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带着母亲去上课五年级作文
带着母亲去上课五年级作文
春暖花开的一天,妈妈带我去风景如画的农林大学踏青,四处盛开的桃花、梅花让我流连忘返。
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拿起相机,正准备拍下它,它却一溜烟飞走了。我追上前去,发现它落在马路对面一间教室的窗台上。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看见教室里坐满了学生。我很好奇,大学生是怎么上课的呢?就踮起脚尖往里看。这家教室真大呀,里面至少有一百多名学生。咦,怎么第一排坐着一位银发苍苍的老奶奶呢?
只见她专注地看着讲台上的老师,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从她端正的坐姿,我仍然可以感觉到她的认真。
授课的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老师,正用英语讲解着什么,台下的学生在专心做笔记呢!她到底是谁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小声说:“这不是郑老师吗?”我赶紧问:“妈妈,那位老奶奶是谁啊?”“哦,这是郑老师的母亲啊!”妈妈答道。“可是为什么要带母亲来上课呢?”我追问道。妈妈说:“孩子,你知道吗,郑老师的母亲年近八旬,腿脚不便。工作繁忙的郑老师不忍心让老母亲在家寂寞度日,就用轮椅推着她来上课。”
这时,下课铃响了,郑老师走到母亲身边,细心扶起她,搀着她的胳膊缓缓往外走。几位学生也围过来帮忙,一起把老人扶到走廊上。
我不禁走近他们。年迈的母亲把头微微靠在儿子的肩头,听着他关切的询问,看着教室周围盛开的花儿,脸上露出了和煦的'微笑。
这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郑老师紧紧握着母亲的手,用宠爱的眼神看着母亲,憨厚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幕,一位儿子用赤诚的孝心,温暖了母亲孤寂的晚年,他用行动回报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我眼里,他是那样地高大,闪耀着爱的光芒,他的笑容比春花还更美。
这时,那只蝴蝶也飞过来,轻轻落在郑老师的肩头。它一定也被郑老师感动了吧?
谢谢你,郑老师,你教会了我“百善孝为先”,我要以你为榜样,做一名孝心少年。
我扭头看了看妈妈,我们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2篇:带着母亲去爬山散文
带着母亲去爬山散文
儿子喜欢爬山,国庆长假,他提议去离家不远的莲花山,我欣然应诺,自然心里想到了母亲,因为每次对母亲说出门游玩,母亲总是高兴地说一个字:去!
母亲今年七十有八,身体还算硬朗,但已患“三高”多年,天天靠几粒小药丸来降低“三高”指标。想起七年前母亲的那次大病,或许是母亲前世修来的福分,阎王爷生生地把母亲还给了我们。
重新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母亲,生命力似乎更加坚韧了,性格更加豁达了。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认不得写不出,可母亲骨子里的朴素、坚韧、善良,让我一生敬畏并受用无穷。
一大早起床洗漱完毕,与儿子吃过早餐,径直驱车奔向母亲那里。母亲独居多年,每次我们兄姊三人恳切地要求母亲与我们住在一起,母亲总是找着各种理由搪塞。我知道,善良的母亲不愿打搅我们的生活,不愿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只好作罢。
到达母亲住所,提醒着母亲带上药和证件,母亲兴致满满地答着:“都装好了!”
