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4 08:08: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

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

设计意图: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行为习惯、声音等,都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内容。有关动物的主题永远是孩子们探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动物不仅生动可爱,也很美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挖掘。在参与了《动物世界》之《大熊猫》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明显更爱模仿小动物了,她们妙趣横生的样子,让我灵机一动:何不生成一节音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动物们身上感染更多的艺术气息呢?

音乐主题活动《谁在叫》由此而创设。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体验愉悦欢快的情绪,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态关系。

3、发展幼儿创编歌词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学会并表演歌曲《大熊猫》

②从生活中、影视图片中收集,了解多种动物资料。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大熊猫》音乐磁带;《谁在叫》音乐磁带。

②多种动物头像图片、及对应的嘴形图片

(如小猫、小鸡、小鸭、小猪、老鼠、小鱼、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简单背景图,表现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图片的起伏:高区对应歌曲高音、低压对应歌曲低音)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1~24小节)

1、听《大熊猫》音乐,表演入场;

2、导入新课题: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

依次挂示“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头像图片。

3、引导幼儿依次表现以上几种动物的叫声,并从图片筐中找出相对应的动物嘴形贴在预留背景图中。

4、教师模仿动物叫声、范唱,幼儿学唱。

从图谱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对照动物头像唱出小动物名字:对照嘴型唱出动物叫声。

5、对应图谱观察讨论: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节)

6、分析讨论: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态关系,导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

7、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视幼儿能力由教师先领唱、幼儿合唱,逐步到幼儿领唱、合唱。

第三部分:创编歌曲

8、请幼儿充分发挥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动物园里、影视图片中分别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②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③尽可能将图片筐中准备的图片出示出来

(如青蛙、小鸟、小狗等)

9、利用创编的歌词,结合已有旋律,创编歌曲。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制作、收集多种动物图片,学习、讨论各种动物。

2、准备音乐旋律伴奏材料,为幼儿创造、表演提供平台。

活动反思:

《谁在叫》是一首2/4拍,七声宫调式的儿童歌曲,该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本活动使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学唱了歌曲《谁在叫》,尝试并使用了“领唱”“合唱”的唱法,用旋律线的背景图方式,浅显地培养幼儿对高音区和低音区唱法的简单感受,幼儿积极性较好,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不足之处,对第二部分的展示较少,幼儿在唱的时候,对歌词、旋律掌握不太明朗;对幼儿启发创编的力度还不够,同时应作好系统归纳的准备(如提前准备可能出现的青蛙、小鸟、老虎等,小狗、牛、羊等动物图片,用白极预留空间,及时展示幼儿的创造成果;也可给幼儿提供。自制图片、图谱的空间,让幼儿把想唱的画出来)让幼儿更多体会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总体来讲,幼儿在短短一节课时间内学会了这首42小节的歌曲,并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我觉得幼儿的能力不错,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第2篇: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

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行为习惯、声音等,都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内容。有关动物的主题永远是孩子们探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动物不仅生动可爱,也很美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挖掘。在参与了《动物世界》之《大熊猫》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明显更爱模仿小动物了,她们妙趣横生的样子,让我灵机一动:何不生成一节音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动物们身上感染更多的艺术气息呢?

音乐主题活动《谁在叫》由此而创设。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体验愉悦欢快的情绪,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态关系。

3、发展幼儿创编歌词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学会并表演歌曲《大熊猫》

②从生活中、影视图片中收集,了解多种动物资料。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大熊猫》音乐磁带;《谁在叫》音乐磁带。

②多种动物头像图片、及对应的嘴形图片

(如小猫、小鸡、小鸭、小猪、老鼠、小鱼、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简单背景图,表现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图片的起伏:高区对应歌曲高音、低压对应歌曲低音)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1~24小节)

1、听《大熊猫》音乐,表演入场;

2、导入新课题: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

依次挂示“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头像图片。

3、引导幼儿依次表现以上几种动物的叫声,并从图片筐中找出相对应的动物嘴形贴在预留背景图中。

4、教师模仿动物叫声、范唱,幼儿学唱。

从图谱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对照动物头像唱出小动物名字:对照嘴型唱出动物叫声。

5、对应图谱观察讨论: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节)

6、分析讨论: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态关系,导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

7、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视幼儿能力由教师先领唱、幼儿合唱,逐步到幼儿领唱、合唱。

第三部分:创编歌曲

8、请幼儿充分发挥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动物园里、影视图片中分别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②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③尽可能将图片筐中准备的图片出示出来

(如青蛙、小鸟、小狗等)

9、利用创编的歌词,结合已有旋律,创编歌曲。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制作、收集多种动物图片,学习、讨论各种动物。

2、准备音乐旋律伴奏材料,为幼儿创造、表演提供平台。

活动反思:

