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500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2 08:08: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500字

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500字

读了《再富也有“穷”孩子》这篇文章,我感到我的父母很爱我,只是和澳洲的父母爱的表达方式不同。

长大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退缩,还不如从小让孩子摔摔打打,在摔打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在澳洲,排队的父母任小孩在地毯上滚、爬,这是最常见不过的事了。年薪15万多的父亲却不肯为女儿买1元多的饮料,父母带上无论年龄大小的孩子去海滩,小一点的孩子自己光着脚丫子在沙滩上玩,大一点的孩子就跟着父母去冲浪,很独立,很勇敢。

我觉得,澳州人这样教育孩子,不但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他们不像日本人,那么刻意,大冬天光着膀子让孩子跑步。而在中国,孩子都是大人的“小宝贝”、“小皇帝”,半点磕碰都不能有,给自己孩子穿得都是最好的,吃得都是最好的`,连书包都帮着整理。等孩子长大了,澳州孩子往往都比中国孩子强。在我的家,外公外婆什么事都让着我,宠着我,我觉得这样不好,如果我长大了,什么事都不会干,任何一家单位都不会要我,这时,我就会惊慌失措,还不如小时候就“惊慌失措”。爸爸妈妈也是如此,我生病的时候,他们恨不得自己生病,来替代我。因为爸爸妈妈这样把我捧在手心,我就会被外国的孩子给打败。

所以,我觉得,中国人不应该这样照顾孩子,即使这孩子来之不易,但是,每个妈妈都有十月怀胎,但是澳州人的看法却不同,他们认为应该从小磨练他们,把他们的翅膀练硬,长大后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第2篇:再富也要穷孩子

再富也要穷孩子

在网上无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看后,觉得在生活中,确实天天面临这个问题。买东西,只看好看,喜欢不喜欢。一样的东西,重复买了几次。就一个孩子,几乎也就要什么买什么了。特别是外小的孩子,经济从来都是不缺的。可是,如果真的有一天,变成了这篇文章中的那个孩子,我们是害了他,还是帮了他?再富,也要穷孩子。前些天,带儿子去逛书局,他吵嚷着要我买一个精致、昂贵但不实用的铅笔盒给他,最后我只买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给他,他的嘴顿时呶了起来。接着,他看中一个设计小巧玲珑,曲线优美,尺面图案喧宾夺主地盖过刻度的精美塑料尺,但我买给他的却是一把木尺。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curve)了。我不作声,打算晚上临睡前才透过故事开导他。

自升为人父之后,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贯彻一个与东方社会价值观反其道而行的育儿理念─「再富,也要穷孩子!」但几年下来,我渐感难于坚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辗转读到南京大学一布告栏上,一封署名为“辛酸的父亲”写给其上大学儿子的“匿名信”之后,才又深感无论如何都得贯彻这个理念。

这封信很有转述的价值,摘录如下: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唯一一个大学生后,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

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挂蚊帐、铺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三封信,加起来比一封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字迹通篇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

大二以后,从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大学毕业时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

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没想到你竟也运用这招,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亲母亲,仅仅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

我一想起这事就痛苦,就失眠!这已成为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阅毕整封信,我想起妻怀孕时一位辛酸的父亲,第一次上超音波做扫描时,我最关心的不是胎儿的性别,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结伴而来─双胞胎甚或四胞胎?

我执教的学校,有二男二女各取名为“欢、乐、新、年”的四胞胎兄妹。我常看到他们的爸爸拎着四份一模一样的便当盒,在篱笆外分四次塞给四名可爱的孩子;而每次看到他们蹦蹦跳跳地回课室享用,便知道他们对便当的“内涵”相当满意。我身为穷教员,如果孩子是结伴而来,我所能给他们准备的便当的内容,恐怕会顾得了量而顾不了质。

我之所以会有这种顾虑,主要是受华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传统观念所影响。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学回国探亲,及时给我来个当头棒喝。

据他说,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们在信奉上帝之余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在过份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将无法自立并且不懂感恩!

他回国的第二天,我陪他冒着风雨出外办点事,他指着一个被包裹得像棉花团的华人小孩说:「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说在澳洲,即使冬天时也很难见到「棉花团」;如果是艳阳高照,母亲们也会别有用心地、故意不撑开婴儿车的遮阳棚。

我们东方家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做法,看来有纠正的必要了。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后,决定等将来孩子入学了,为他准备一些“其貌不扬”的便当,以穷他物质,富他精神。

我手头上有这么一则数据:美国费城纳尔逊中学门口有两尊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雕塑所要表达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鹏程万里马到成功,而是象征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

原来,那只苍鹰,为了加速实现飞遍五大洲七大洋的伟大理想,练就了各种高超优雅的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只飞了四天就活活饿死了。那匹奔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给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换到农夫家;而后又嫌农夫喂的饲料少,又要求与其它马对调,最后到了皮匠家─不必干活,饲料又多,好不惬意。然而没过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剥下来做了皮革!