下了高速,入乡间小路,打开车窗,顿觉凉风习习。天空瓦蓝,白云悠然,视野开阔,沃野百里,恍惚间回到了儿时在家乡田野里肆意奔跑的少年时光……
前方不远处,山连山,峰连峰,蜿蜒叠嶂,苍翠欲滴,想必就是莲花山了。
循着导航,到达了山脚下的停车场。儿子竟睡了一路,叫醒儿子下了车,领着母亲,沿着景区小路寻找着入口。
买上票,进入景区。虽是旅游旺季,这里的游人显然比闻名遐迩的大景区少得多。拿着门票,看着景区的简介与介绍,知道莲花山享有“观音胜景,北方普陀”的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观音道场,齐鲁第一佛教名山,秦始皇东巡曾驻跸于此,汉武帝也巡幸莲花山,求仙访道,建离宫、筑侯城,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传说。
给母亲支上准备好的伸缩拐杖,沿着菩提大道来到了观音院。母亲逢庙必进,逢像必拜,如此的佛教场所必是母亲心中的圣地。
站在母亲身后望着母亲虔诚地跪拜,母亲嘴里念念有词,想必是心中希望菩萨保佑自己的子女幸福美满、平平安安。
跪拜完毕,母亲照例从包中取出些小钱给菩萨奉上香火钱。
继续沿着上山的中路向前走着。儿子喜山,精力十足地跑在前面,我却不敢怠慢,形影不离地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
到了通天河,一架绳索吊桥出现了眼前。望着晃晃悠悠的桥,母亲有些害怕,我鼓励着母亲,接过她手里的拐杖,让她双手扶住扶手。我搀扶着母亲向前蠕动着,安安稳稳地渡过了桥。
山路崎岖,台阶错落有致,每处的台阶经过人工修整,还算规整。我劝母亲休息一会儿,母亲说:“慢些走吧,一歇息就没劲了。”望着路边台阶旁休息的游人,心底里赞叹母亲的精神头!
护着母亲向前走着,忽听身后“噗通”一声,随即小孩的哭声响起,回头一望,一小孩被台阶前的一块凸起的石块绊倒了,母亲赶紧回身弯腰想扶起孩子,我连忙挡住母亲,去帮母亲扶起小孩。
我无暇顾及两边的风景,中途劝说母亲小憩了一会儿,喝了点水,不多一会儿就来到了索道乘坐处。儿子说要爬上去,我知道母亲坐过几次索道,就让母亲自己坐上去,母亲爽快地答应着,从包里掏出一百元钱给我,我故作生气地推搡回去,只听着母亲嘟囔着:“你现在困难……”我转身径直走向窗口,拿出了手机,为母亲买了往返的索道票。
嘱咐好母亲应注意的事项,叮咛母亲出站后在出站口找个地方坐着等我们,我和儿子就沿着山路走去了。
一路上我不住地担心着母亲,每走一段路就掏出手机给母亲打电话,问声状况。我和儿子奋力地爬着山路,近两小时的山路,我俩只用了一小时就到了索道终点处,见到安然无恙的母亲,我急切地问母亲感受,母亲高兴地回道:“没事儿,就是太快了有点晕。”
我们继续向前走着,中午时分到达了云谷寺。饥肠辘辘的,我提议去寺旁唯一的一座饭店就餐,母亲说还不饿,我晓得母亲是担心饭贵舍不得。我执意走进饭店,找了个空座,安排母亲和儿子坐下,随了母亲的意思要了三碗面,偷偷地要了两碟小菜,不敢多要,害怕母亲吃得不顺心。母亲困苦节俭了一辈子,总是劝我不要浪费。
饭毕,小憩了一会儿,继续前行。来到弥勒殿前,望着高耸的台阶,问了问身边返回的游人,穿过大殿山顶就不远了,那里有玻璃栈道。
母亲说不愿爬了,在这里等着我们,让我和儿子上去。我也担心母亲的`体力,享受不了玻璃栈道的惊险,只好嘱咐好母亲在指定的地方等着我们,母亲答应着。
随即我与儿子马不停蹄地拾级而上,穿人群,过栈桥,体验玻璃桥的刺激惊险,接着又一溜烟来到西峰玻璃栈桥的观景台。扶栏远眺,奇峰列阵,叠嶂峰翠,美景尽收眼底。
心中挂念着母亲,不敢逗留许久,原路下山折回。快到弥勒殿时,看到景区的指示牌写着“北天门”。时间尚早,意犹未尽的我蠢蠢欲动,随即与山下的母亲通了电话报了平安,放心地带着儿子沿着指示牌方向爬去。
相比人头攒动的木栈道景点,这里倒是清净了许多。登上山顶,一处突兀高耸的石峰展现在眼前。爬上峰顶,惊奇地发现一所圆形石屋废墟,地基还完整,倒塌的石块散落在周围,并且有燃烧过的痕迹。旁边还有一处不规整的石桌石凳,寻摸一周也没发现任何的指示文字标识。
真想在这里多待会儿,探究这里曾发生过的事情,揭开历史尘封的面纱。“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想起余先生的这句话,人生何尝不需要点“废墟精神”?废墟是顿悟,废墟是昨天,更是今天及明天的开始。
诺大的石峰就只有我和儿子,与山下热闹的景区相比这里似乎荒凉落寞了许多。儿子站在石墙上,我被墙上游人垒的祝福石塔吸引了,随手拾起几块石块垒在上面。远远望去,像极了秦皇汉武帝头戴冕旒帽、身披朝服、拱手祭天的形象,嘴里不住地称赞着儿子的神来之笔。
望着山下绿水环绕,宫殿林立,苍松翠柏,点缀着莲花圣山,心中想着陶潜的达观与惬意,尘世中一切的纠缠与不快,名利与挣扎,瞬间都成了云烟。心中顿觉畅然,随即躺在脚下巨大的石头上,仰望蓝天,发现三朵白云从小到大,一字排开,悠哉地飘着。我忽觉,这白云何尝不是我们三人?母亲的大爱与无私造就了我,而我又影响成就着儿子,脉脉相承,永恒不绝。
我站在山上看风景,山下的母亲在看我;天空装饰了我的梦,母亲才是最美的风景!
