人获得,参与奖每人获得 比赛结束所有人合影留念,手持道具和奖品,综合办负责发稿宣传。

道具:

1、铲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乒乓球比赛 组织策划方案

“积极运动,陶冶身心,我爱我班”

乒乓球友谊比赛活动策划书

——06造价2班09-10学年度班集体活动

一活动背景

2009年3月25日下午,在重庆大学B区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精神报告会。全国人大代表、法学院院长陈忠林教授和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教授分别先后传达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精神。

2009年3月26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隆重举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虎溪校区党工委书记田明作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报告,虎溪校区400多师生党员参加了动员大会。

二活动目的给大家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加深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提升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响应祖国和学校的号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乒乓球比赛的策划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乒乓球比赛的策划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