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教学设计内容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3 08:08: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练习》教学设计内容

《练习》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顺序填写小写字母。

2.区别三组由形近偏旁组成的字,并正确组词。

3.给句子加标点,根据标点读出句子的语气。

4.练习写好带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5.熟记4个成语。

6.朗读、背诵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

7.看图说几句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渎题目。

(2)学生说说题目中的两点要求:背诵字母表,然后按字母表的顺序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2.指导。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指导朗读。

(2)集体背诵《字母表》。

(3)分组比赛背诵。

(4)“开火车”接背《字母表》。

3.练习。

(1)出示小写字母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2)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4.反馈。

(1)检查填写情况。

(2)出示“b”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3)出示“”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4)集体读填写的小写字母。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祖一被。

①指名读。

②按左右结构的顺序说说“祖”和“被”的左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守”和“丰”这两个偏旁的差别。(只有一点之差)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祖”和“被”的意思。

(2)出示卡片:房一层。

①指名读。

②按半包围结构说说“房”和“层”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户”和“尸”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房”和“层”的意思。

(3)出示卡片:写一家。

①指名读。

②按上下结构说说“写”和“家”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辨“一”和“山”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练习组词,弄清“写”和“家”的意思。

3.练习。

(1)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指导学生在方格里照样子抄写。

4.反馈。

(1)检查学生抄写情况。

(2)出示卡片,指名再读一读这一组词,巩固字形字义。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题目要求,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标点符号歌》,朗读复习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指导学习第一句:“西湖风景真美呀”。

①让学生认读,读好“呀”的语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感叹号)

③教师范读。

④学生练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3)指导学习第二句:“这是不是菠萝”。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认读,读好“是不是”的语气。

③根据疑问语气和句子的意思练习加标点。(句后加问号)

④学生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4)指导学习第三句:“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①学生认读。

②教师引读:万里长城是——

③根据句意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句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陈述语气。

(5)指导学习第四句:“妈妈这个星期天你一定要教我包饺子”。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弄懂句意。

③练习给祈使句加标点。(中间加逗号,句末可用句号,也可用感叹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恳求的语气。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暖、冻”这两个字。

(2)说说这两个字的部首。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4)指导书写日字旁的宇:“暖”。

①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日字旁”写得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宽一些。写左窄右宽的字注意左半部稍向上提,勿使下坠,力求间架合理。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暖”。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④教师示范仿影、临写生字。

⑤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仿影、临写生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两点水旁的“冻”。指导写“冻”时注意“?”稍向上提写得窄一些。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凝神练字。辅导时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教师相机展示优秀写字作业 ,表扬书写姿势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这是我国传统用做表示次序的符号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十二地支在古代表示时辰,并以十二属相搭配。

(5)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巳、子”都是平舌音,“辰、申”都是翘舌音、前鼻音)

(2)指名朗读。

(3)“开火车”接读。

(4)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札记: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

1.教师仔细观察,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一、揭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谁还记得?谁能来说一说?

2.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说话“要注意姿势”时出示话题:说话要注意姿势。

3.引导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师和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说话)

2.你觉得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不正确)

3.她说话时的姿势怎么不正确?为什么?

4.指导学生看二、三幅图,要求同座边看边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你觉得他们的姿势正确吗?

(3)为什么说他们的姿势不正确?

5.按二、三幅图的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6.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小结。

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弄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对?

2.根据图的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教师在学生表演时,要根据表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

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

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

3.选择一些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让学生说说: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演?

五、教师小结

要点: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

第2篇:《练习4》教学设计的内容

《练习4》教学设计的内容

《练习4》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练习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4、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7、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介绍。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2、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三、教学时间 35×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1—4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用钢笔描红

(1)指读题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行书特点,并练写。

(3)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教师行间巡视,提示握笔的姿势及坐姿。

(10分钟)2、画出错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小黑板出示题(1)、题(2),指名学生读题,其余同学边听边寻找句子中用错的字。

(2)师提出独立做题的要求:查阅字典,寻找规律。

(3)学生独立做题,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4)讨论交流,确定正确答案,并说出理由。

(5)学生自己修改答案,互查练习情况。

(8分钟)3、正确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名学生读所列词语,再集体读两遍。

(3)举例分析,掌握规律。

(4)让学生用“——”画出表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词,想一想:它们分别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为什么?