想罢,爬起叫上儿子,不顾疲劳,一路小跑,与母亲汇合。
远远地望见母亲,见到母亲,母亲的一句累不累,彻底摧毁了我坚硬的外壳,眼睛湿润,扭头望向别处,不敢迎视母亲那温柔的目光……
稍作停顿,我搀扶着母亲往山下走去。
在即将到达下山索道入口,看到一处分岔口,景区指示牌上写着“南天门”。感觉母亲有些游兴未尽,就领着母亲与儿子向前游览,没成想,与索道越来越远了,问了问上来的游客,此道也能下山。已经给母亲买了双程的索道票,母亲说:“不回去坐索道了,回去上山更累。”
过圣水瓶,登南天门,下十八盘,过快活二里,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我甚感欣慰。
此路人烟稀少,台阶突兀,道路狭窄,有些路段还没有台阶,怪石凸起,我未敢懈怠,一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年近耄耋之龄的母亲竟然毫不费力地走完了全程,倒是儿子嘟囔了一句:“真有点累啊!”我嗔怒地回了他一句:“你还累?你奶奶还没说累呢!”
母亲听罢,开心地笑了……
第3篇:带着母亲去远行随笔
带着母亲去远行随笔
王老席跟儿子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五天。第一天他刚从老家来到省城的时候,儿子王哲只是给他安排了旅馆,却连他来干什么都没有问一句。他提出要去儿子的家里看看,却被儿子拒绝了。王老席很恼火,没有住旅馆,走了。
恼火归恼火,王老席第二天又给王哲打电话。父子俩再次见面,王老席说:“见两次面了,你都没有问问你妈妈的情况……”王哲忙问:“妈妈还好吗?”王老席重重地叹了口气:“你妈妈去年春天去世了。当时给你打了几次电话,你都没有接。”
王哲“啊”了一声,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起了转转。他记得自己当时正在外地出差,猜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加上心疼手机漫游费,所以就没有接。回来后,他打电话给家里要钱,说自己要买房子,父亲说你妈妈有病,哪里有钱,最后只寄来了区区八千块钱。
王哲一气之下,结婚时也没通知二老,只是
第4篇:带着问号去生活五年级作文
带着问号去生活五年级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带着问号去生活五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人说,最好的老师是母亲!也有人说,最好的老师是书籍!可是我认为最好的老师是问号!因为,只有你去提问才会思考,只有你去思考才会探索,只有你去探索才会发现,只有你去发现才会学习、进步。咱们虚的不说,就说点实际的吧!
有一回,爸爸从乌鲁木齐出差回来,给我带来一个礼物:一套枫叶书签。我可高兴了,一张一张地浏览着,那套书签一共有十张,每一张书签都是枫叶的形状。有的是风景图、也有的是标本,其中有一张风景图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画着一片红红的枫树林,这时我
第5篇:五年级作文:带着乌龟去散步
五年级作文:带着乌龟去散步(集锦30篇)由网友 “骗湖子江”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五年级作文:带着乌龟去散步,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五年级作文:带着乌龟去散步
五年级作文:带着乌龟去散步
两只小乌龟用两条后腿努力地站在桶里,小爪子扒在桶边,脖子伸得长长的,瞪着两只小绿豆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外边,我知道它们想出去玩了。
我于是给它们洗了个澡,把它们装在盒子里带下楼。刚到楼下草坪,它们就撒着欢地满地乱跑,可是不一会儿,它们就躲到了花盆地下,后腿蹬地,前爪使劲在土里刨着,好像要给自己打个洞做窝。
我说:“你们待会就回家,还做什么窝啊!赶紧玩去!”就把他们抓到了草地中间。大乌龟气呼呼地跑到道牙子上,“噗咚”一下掉了下来,后背着地,四脚朝天。“不让我做窝,不活了。咦!掉下来也没事嘛!好玩!
