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打击乐教案设计
--《虹彩妹妹》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2、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打击乐器:响板、碰铃。
3、能够看老师的手势正确拍出节奏。
4、能随音乐使用打击器演奏曲子《虹彩妹妹》。教学准备:演奏曲《虹彩妹妹》磁带、录音机,响板、碰铃若干,节奏图。教学过程:
一、律动活动:
1、组织幼儿随音乐学小鸟飞进活动室,复习碎步。
2、律动:a、《春天》:指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春天的季节特征。如:小树苗发、芽长高、开花、,春风吹拂柳条摇摆。b、《表情歌》:训练幼儿的面部表情及表现力。
二、欣赏活动:
1、引导“王老师以前请小朋友欣赏了一首曲子叫《虹彩妹妹》是吗?今天,我们在来欣赏一遍好吗?(讲述欣赏曲子的要求)
2、欣赏曲子《虹彩妹妹》。
3、提问:谁能告诉王老师这首曲子的节奏怎麽样?(欢快、铿锵有力)
三、学习打击乐曲《虹彩妹妹》
1、请幼儿说出刚才欣赏的曲子是几拍子?(四分之二拍)。并出示节奏图,请幼儿与老师一同练习节奏。(1)分组练习节奏型(不加音乐)a:甲组幼儿看见娃娃头就拍头,小手的地方就拍手。b:乙组的幼儿看见娃娃头的地方就拍肩,小手的地方也拍手。c:甲乙两组合拍头、肩,拍手。d:取下娃娃头和小手图片,请幼儿看节奏卡练习一遍。
第2篇:中班精品教案设计
中班精品教案设计
中班精品教案设计
目标:
1。通过图画的.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认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准备: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过程:
一、观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
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
小猫气得喵喵叫。
1.让幼儿观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朋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高兴地吃苹果)一只小猫非常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认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第3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规则与安全
活动目标:
1、感受日常生活中一些规则的存在,初步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进一步明确规则与安全的关系。
活动准备: 图片、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规范、规则,共同搜集生活中不守规则造成严重后果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一、排队的规则
导入画面:小咕咚招手“小朋友们好”
看,谁来啦。今天小咕咚要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文明、守规则的好孩子。
画面一:小咕咚来到教室,喝水时幼儿插队
1. 提问:(1)看,它来到了教室,这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哎呀,发生什么事情了?
(3)你觉得他做得对吗?应该怎么做?
(4)为什么要排好队倒水?
2.还有哪些地方我们要遵守排队的规则?请幼儿来说一说。(喝水、上厕所、滑滑梯、做早操排队、下楼梯等等)
3.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也要排队?(
第4篇:中班综合教案设计
中班综合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音。
2、大胆的想象仿编短句“╳╳,╳╳,长!长、!长!╳╳,╳╳,缩!缩!缩!”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学习变换自己的角色称呼。
3、感受故事蕴涵的幽默感,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老鼠米皮皮头饰一个,五彩小棍。
【活动重点】 仿编短句“╳╳,╳╳,长!长!长!╳╳,╳╳,缩!缩!缩!”
【活动难点】 发准长(zhǎng)缩(suō)的字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米皮皮头饰,引出课题。
师:“谁来了?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小老鼠,它有一件神奇的宝贝叫‘敲敲长’它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听完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敲敲长”是一根什么样的'小棍?
“敲敲长”让谁长大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