(5)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6)让学生大声朗读搭配正确的词组。

(7分钟)4、找反义词。

(1)生读题,并指名说一说本题的要求。

(2)讨论每小题中加点的词各有哪些反义词。

(3)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书上填写。

(4)指名学生汇报作业完成的情况。

(5)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6)反复读读填写的句子,最好当堂背下来。

(5分钟)5、检测

练习册1—3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5—8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熟记12条成语。

(1)指名读题,弄清本题要求。

(2)生自由读12条成语。

(3)指名读、齐读。

(4)请生说说这12条成语可以分成几类。

(5)师生共同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6)学生大声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师随机抽读、抽背。

(7)指名读,集体练读,集体背。

(5分钟)2、读背《如梦令》

(1)指名读练习要求,了解题意。

(2)让生自己读读《如梦令》,把句子读通顺。

(3)启发讨论“如梦令”是什么。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4)教师范读

(5)学生自由轻声试读,边读边想词的大意。

(6)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词的大致内容。师结合重点词语作适当点拨。

(7)师讲解后再次范读。

(8)生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生练习背诵。

(9)师检查背诵情况。

(15分钟)3、搜集家乡变化的导游词,当众介绍。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师进一步明确要求:①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

②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介绍。

(2)①讲清介绍的范围:家乡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矿产资源。

②围绕以上的几个方面,组织讨论。

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多的内容,你打算先哪方面?通过什么渠道搜集资料?

④讲清导游词的要点:资料要翔实,条理要清楚。

(3)练习:①写导游词

②分小组交流。

③班级交流。

(4)反馈:①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议。

②小结。

(6分钟)4、学写毛笔字

(1)看题图,师简要讲解。

(2)师范写,讲清要领。

(3)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评议。

(4分钟)5、练习

练习毛笔字

《练习4》教学设计

《练习4》教学设计《练习4》教学设计

第3篇:练习教学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给4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能正确用字,减少别字。

3、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非……不可”的双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6、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教学重点: 改写句子,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教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整体感知。

二、指导第一题。

1、读准每个字的两种读音。

2、口头组词交流。

3、比较归纳,掌握规律。

di:箭靶的中心she: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断了

的折

di:真实、实在zhe:一般常用于东西弄断或弯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juan: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或圆筒形的东西

散卷

san:没有约束或零碎不集中juan:常指卷子

4、书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练习》教学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以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四题

补写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东西。

二、第五题

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这句子中意思。

问:这样是指怎么样的一种做法?

在实际操作中,要先让学生说说、议议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三、第六题

(1)常用标点的形状特点,以利辨认和正确书写。

(2)标点各自的作用以及在语句中的地位,以便正确使用。

(3)掌握标点的方法。

四、第七题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练习6》教学设计

《练习6》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2 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3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5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2)同座位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3)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的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2第二部分。/ 4(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2)所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3)反馈:师生共同修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3第三部分。(1)默读句子。

(2)指明读:师生共同纠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3)自由朗读。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课教学设计1

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

(2) 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 第40页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练习4教学设计

《练习

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2.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4.口语交际——练习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一、二题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查词典、能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教学准备:师生均准备好词典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指名读题目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⑴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问题。

⑵全班讨论交流:

①什么情况下查字典?

②怎样查字典?(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

③词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

⑶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老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练习5 教学设计

练习五

语文与生活(如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意思具体表达出来,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把句子、段写通顺、写具体,而且写得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五(8)班的同学非常优秀。

师:哪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描述使我更加透彻的了解五(8)班的优秀吗?(生自由回答)

师:其实呀,同学们刚刚所做的事情,就是 把“五(8)班的同学非常优秀。”这句话说得更具体了。

二、新课

师:那么,怎样把一个句子写具体呢?我想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

1、出示——课件广阔无边的大海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说说大海有什么特点?(1)小芳在习作中写到:大海很大很大。

爸爸指着这句话,说:“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真实的感受到大海的大呢?”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练习》教学设计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练习》教学设计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