第6篇:五年级作文:带着乌龟去散步
五年级作文:带着乌龟去散步
两只小乌龟用两条后腿努力地站在桶里,小爪子扒在桶边,脖子伸得长长的,瞪着两只小绿豆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外边,我知道它们想出去玩了。
我于是给它们洗了个澡,把它们装在盒子里带下楼。刚到楼下草坪,它们就撒着欢地满地乱跑,可是不一会儿,它们就躲到了花盆地下,后腿蹬地,前爪使劲在土里刨着,好像要给自己打个洞做窝。
我说:“你们待会就回家,还做什么窝啊!赶紧玩去!”就把他们抓到了草地中间。大乌龟气呼呼地跑到道牙子上,“噗咚”一下掉了下来,后背着地,四脚朝天。“不让我做窝,不活了。咦!掉下来也没事嘛!好玩!好玩!”于是它把脖子向一边伸得老长的`,后腿一蹬,翻了过来。我把它抓回草坪,它又爬到道牙子上,噗咚一下摔了下来,敢情玩上瘾啦!
我把小乌龟也抓到道牙子上,它赶紧把头和四肢缩进去,一动不
第7篇:带着微笑上课
带着微笑上课
我的教学生涯已踏上第27个年头了。在这些年间,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每天都在不断的发生,有快乐的、有伤感的、有令人振奋的、也有让人无奈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这些故事最大的价值在于影响我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帮助我在教师岗位上成熟、成长起来。
说来也奇怪,记忆最深刻的,却是离现在时间最远的,刚踏上工作岗位第一年发生的事情。20岁那年,我踏上了工作岗位。因为自己看上去也像个大孩子,很担心班级里的学生不服自己,当时我想我必须在气势上镇住他们,所以每次上课,我总是摆出一幅很严肃的面孔,在课堂上,不苟言笑,而且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出和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还免不了的批评几句。开始我还沾沾自喜,因为课堂纪律特别好,学生看到我也很“恭敬”。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了,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
第8篇:带着瘫痪母亲去上学优秀读后感
带着瘫痪母亲去上学优秀读后感
从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叫作《背起爸爸上学》,讲述当时孩子家里穷困,父亲在家孤老无依,儿子带着父亲上学的感人故事。不过当时年纪很小,又是电影,观看之后也已经时隔这么久了,当初的那份感动已经渐渐淡去。
而如今“14岁男孩带着瘫痪母亲去上学”的这则新闻,是发生在浙江开化,是现实发生的一则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实在叫人无比动容与感动啊。
这一则新闻“14岁男孩带着瘫痪母亲去上学”讲述14岁男孩方耀宗悲惨凄凉的家庭状况,父亲早已经去世了,母亲又患病在家。14岁男孩又要上初中又要照顾母亲,学习上非常艰苦,生活中又无比劳苦。14岁的男孩真是无比懂事啊,努力上进,学习上非常用功,深怕遭人看不起。
读了这一则新闻,我相信很多人会感到动容,而我作为一名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初中生,更是觉得有点残酷。
第9篇:带着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带着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带着一本书去旅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带着一本书去旅行作文1
人生就如同一场旅行,永远不知道下一站会停在哪里。虽然你不能决定旅途的方向,但是书籍却会让你感受到旅途的快乐。
书架上摆放着一本《青鸟》,初次翻开这本类似于童话的书,是在小学时,看完后,被书中两个小主人公米蒂尔、蒂蒂尔感染着。在书中,他们为邻居家的小女孩而去寻找幸福的青鸟,在一个又一个奇幻的国度冒险。当时心中只是幼稚的认为要为他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