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凄凄惨惨戚戚》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4 08:03: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伤感散文《凄凄惨惨戚戚》

伤感散文《凄凄惨惨戚戚》

这是高考后的第八天。我依旧住在姨家,依旧是每天早上七八点钟才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玩手机。

每天看动漫或是电影亦或是小说,总沉浸在那虚无的世界里,看着那些无关风月的故事。为那些与自己无关的别人的故事欢笑或是悲伤。

我不想去管成绩。尽管刚考了下来总有人不停地询问我考后的感觉,以及我选专业的意向。但我总是用模棱两可的回答搪塞了过去,我不知道怎么估分,我的心也是悬着的,但我不想去触碰那已过去的事,因为那已成定局。

所以,我依旧每天过得悠闲。有时候家里人会催我快些回去,可我磨磨蹭蹭直到现在。我不想回去,因为一回去,我便会接受邻居们、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轰炸。那我可受不了。况且,在姨这儿也挺好的。虽然城市的空气没有乡村的好,但我可以每天自由自在地玩手机,因为姨不会管我。而且,我每天早早地吃了晚饭,然后便穿着拖鞋到街上去散会儿步(我知道,或许那样的'我看起来很邋遢,但那感觉不赖),免费听别人唱歌、免费看别人跳舞、免费听别人侃大山,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很惬意的生活。没有了繁重的学业,没有过多的顾虑。而我也不再一直期望着能去打暑假工了(因为我妈她们根本不同意),于是,只静静地享受暑假生活。多么美好。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啊,可好日子并不长久。

今天晚上我依旧很闲适地在街上逛,哪知我哥的一通电话便把我拉回了现实。他问了我关于分数的事,也问了我关于以后选专业的事,可是我却一问三不知。他有点恼火,他对我说:“你只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如果达到了本科线,当然可以选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和专业。但是,现在的本科文凭一抓一大堆,如果不选好专业,以后当然不好找工作。第二,如果分数不够高,那就只有读专科。以后出来就业的时候当然要从基层做起。那时候可不能有太多的埋怨。第三,实在不行,就只有出来打工了”。我听了有点伤感,我有点生气,因为他搅乱了我平静的生活。可当我计算着拿分数的日子时,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对大学、对选专业还一无所知。我发现,原来我的一切做法都是在逃避。或许是我太没有自信,总觉得这次考得不怎么样,所以我不愿意再去涉足关于高考的任何事。我想,先过好这些天吧。

但当哥哥把某些学校的简介链接发给我时,当我点进网站了解了时,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因为他推荐的专业不是我喜欢的,然而我喜欢的,似乎分数够不到。处在这样的两难境地,我觉得我快崩溃了。

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总觉得现在还没拿到分数,就不需要去管那么多。因为那些做法都太盲目。但反过来又觉得,如果现在不了解好,当拿到分数时,整个人会变得手足无措。为避免那样的悲剧发生,所以就得赶快寻找答案。

多想来三杯两盏淡酒,管他什么凄凄惨惨戚戚。我只想遨游自己的世界。

但是,醒后的我,依旧不知如何是好。何去何从。可悲!

第2篇:凄凄惨惨戚戚

凄凄惨惨戚戚

【学习总目标】

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声声慢》中的沉重复杂的“愁”情及其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老师用)

【学习目标】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提高审美情趣。

3.初步感悟作品所达到的重现凄凉情境和凄愁情感的抒情效果。

【自主学习】

一、巩固旧课

1.背默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此词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乐”。

二、进入新课

1.诵读《声声慢》。

2.这首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句话直接传达出了这种感情?并指出词眼所在。

答:这首词写了李清照南渡后的悼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愁苦感情。“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传达了这种感情。“愁”是该词的词眼。

三、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1.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2.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3.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含蓄深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如《菩萨蛮》、《武陵春》、《声声慢》等。《声声慢》是李清照震动词坛的名作,作者也因此被誉为婉约派正宗词人。

4.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háng本色”,“词家二李”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南宋时期的'李清照。清代王士嫘léi将号易安居士李清照)与

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

四、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1)凄凄惨惨戚戚戚戚:忧愁悲哀的样子。

(2)乍暖还寒时候乍:读zhà,初,刚。这里指写深秋忽冷忽暖的多变气候。

(3)最难将息将息:调养,静息。

(4)有谁堪摘堪:能够。意思是没有人能有摘花的兴致。

(5)怎生得黑得:捱得到。怎样挨得到天黑呢。

(6)梧桐更兼细雨更兼:更加上,更夹杂着。意为细雨打在梧桐上。

(7)怎一个愁字了得了:概括。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

五、朗诵课文,初步感受

①听录音朗读。词中平声音字较多,平声音的延长性使感情深沉苍凉。故朗读时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以传达深沉的愁苦情感。

