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七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3 08:03: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鲁迅自传七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鲁迅自传七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鲁迅自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传特点,理清顺序。

2、品味俭省、平实的语言。

3、培养、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解读鲁迅精神。

2.品味俭省的语言,感受含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穷尽一生之力呵护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教给他在风沙扑面的世界上作为人的生存本领;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他短暂的55年人生历程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他的爱纵贯了长幼,跨越了尊卑……….他是伟人,也是凡人。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在桌面上打开课件“鲁迅自传”)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鲁迅”。)

哪位同学想把你的评价展示给大家?

(“转播”学生评价,演示给大家,并作简要评价)还有不同评价吗?(再“转播”,再简评)下面请大家阅读上“名人眼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鲁迅”怎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追寻他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 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大家已作了预习,你认为应确定怎样的学习重点、难点?

我结合课文确定了这样两个重点,请齐读。如果你还有补充请添补在下面“空格”内。

三、自主、合作、探究

(一) 整体感知课文。点击“自主、合作、探究”。

首先请自主朗读课文,并思考:

1、本文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

2、概括各段大意。

小结: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转折为线索。

2、少年变故、青年求学、回国工作、著述情况。

(二) 重点、难点突破

我们已粗略了解了鲁迅的主要经历,请同学们按“shift键”进入“合作探究”,依据问题,再读课文,归纳梳理先生的人生足迹,窥探、感受先生的精神世界。

了解自传特点,追寻伟人足迹

阅读课文,两人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

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 的.主要活动,并在文中划出 有关时间和事件的关键词句。

品味含蓄语言,触摸伟人心灵

1、联系你学过的课文,你能为鲁迅的童年补上“空白”?揣摩词语和标点,体会先生的感情,补上语言背后的“空白”。

2、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3、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

4、鲁迅回国后,为什么屡屡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

5、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的最后一节写的是作者的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下面我们来共同关注大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1、 在“表格”内“单击”出现先生主要经历,请对照。(有无疑问?随机点拨)

2、 谁来读读第一段?你是怎样完成前2个问题的?为什么?

3、谁回答第3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

1.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篇名人自传。这篇自传以时间为顺序,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不能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对关键的事件要交代清事情的原委,让读者看的明白,理解的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先生热爱国家、人民、求学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鲁迅先生虽然并不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但他的精神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激励我们为国家、人民而努力读书,不畏邪恶,正直自强。

2.扩展:为了让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学习先生身上高尚的思想、伟大的品格,请同学们将你课下搜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语萃、事迹讲给同学们听,要求同学们试着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全体同学准备好摘记本,将你认为同学们交流中有价值的材料记录下来。

第2篇:鲁迅自传教学教案

鲁迅自传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2.积累“筹办、维新、污蔑”等词语,学习鲁迅严谨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能恰当运用辐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重大转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重点

1.学习以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2.学习鲁迅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

难点

学习名人传记的写法,写“凡人”小传。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在小学我们学习过不少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今天我们先以讲故事的方式,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小学学过或课外阅读的有关鲁迅的故事组织起来,通过讲述故事说出自己? 对鲁迅的认识,为新课的教学设置情境)

2.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经历是复杂的,他于1930年5月写了一篇简短的自传,介绍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 《鲁迅自传》。

1.学生回忆学过的《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踢鬼的 故事》等,讲给同学们听,尽可 能说出对鲁迅的看法。 (对讲述自己课外阅读故事的同学予以表扬)

2.学生初步感知鲁迅自传的内容

二、整体阅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感知内容。? ‘

2.检查阅读效果: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和理解情况。(学力、变故、筹办、维新、污蔑)

3.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主要经历

4.解读课文,从设计鲁迅先生简历人手;详细了解鲁迅的经历。(提示:小学毕业时,我们都填写过自。己的简历表,仿照那种形式,我们给鲁迅先生设计一份“简历表”,把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填写清楚)

5.再识鲁迅。引导学生作初浅分析。(提示:鲁迅先生的生活、求学、工作经历与众不同,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仔细阅读课文,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

1.自由快速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2.根据老师出示的卡片内容,还原语境,理解词义。

3.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积极发言,把握鲁迅的主要经历。

第一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第二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工作经历;第四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创作和著述的情况。

4.分析课文。

(换个角度,让学生把自传与个人简历结合起来,达到复杂内容简单化的教学目的,练习提取有利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5.积极发现问题,互相交流,共同探究。

如:“我”为何不肯做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一幕友或商人?“.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几个别的人指谁等等?

三、本课小节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的生活、求学、工作、著述等主要生平事迹,真切地看到了一个革命先驱者奋斗的艰难历程,并且梳理了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录个人主要经历的写法,这是自传体的一般写作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

四、板书设计参考

鲁迅自传姓名:周树人;? 笔名:鲁迅? 主要经历:

1881年,生于周家1902年,日本留学,仙台学医1906年,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师范任教1927年4月辞职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主要作品:《呐喊》、《朝花夕拾》、《彷徨》、《阿Q自传》

第二课时

一、补充阅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读《三味书屋》:这是一篇介绍鲁迅早年家庭变故的文章,作为文章的补充材料,使学生了解家庭变故对少年鲁迅的影响,及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良好习惯。

讨论:鲁迅的家庭变故对他产生影响了怎样的影响?