由此可窥见,一个缺乏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华,日后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都是一个生命有缺憾的人。

动物界有一套超越万物之灵的育儿理念,许多动物在它们的幼儿很羸弱时,会把它的幼崽含在嘴或在翼下,怕它们遇险而夭折;但当它们的孩子长大些,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赶离自己身边,让它们独自去经风雨、练本领,甚至不给孩子留下回头路!只有这么做,孩子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之袭击,才能够绝处逢生。

含在嘴或在翼下和赶离身边,都是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体现,连动物也深懂「惯子如杀子」的道理。

再富也要穷孩子,才能逼孩子学习独立前行,学会感恩惜福。毕竟…孩子的后半生我们不一定能参与……。

盼天下父母共勉之!警惕之!

第3篇:再富也要穷孩子

再富也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大利亚居民为孩子穿衣时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澳大利亚,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很少见哪一位家长会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上一套绒衣而已。

许多澳大利亚居民用“粗”来打磨顺境中的孩子。澳大利亚的污染小,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裂”。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其实,那车上并没有遮阳蓬,这些母亲是以此来“打磨”幼小孩子的。对此,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良苦用心。

曾由外来者在澳大利亚悉尼一家医院目睹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医院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再富也要穷孩子

K12评论:再富也要“穷”孩子

2002-07-01叶玮华晏扬

南京某重点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因大便时没带手纸,于是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没手纸”,一边当着好几个同学的面,从自己的皮夹内接连抽出4张100面额的人民币,擦完屁股后往地上一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厕所。(参见人民网6月3日)

按时下中学生的口头禅,这位男生的做法真够“酷”,也够“派”。估计拿百元大钞擦屁股不会很舒服,即使拿10元小钞请同学递些手纸过来,相信也会有不少同学乐意效劳(我当然不是鼓励这样做)。这位男生不惜将4张百元大钞作手纸之用,要的就是一份潇洒,玩的就是一次心跳,就是为了摆摆谱、显显阔。我不知道这位学生的家长会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行为,不知道那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孩子及其父母看到这则报道会作何感想。这则报道还说,当时在场的有好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

《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片发人深省的文章,名叫《再富也要“穷”孩子》。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澳大利亚的大人教育小孩子独特的方式。看了之后,我自愧不如。

澳洲人从来就不对孩子娇生惯养,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在澳洲,冬天时孩子们穿的衣服不会比大人多;在炎热的夏天,母亲推着的婴儿车虽然有遮阳篷,但母亲从不把这“绊脚石”放下来;一位富有的父亲到售货机扯了一个免费纸杯,直接到厕所里面接自来水给口渴的孩子喝,而不去买那一元一杯的饮料……

对此,有些过分溺爱孩子的家长可能会不理解澳洲人的用心良苦,甚至会认为他们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初中一年级作文:富了也要穷孩子

初中一年级作文:富了也要穷孩子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一年级作文:富了也要穷孩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完作业后,闲来无事,便顺手翻了翻《读者》。在目录中,《富了也要穷孩子》的标题吸引了我,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俄罗斯父亲从开始溺爱儿子,到发现溺爱出来的孩子,自私自利,不爱惜财物,没礼貌,他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富了也要穷孩子。于是,他就让他的儿子在自己的(场)厂子里打工赚钱,赚来的钱由他自己支配,当他的儿子在爸爸那儿领到工钱的时候,再看看手中磨出的泡,觉得这钱来的真不容易。后来,他的父亲和他开了一家馅饼店,生意特别好,那孩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再穷不能穷孩子”与“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上海的万玮老师,凭借其一部兵法响彻教育界。这部兵法就是《班主任兵法》。初读部分内容,我就能断定这确实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打算走上教育岗位的我,自 然希望能从中学得或多或少的“兵法”了。然而,我读书有一个毛病:爱它不够乖顺!下面是我今天读到的内容,读后我虽然坚信:万老师绝不是思考不周的人!但 我还是写下了评论,似乎就怕万老师思考不周。请万老师见谅。

万老师的原文——再富也要穷孩子。

中国青年报曾经委托某门户网站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有52.9%的人认为孩子从小需要接受挫折教育,56.1%的人认为再富不能富孩子(08年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再穷不能穷孩子”,而西方人的观念是“再富也要穷孩子”。问题是中国人 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很贫穷的,而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以来,物质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穷孩子富孩子观后感

穷孩子富孩子观后感

最近看到一部电视剧《穷孩子富孩子》,里面的女孩那坚定的眼神,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激情,突然间把我拉到了10年前,10年前的我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带着对学校的向往,闻着散发着墨香的崭新的书本,我进入了憧憬未来的伊甸园……

第一次被哥哥拉着手走进我向往已久的学校,记得那年应该是11年,妹妹刚出生。因为家人都要照顾刚出生的妹妹,我就只好和哥哥一起去上学,走进书声朗朗的教室,看着陌生的面孔,心里隐隐的有点害怕,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而且都是同龄的,不过还好,有自己村里的好伙伴,我紧跟着哥哥坐到了哥哥的座位上,那时候的凳子是长方形的,比较长,因为我还没有报道,就只能和哥哥挤在一条凳子上,总是感觉浑身如同针扎一样,好难受,周围的人叽叽咋咋的,好像是在议论我,小时候的我很敏感,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5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富也要穷孩子读后感5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