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课堂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2 08:03: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洲和大洋课堂教案

大洲和大洋课堂教案

一、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二)能力目标

1、能在空白地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2、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轮廓及其相对位置,建立世界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

3、能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二、学习重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及轮廓。

三、学习难点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轮廓及其相对位置。

四、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那么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在太空中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国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杨利伟叔叔给我们带回了从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照片。请同学们欣赏。(展示太空照片)

同学们,我们的地球美不美?它像一颗璀璨的珍珠,更像我们的眼球,水润而有光泽,所以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环境。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讨论总结你们小组发现的现象,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会大显身手。

(二)A、水球,地球?

自主构建,合作探究

课件:1、南、北半球 2、东、西半球 3、水陆半球

4、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5、世界海陆分布

展示交流,相互补充

学生积极发言,师加以鼓励。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2、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陆地;

3、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等。

师:既然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为什么不叫水球却叫地球呢?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原苏联宇航员也有此困惑,那就由同学们为他解答吧!

生以小组的形式回答。

师:如果我们能像美人鱼那样能够生活在水里,那地球将不会叫地球啦!宇航员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同学们都能够迎刃而解,所以说你们才是最棒的,世界的未来属于你们!

其实人类探索认识地球面貌经历了非常曲折而漫长的历史,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列举出人类认识世界而作出杰出贡献的探险家?

生:张骞、马可?波罗(意)、郑和、哥伦布(意)、麦哲伦(葡)……

师: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B、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上这大大小小的陆地和海洋我们分别给他们起了名字,同学们根据地图,小组同学讨论解释下列概念: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海洋、大洲。(出示课件)并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岛屿。

观看地图,自主学习

学生到台前回答。

2、陆地和它周围的岛屿叫大洲,那全球共有几个大洲?分别是哪几个呢?(东西半球,大洲大洋图)

生: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师同时再鼓励。

师: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呢?同学们看,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南北两两对称。(课件)

生: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师:哪个大洋的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呢?(课件)

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合作探讨,展示交流。

3、下面各小组同学继续讨论以下问题。一定要大胆踊跃。(课件展示)

① 主要位于半球的大洲?(南美洲、北美洲。)

② 各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欧洲、北美洲。)

③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

④ 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非洲、南美洲。)

⑤ 北冰洋四周有哪三个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⑥ 南极洲被哪三个大洋环绕?(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4、小游戏:哪小组的同学能够到前面来,分角色摆出大洲的和大洋的分布图。

生练习游戏。

5、洲与洲之间都有界线,有的以山脉、海峡,有的以运河,下面同学们阅读30页2.7,

小组讨论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结合后面地形图,看还有哪些大洲是以运河或海峡为分界线的呢?

生总结发言,师补充,鼓励。

(四)练习题:一、选择题(集体完成)

二、填 图 (小组成员)

(五)总结

1、教师鼓励: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我们要由衷的喊出:我们以生活在_为自豪,十几二十年以后,亚洲人以_为骄傲,在此老师以一首《亚洲雄风》为你们呐喊,加油!会也算是对本节大洲和大洲的总结。(师开始唱)

2、收获季节到了,哪位同学谈一下本节的收获。(学生谈)

(六)作业布置

课下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绘制大洲大洋图。

第2篇:《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 第一节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从自然地理的《地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建立初步的世界地理基础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作好必须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准备。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陆地和海洋”本节教材位居第二章 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地理位置观。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 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学习与教学目标

知识积累与疏导: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1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 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2 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3

100% 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1(情意修炼与开导:、4 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95%)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投入率达2()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1(观念确认与引导:、5)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2(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式出现的海陆分布图,以“南半球、北学生习惯于看以“东半球、西半球”形)1(形式出现的图形。半球”可引导学生多看立体的地球仪,则能克服这种学生不易看懂分清。平面图形与立体实物间的转换障碍。学生在读以局部地点出现的大洲、大洋地图时,难以在脑海中想象形成大洲、)2(或从整体图形应加强培养学生在读图时能从图形的局部延伸到整体,大洋的整体分布图形。

