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1 22:06: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主题班会

——爱在阳光下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活跃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所以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今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引起人们关注和最使人恐惧的一种疾病,人人谈“艾”色变。为了响应今年世界艾滋病宣传主题“Getting to Zero”和学校的号召,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关于艾滋病,减少对艾滋病者的歧视,拒绝艾滋,关爱生命,我班于11月4日下午于求A102召开了“《行动起来,向‘零’迈进》”为主题的班会。在学院团总支文件下达之后,为配合本次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及效果,同学们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观看网络录像等多种形式,提前了解了艾滋病的病因、危害及如何防治几方面的知识。

班会期间,首先以大量艾滋病患者的图片并配以音乐《不是我不小心》给学生以极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其次,通过观看电影《世界艾滋病日——爱在阳光下》,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不再拒绝艾滋病患者;最后,有同学们自由小组讨论,由代表上台分享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此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对艾滋病已经不再陌生,他们都愿意从现在做起,自愿成为一名艾滋病防治宣传员,发动身边的人,“多一份了解,少一点歧视”,让每一个艾滋病感染者能和所有正常人一样,平等的生活在我们幸福的社会集体中。

总之,在防艾宣传活动期间,我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宣传主题,扎实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主题班会,大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全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活动时间:11月4日

活动地点:求A102 电子信息114班团支书 周智

第2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

时间:2016.5.23

地点:第十教室

主持人:陈阿丽

记录人:张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及传播途径。

2.使学生明确知道艾滋病对人体健康及人类生存的危害性。3.增强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哪些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教学重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内容分析:

艾滋病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泪水、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此种病毒很少,没有传染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性交的方式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成人每10人中有9人的感染是通过性交传播的,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也就越大。患有性病的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性交时很容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2.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或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而传播。也可以通过使用受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器纹身、穿耳、针灸、与患者和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传播。3.母婴传播:母亲是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怀孕、分娩过程通过血液或产后通过母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育的孩子有1/3可能会从母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大部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孩子会在3岁以前死亡。

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迅猛地传播,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突破3600万。至今年9月,我国共报告艾滋病感染者20711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3%。专家估计,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者已超过50万。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HIV急性感染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接着,感染者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被称为无症状期,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是健康的,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其长短与感染途径密切相关。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HIV抗衡时,就标志着进入HIV感染的最后阶段,称有症状期,这时,感染者被叫作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AIDS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人一般在6至24月内死亡。

艾滋病的预防和防治: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所以对艾滋病来说,我们主要还是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预防方法有下列几种: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向广大群众宣传艾滋病知识,让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知道它的危害性,从而自觉地保护自己,形成全社会与艾滋病作斗争的态势。

2、禁止进口和禁止使用进口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应对长期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归国人员、性病病人以及高危人群(如吸毒、卖淫者)进行血液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人。

3、发现艾滋病人要及早报告,及早隔离,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生活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4、查禁毒品,禁止吸毒,打击嫖娼、卖淫。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在输血、验血、注射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不共用毛巾、牙刷、剃须刀;不去消毒不严的诊所、医院打针、拔牙、针灸或手术。不到消毒不严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去理发或美容。

6、妥善做好病人和感染者的管理工作。应劝告他们不要同非感染者有性关系,不能作为供血者。妊娠的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应终止妊娠。哺乳母亲受HIV感染应停止母乳喂养婴儿。

7.不歧视、刺激艾滋病毒携带者及患者,以免造成其性情暴烈,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空气饮水、食物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游泳池;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目前还没有发现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吸血昆虫;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第3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枫朗镇中心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合格人才的培养。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90多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2001年12月17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中心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专门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亲自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 ——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艾滋病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式: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重点: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卡片、烧杯、注射器,纯水、氢氧化钠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第一张图片,标语内容是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恐怖。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并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第二张图片: 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