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练习八(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练习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吃蛋糕)
59-376-592-60
59-3067-538-4
95-3067-5072-20
观察一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过程。
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三)
二、练习
1、第2题(推木箱)
小狗推木箱,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口答。
2、第3题(先说出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1)先指明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组题86-30和37-3
让学生讨论一下它们的得数各是几十多?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三组题,教师巡视,对估算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3)估算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计算出这8道题的结果,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第4题
(1)出示第4题图,提问:看了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已经检查过视力的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想的?
(3)集体回答。
5、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图,提问:图中画了什么?
(2)独立完成书上第5题的填空。
(3)说说梨比苹果少4个是怎样看出来的?(要让同桌互相说说,并多请几名学生口述想的过程。)
三、布置作业。
(编制者蒋凤娟)
教学后记:
第2篇:练习七(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以口算为主,通过比较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注意通过比较突出基本算法,也注意估算和口算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水平。
教学重点:
是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以口算为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34+32+2561+8
34+42+5280+17
34+3020+253+36
34+4020+5237+20
1、先让学生观察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4、独立完成计算。
5、交流答案。
二、先估一估,再计算
65+304+5260+1353+20
56+325+431+620+35
1、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如:65+30得九十几
2、再让学生算一算。
3、交流估算与实算的差距。
三、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47+2○47+204+75○75+4
50+48○40+4830+6○3+66
不计算,先估算一下,想想圆圈里应该填什么?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看看应该怎么填。再交流反馈结果。
四、解决实际问题
小男孩说:我要借5本《数学故事》。阿姨说:你借走5本后还剩33本。小番茄的问题是:原来有多少本《数学故事》?
1、观察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分别说了什么?
2、试着解答问题,列式计算。
3、交流反馈。
五、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要提出来吗?
(编制者:蒋凤娟)
教学后记:
第3篇:练习十一(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练习掌握并熟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迁徙类推的数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是退位原理和退位方法。
教学资源:
例题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1、练习十一1:
43-3=70-5=24-8=
43-5=70-7=34-8=
43-9=70-9=36-8=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一说每组3题的计算过程。
每一组的三道有什么区别?(第一组中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第一题不退位,第二、第三题需要退位。第三组中被减数不同,减数相同,三题都需退位。)
2、练习十一2。
(1)出示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用
第4篇:练习九(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2、对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强化联系,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资源: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59+2018+7062+436+2
37-676-5057-466-20
学生开火车口答。
揭示课题:练习九
二、练习
1、第1题:
用竖式计算:
44267457
+32+53-24-51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改正。
说说用竖式计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第3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3、第4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