②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和齐读,要求读出愁苦感。

【合作探究】

《声声慢》创设凄凉意境,传达愁苦感情出奇美妙,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最突出的手法有两点,请把它概括出来,并举出具体例句。答:1.借叠字的运用,直接渲染凄凉心境。(直接抒情)

2.借情境意象的铺叙,间接表现悲苦心情。(间接抒情)具体例句是:

直接抒情的:“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的:①借铺叙情境抒情的:“寻寻觅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②借意象描述抒情的:上阕有淡酒、急风、过雁,下阕有黄花、梧桐、细雨。

【目标检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次第:光景、状况。)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对付、抵御。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损:指菊花在风雨中凋零满地,显得非常衰败。一说指诗人面容愁苦黄瘦。损,词尾,无实义,相当于“煞”。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怎么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时候。

2.将诗歌散文化是理解诗词的最便捷的方法和途径,请将《声声慢》改译成散文。

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只剩下冷冷清清,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深秋骤热又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静息。喝几杯清淡的薄酒,怎能抵挡晚上大而急的寒风。正在伤心之时,传书的大雁飞过去了,却原来是以前旧相识的。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没有人能有摘花的兴致。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样捱(ái)到天黑啊!细雨打在梧桐上,一直下到黄昏时分,绵绵细雨还是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这种光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呢!

3.背默《声声慢》。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导学案

第二课时(老师用)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巧妙运用叠字、铺叙和借助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对作品进行鉴赏,领悟词作形象、声韵的凄美魅力。

3.把握《声声慢》中的沉重复杂的离乱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自主研习】

一、在这首词里,有一句话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找出来。这一句话在

形式上有何特点?在全词中起怎样的作用?又是怎样抒发感情的?答:这个千古绝调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形式上特点是:巧妙运用叠字(14个字,7组叠字)

在全词中起的作用是: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使全词富有音乐美,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增强了感情。

第3篇:凄凄惨惨戚戚的诗句集锦

凄凄惨惨戚戚的诗句集锦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凄凄惨惨戚戚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凄凄惨惨戚戚的诗句1

1)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2)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3)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杂诗三首》

4)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5)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6) 离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7)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散文:戚戚离家时

散文:戚戚离家时

年味渐渐淡去,又该启程远行了,还没来得及开口说声离别,娘的泪已湿透了这一条长长的离家路。

飘雨的早晨,丝丝缠绕着纠结的心房,纵是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愿,为了生计,也只能收拾好行囊,拜别爹娘,又去他乡。站在门槛间,一只脚留在家里,一只脚跨出门外,一只脚踩在家的温馨上,一只脚要去丈量远方的山高水长,留与走,只是一步之间,却如此艰难,远方太远了,爹娘太老了。

娘小声的哭泣,汽笛长长的催促,心已然碎了。这些年不停地走哦,爹娘不停地老哦,无情的岁月染白了曾经满头青丝的娘亲,佝偻了慈父曾经强壮的身躯,而当初青梅般的我也已人到中年。望着白发双亲,无语泪千行。若如可以,真想就此停住漂泊的脚步,守候爹娘最后的时光,若如可以,哪怕天遥地远,也将父母带在身边一路同行,至少可以少了一份担忧,至少可以少了一份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相遇灞桥不再凄凄惨惨散文欣赏

相遇灞桥不再凄凄惨惨散文欣赏

灞水,灞桥, 灞柳,曾经在我的心里萦绕多回,终究有了机会亲近。

迎风慢履至灞桥,那碧柳早已经穿上金缕衣,流淌出高贵的气质,宛如杨贵妃亲临。唐盛时期,丰腴风行。而今,这灞柳却依旧婀娜多姿,不畏寒风习习,却妖娆多姿。 不知道这玄宗是否赏心悦目,不去苛求自己卑躬屈漆,只为醉舞灞桥。

在灞堤上踱步,眼睛忽转至水面。湖心碧波荡漾,风韵不减,一处芦苇泛黄,却不紊乱,颔首于风里,谦恭满怀。 几叶扁舟早早的停靠在彼岸,把这来春的蓄势藏匿。最为惹眼的是远处一个白色的岛上,一片白枝好似“玉树琼花满目春”,划破寂寥,削减了几重凄伤,把那撕心裂肺、扯袖悲哭淡去。

马上的眼前一亮,我心中抹去了那灞桥离别之苦,折柳凄凄的悲怆残忍。和我同行的如烟友如何也脱离不了既定的离殇格局,渴望却有些不应景。反而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伤感散文《凄凄惨惨戚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伤感散文《凄凄惨惨戚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