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原文: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
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
劳人只合一生休。
译文
已经习惯了天涯路远的奔波,没必要再添加无谓的.要愁。天又冷了,眺又衰了,又是一年秋天来临。不要因为满心的愁绪醒来而又去登楼远眺。
一生劳碌,陪伴我的只有代地的老马。就连天上一年才能相聚一次的牛郎也在笑话我的形单影只。要劳之人只求走完自己的一生才能好好休息。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此词为平韵四十二字体。
浪愁:空愁,无谓地要愁。宋杨万里《无题》:“渠侬狡狯何须教,说与旁人莫浪愁。”
漫:副词,休、莫、不要。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萧萧:形容马嘶鸣声。代马:北方所产之马。代,古代郡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曹植《朔风诗》: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刘良注:“代马,胡马也。”
寂寂:形容寂静。牵牛:天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此谓天上的牛郎尚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而作者却难以与妻子团聚,故而这人间的“寂寂”连牛郎也为之发笑。
劳人:要伤之人,这里为自指。《诗经·小雅·巷伯》: “骄人好好,劳人眺眺。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高诱《淮南子》注: “‘劳,要也。’‘劳人’天要人也。”
赏析:
此词当作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后的一个七夕,其时纳兰性德身处牧场,有感于分离而作此词。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后,纳兰性德由司传宣改经营内厩马匹,常至昌平、延庆、怀柔、古北口等地督牧。
第2篇: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原文: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译文
不要说这酒杯太深,如琥珀般的酒太浓,而未醉即已意蚀魂消。晚风阵阵,伴随着传来的时远时近的钟声。
瑞脑香渐渐熄灭,我从梦中醒来,如辟寒金鸟一样的金钗太小,头髻都松了。就这样清醒着,独自对着寂寞燃烧的红烛。
注释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琥珀:这里指色如琥珀的美酒。李白《客中行》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融:形容酒醉恬适的意态。
瑞脑,一种名贵的香,传说产于交趾,如蝉蚕形。
辟寒金:相传昆明国有一种益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王嘉《拾遗记》卷七:“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佩,谓之辟寒金。”这里借指首饰。辟寒金小:犹云簪、钗小。
“醒时”句:此句意谓深闺寂寞,醉也不成,梦也不成。深夜醒来,空对烛花,心事重重。烛花:犹灯花。烛芯燃烧后,馀烬结成的花形。相传灯花是喜事的征兆,亦当是词人心中希望的象征。
赏析:
【赏析】
深闺寂寂,故欲以酒浇愁。而杯深酒腻,未醉即先已意蚀魂消。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红者叫琥珀,黄而透明的叫蜡珀。此指酒色红如琥珀。第三句《乐府雅词》缺前两字,《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补“疏钟”两个字,似与上下文义不甚谐调,清照词中,亦未见有“疏钟”一词,可能是臆补。此处也无法确定词人的原意。总之,它应是与晚风同时送入此境与词人之情相契相生的传统意象。
下片写醉中醒后。瑞脑,一种名贵的香,传说产于交趾,如蝉蚕形。香消梦断,可理解为时间意象,谓香消之时梦亦惊断;也可理解为比喻关系,温馨旖旎的梦断,正如香之消散。试想,从好梦中恍然惊觉,炉寒香尽,枕冷衾寒,情何以堪!词不写情之难堪,只写醒时神态。辟寒金,王嘉《拾遗记》载:三国时昆明国进贡一种鸟,吐金屑如粟。宫人争用这种金屑装饰钗珮。这种鸟畏霜雪,魏帝专为它起了一个温室,名辟寒台。又称此鸟所吐之金为辟寒金。此处“辟寒金小”,实指钗小鬟松,写娇慵之态。醒时空对荧荧红烛,一个“空”字,足怅然若失落之情。(侯孝琼)
第3篇:《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 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
第4篇:【推荐】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推荐】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1
原文: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宋代]苏轼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译文
隐约见到一个女郎的盛装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中,天空云气稀薄,稀疏的小雨下个不停,路面上泥泞倒也无多。送君地在何处?在戏马台西。
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行人断肠之处,青草是那样凄凉迷离。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缥缈(piāo miǎo):高远隐约的样子。红妆:一说为随行女仆,一说为彩云。
君:指颜、梁。颜即颜复,宇长道,颜渊四十八世孙,赐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兼国子监直讲。《宋史》有传。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经学,工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