回到局部的能力。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

(一)地球?水球?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1 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可人们、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2 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

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他(宇航员杨利伟是在校生崇拜的楷模,同学们熟悉他的事迹并引以为豪,通过观看)进入太空的录相,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结合课本,自主学习2 :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1学生活动 呈什么形势?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看看陆地“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对比:2学生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 是海洋? 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 区却是一块陆地。进行学习,这是教学情景(地球仪与地图是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媒体。利用学习媒体 生选择优质高校的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场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解决问题。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 自主阅读,举例说明、3 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 史、语文等知识,结合各人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合作学习,理解概念1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列 表,学生补充概念。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 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 岛屿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半岛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峡 2、运用概念,辩认图形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检查学生理解概念,3学生活动 运用概念的情况。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古人云: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东、西半球图”、3、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1(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赤道横 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读“东、西半球图”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3(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比一比、认一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4 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大洲、大洋海陆分布图,板图教学:读“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和“东、西半球图”、5

界线。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

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分界线(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新的问题,优化教学情景,如抢答、辩论等,促使生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成新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情境场,给学生提供展示各种)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兴趣,为学生下节课迁移知识与情景做好准备。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地球?水球?

(一)、世界海陆分布

(二)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七大洲和四大洋

(三)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1 及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 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3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选择题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1、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所以南半球被称为“水半球”A,且被陆地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洋面71%、世界海洋面积B、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州C、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D2 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太平洋、印度洋A、大西洋、北冰洋B、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D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与,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3、亚洲、非洲A 4、北美洲、亚洲B、南极洲、亚洲C、南美洲、欧洲D 探究活动有关的地理书籍,并学会、周末到书店看相关书籍,有经济能力的可购买与所学知识1 整理与己有关的资料、整理有关的资料后,下结课在全班展开讨论与交流,彼此互补短长、相得益彰2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1 本课从知识点来看,难度不是太大,且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知识已在生活中或、各种媒体中有了一点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系统地学习新知识。

学过程中,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2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表现性,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并在课外拓展知识,锻炼自学与整理资料的能力,养成终、3 身学习的习惯。5

第3篇: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

吉林省磐石市明城中学 高飞

一、说教材特点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

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课标第一网(www.daodoc.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准备:

小地球仪、多媒体设备、七大洲和四大洋动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蓝美丽)

提出问题:

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大洲和大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洲和大洋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能在图上标出来。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重 点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2.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难 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教学过程

(一)复习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二)授课

出示幻灯片1回答下面问题

1、找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东半球有几个大洲?说出相对方向。西半球有几个大洲?相对位置。南极附近是什么大洲?

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几个?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几个?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哪个?

出示幻灯片2 找出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最大的大洋?面积最小的大洋?20w穿过的大洋?纬度最高的大洋?

(三)练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洲和大洋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七里香”为你整理了“大洲和大洋”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大洲和大洋一、课程标准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二、教学要求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2.从地图中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3.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4.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步骤[由历史事件导入]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外名叫尤瑞·加加林(_ _ _ _ _ _ _ _)的前苏联宇航员乘坐飞般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中的人。】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洲和大洋

大洲和大洋

一 世界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真正的水星)提问:地球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半球: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西半球。

二、世界陆地

1、概念

A、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有___六个

全在北半球:亚欧(最大)、北美

全在南半球:南极、澳大利亚(最小)

跨南、北半球:非洲、南美

B、半岛: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属于大陆。

最大的是阿拉伯半岛。另外印度、中南、朝鲜半岛

C、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散处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

最大的格陵兰岛(属北美洲)。按成因可分为

大陆岛(台湾岛、海南岛、马达加斯加)、火山岛(夏威夷群岛)、珊瑚岛(澳大利亚大堡礁)、板块挤压岛(日本群岛),冲积岛(崇明岛)。

彼此相近的一群岛屿称为群岛。

D、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合称。面积大于其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大洲和大洋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洲和大洋课堂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洲和大洋课堂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