2.指导阅读《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录,记叙了鲁迅留学日本期间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详细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讨论: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阅读讨论。补充阅读的文章中了解当时的家庭及社会背景,同学合作探讨:两次重大变故对鲁迅的重大影响以及对鲁迅人生的作用。

2.小组间交流:

鲁迅弃医从文是由观看影片引起的,他看到中国人的麻木不仁,看到中国人的愚昧落后,在他认为中国需要的是能医治人民思想和精神的文人,他改变了日本求学的初衷,决定弃医从文。这也是他成为革命先驱者? 的思想基础。

二、 探究语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探究,比较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你发现了《鲁迅自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②与附文《老舍自传》作个对比,你更喜欢哪种语言风格? (指导学生深化认识此特点在文章中的体现)

1.学生深入领会自传性记叙文的语言特点,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鲁迅:属流畅的白话文,语言庄重,多用错落不齐的散文句。

②老舍:文学味较浓,语言诙谐,多用整齐的骈偶句。

三、指导写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结自传的.一般写法。提示:《鲁迅自传》是一篇自传体作品的代表,通过这篇自传,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总结自传的写作特点。

2.写作小练笔:以时间为顺序,记录自己所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自己动手写写《自传》。

3.请学生朗读交流所写自传。

1.结合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总结。

①以时间为顺序。

②记录各阶段的主要事件。

③文字表达简明扼要。

2.练习写以时间为序的自我介绍片断。

3.朗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四、拓展阅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美文共品。指导阅读《老舍小传》、《少年“尝尽”愁滋味》。和老师一起欣赏《老舍小传》和《少年“尝尽”愁滋味》,并在课下自己寻找好的传记文学作品课外阅读。

五、本课小结

《鲁迅自传》主要记录了从1881年到1930年鲁迅先生大半生的主要经历。旧教材6册书中所选的作家作品,鲁迅是最多的一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论雷峰塔的倒掉》、《藤野先生》、《孔乙己》等优秀篇目曾给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用了两课时学习了《鲁迅自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鲁迅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看到了鲁迅的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他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学习研究鲁迅先生的宝贵资料。

本课总结

本文教学容量很大,教材提纲挈领地简单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教学应适当运用辐射资料补充一些细节,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透彻。因先生的学习、工作范围极大,教师一定要与学生一起整理出一条线索,便于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自传写作特点的研究上。熟悉鲁迅生平的任务,可以在研究写作特点时顺代完成,不必另外花费时间。

第3篇:鲁迅自传教案

《鲁迅自传》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学习重点】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学习难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一、导入新课(5分钟14:25)

近代杰出诗人臧克家曾经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做《有的人》,这首诗是为了纪念一个伟人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下面我们一起来深情朗诵这首《有的人》。你们知道这首诗是纪念谁的吗?(鲁迅)请从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作为理由。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鲁迅先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那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鲁迅自传》来深入的了解一下鲁迅先生吧。

二、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10分钟14:35)

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1——5小题的答案。(完成板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鲁迅自传 教案

鲁迅自传 教学目的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

2、了解“小传”的文体特征,学写“小传”。教学要点

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2.解读鲁迅精神。

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

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

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

2、设疑激起,自读求解,讨论总结。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鲁迅自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鲁迅生平及其思想变化过程

2、了解小传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品味语言的能力

2、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感受鲁迅的人格和精神

2、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探究鲁迅的思想变化原因

2、感受并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2、设疑点拨法 学 法

1、合作探究法

2、朗读感受法 教 具 多媒体 教 程

一、导语

公元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陨落了。这颗巨星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噩耗传来,国人痛惜。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内,宋庆龄亲自主持葬礼。鲁迅的棺木上,覆盖着一面白旗,旗上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鲁迅------民-族-魂”,这是中国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试问:鲁迅何以如此赢得国人的尊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鲁迅自传教案

鲁迅自传教案

导语:鲁迅自传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鲁迅自传教案

教学设想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化巨人,通过本文可以了解鲁迅的一些基本情况。但本文是一篇小结,写得较为简略,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鲁迅的作品来了解更为详细一点的鲁迅的经历,从而复活…-个更为鲜活、具体的告迅的形象。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鲁迅自传》教案 语文版

《鲁迅自传》教案

鲁迅

年级组别 执笔 课型

审核

时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这种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思路。

(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恰当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的重大转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培养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

(二)难点 :从简练的语言风格中体会鲁迅的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三、教学方式: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内容

在家自学部分

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网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鲁迅及其相关作品。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鲁迅自传 教案教学设计

鲁迅自传

教学目的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把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3.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分析鲁迅和老舍两篇自传的异同,欣赏两种不同的写作特色。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入

请大家回忆小学时所学的课文,那里面提到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请每位同学都说说“你(我)所知道的鲁迅”。(过程略)

大家都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鲁迅先生所写的自己的传记《鲁迅自传》,要求大家通过阅读,领会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

三、熟悉课文

l请学生试读课文,随时正音并指导句中停顿。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顺畅,注意抑扬顿挫。

四、指导自学

1。用默读的方式自学课文,边读边概括每一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2.同桌合作,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鲁迅自传七年级语文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自传七年级语文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