《谁在叫》是一首2/4拍,七声宫调式的儿童歌曲,该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本活动使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学唱了歌曲《谁在叫》,尝试并使用了“领唱”“合唱”的唱法,用旋律线的背景图方式,浅显地培养幼儿对高音区和低音区唱法的简单感受,幼儿积极性较好,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不足之处,对第二部分的展示较少,幼儿在唱的时候,对歌词、旋律掌握不太明朗;对幼儿启发创编的力度还不够,同时应作好系统归纳的准备(如提前准备可能出现的青蛙、小鸟、老虎等,小狗、牛、羊等动物图片,用白极预留空间,及时展示幼儿的创造成果;也可给幼儿提供。自制图片、图谱的空间,让幼儿把想唱的画出来)让幼儿更多体会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总体来讲,幼儿在短短一节课时间内学会了这首42小节的歌曲,并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我觉得幼儿的能力不错,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第3篇:小班歌唱谁在叫教案(热门14篇)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教案可以通过合作教研和反思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处提供的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案的结构和设计要点。

小班歌唱谁在叫教案篇一

1、理解歌词的趣味性,初步学唱。

2、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初步尝试根据歌词大胆模仿蟹老板做“披萨”的动作。

3、喜欢跟老师一起参与律动活动,并能将自己制作的“披萨”与他人分享。

1、音乐(笔记本电脑、音箱)。

2、黑板、磁铁、乐器。

一、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1、出示图片。

师:这是谁呀?(蟹老板)。

2、讲述故事。

二、歌曲欣赏,创编动作。

1.欣赏全曲,学习歌词。

(1)清唱歌曲,记忆歌词。

(2)提问:歌里面都讲了什么事情呀?

2、回顾歌词,创编动作。

师:蟹老板有两个大钳子,钳子是怎么动的呀(创编动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班歌唱谁在叫教案(汇总18篇)

编写一个好的教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编搜集了一些经典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班歌唱谁在叫教案篇一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尝试创编歌词,对食物中漂亮的颜色感兴趣。

钢琴、伴奏教师,图谱,水果图片。

一、熟悉歌词旋律。

1、师:宝贝们在生活中一定吃过很多的水果,和我们大家说说看你都吃过哪些水果、蔬菜啊?(幼儿回答)。

二、出示图谱幼儿学记歌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出示图谱)。

2、宝贝们这就是我们的草莓宝宝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啊?(红色的)那小朋友想不想大口的把它吃下去啊?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来唱一遍吧。

3、出示第二张图谱引导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幼儿园小班歌唱教案设计:谁在叫

幼儿园小班歌唱教案设计:谁在叫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1~24小节)

1、听《大熊猫》音乐,表演入场;

2、导入新课题: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

依次挂示“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头像图片。

3、引导幼儿依次表现以上几种动物的叫声,并从图片筐中找出相对应的动物嘴形贴在预留背景图中。

4、教师模仿动物叫声、范唱,幼儿学唱。

从图谱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对照动物头像唱出小动物名字:对照嘴型唱出动物叫声。

5、对应图谱观察讨论: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节)

6、分析讨论: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态关系,导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

7、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视幼儿能力由教师先领唱、幼儿合唱,逐步到幼儿领唱、合唱。

第三部分:创编歌曲

8、请幼儿充分发挥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动物园里、影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班唱歌教案谁在叫

小班唱歌教案谁在叫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唱歌教案谁在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意图: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行为习惯、声音等,都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内容。有关动物的主题永远是孩子们探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动物不仅生动可爱,也很美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挖掘。在参与了《动物世界》之《大熊猫》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明显更爱模仿小动物了,她们妙趣横生的样子,让我灵机一动:何不生成一节音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动物们身上感染更多的艺术气息呢?

音乐主题活动《谁在叫》由此而创设。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体验愉悦欢快的情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谁在叫》教案

《谁在叫》课程教案设计

课程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使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

课程设计:

1、老师播放音乐视频,教会学生演唱这首儿歌

2、老师用音效展示的方法使学生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3、教师再带领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增强学生对声音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课时准备:一周两次课,一次课一课时,总共2课时

上课需要材料:奥尔夫教具、木鱼、铃鼓、沙锤、钢琴

教室上课让每位学生都大声的叫一下,体会出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叫得响的就是声音强和声音高,叫的小就是声音弱和声音音调低。

教师可以弹奏1,2,3,4,5,6,7,1(音乐音阶)比较出音调高低,使学生明白音调高低的原理,带学生一起边弹琴边唱出音符音高。

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儿歌,让学生欣赏 《鱼儿水中游》、《两只老虎》、《小白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谁在叫教案

谁在叫教案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旅行,去哪里呢?要先保密。让我们在旅

行的路上高兴的唱起歌吧。(两只小象、下蛋咯)

2、同学们唱的非常认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首歌曲的共同特点啊?

(都是小动物)对了,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孙老师就带大家去小动物生活的地方,一个快乐的农场去看一看,你们想想农场里会有哪些小动物呢?(……)下面我们来听听是谁先来迎接我们.b5E2RGbCAP3、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歌曲中有小动物在叫呢!那么是谁在叫呢?(贴

字)

4、我要拿出正确答案了,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四种小动物(贴图)

5、打开书.接下来我们听歌曲找出你会唱的那一句并来模仿它!(听前半部

分)(提问)

6、下面老师想和同学来配合一下.老师来唱歌词, 同学们来唱叫声.好吗?

7、同学们唱的不错, 有的同学还配上了动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歌唱教案谁在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