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我们上路了》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0 20:40: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语文六年级下册《我们上路了》说课稿

语文六年级下册《我们上路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读中感悟,读中激情”,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主题单元“告别童年”的第一课《我们上路了》。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来谈谈我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童年充满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我们上路了》是一首现代儿童诗。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描绘“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前面可能回遇到美丽和挫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首现代诗歌,篇幅不长,韵律较自由,不拘于一格。全诗有三个小节,感情强烈,节奏鲜明,琅琅上口。诗歌内容浅显,大部分诗句的意思学生可以自己理解。学生对诗句理解的难点是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时我只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点拨。

二、说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象征手法。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4、尝试简单的诗歌创作。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就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三、说教学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采取了“以读为本,自读自探自悟”的教学模式,将师生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旨在强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读为前提,也就是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有得。

四、说教法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中,我将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与施展才能的空间。

接下来我说一说设计这节课所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文字优美,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三)、自主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在让学生理解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后让学生自主探究。

五、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学生可采用“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诗歌表达的情感的体会。“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范读、引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写”仿照诗歌的形式,创作同一类题材的小诗,或者替作者补写自己觉得合理添加的诗节。

基于以上的一些理论指导,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告别童年”,请同学们读一遍;再读——谈谈感受;接着轻轻地读“告别童年”,说出你的感受(轻轻地读,仿佛无比留恋,童年往事一一浮现。童年是一副画,每张画的内容都不一样,无所不有;童年是一首歌,旋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再大声地读出来,你的感受又是什么?(自豪的、满是憧憬)。

师小结:是啊,我们就要告别童年,成为少年了。我们的双手变得有力,思想逐步成熟,尽管路上会有风雨飘摇,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上路了!

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带着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随手做批注。

谈谈你的认识和收获。(发言自由不限)

小结:现代诗的特点——形式是自由的,内涵是开放的。只要心有所感,谁都可以进行诗歌创作。

2、默读全诗,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

学生通过朗读知道

第一节:虽然我们很稚嫩,但我们还是上路了;

第二节:路上可能遇到美丽也可能有挫折,但我们决不后退;

第三节:人生的路靠自己,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注:学生有可能按着小节顺序逐一解读,但也有可能打乱顺序,需灵活处理。学生提出第几小节,当随机学习第几小节。)

(1)一小节

美美地读,优美流畅、充满诗意地朗读。可排序读,指名读等。同时指出“刚刚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儿,

刚刚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红,

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在诗歌中用得非常普遍。指名读,提问:在这一句中,这些事物象征着什么呢?(我们稚嫩的人生之旅,我们才刚刚起步的人生之路。)启发: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事物也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刚起步。

用表演法理解“哦,不管大人们怎么说,”

老师可以和同学配合表演一下:早晨,要上学了,临走时,妈妈会说些什么?你怎样回答?(体会

让学生接着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理解完了诗歌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的感情色彩。指名读,让学生点评。

最后齐读第一小节。在最后一句运用轮读的方法激发情感,“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上路了——上路了!”

(2)学习第二小节

生思考: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些地方?划出来,做上批注。

学生自由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批注。

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师引导: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谈谈对这一小节中象征手法的理解。

引导学生自由谈论,当你遭遇打击、困难时,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会怎么样去处理?

(3)、学习第三小节

承接学生的满怀豪情,引读第三小节。

提出“前面有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这句,教师指出:这句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让学生结合小资料进行理解。(相思鸟:指美丽的爱情;金孔雀:象征事业的成功;橄榄树:指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铃:预示着“我们”富有情调的生活。)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姓名。”谈谈自己的理解。师总结:所谓的真姓名,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不虚度年华,不浪费光阴,是脚踏实地做高尚的事,做有价值的事!

师让学生从这小节中找到一个关键词语。(走下去)

师:人生之路,你准备怎样走下去?

让学生按照“人生之路,寻找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人生之路,昂首阔步脚踏实地走下去;人生之路,无怨无悔高尚地走下去;……”的形式说一说。

师:说得真好!说得人心情激荡,说得人斗志昂扬!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吧!

全班集体朗读最后一小节。

(三)回顾全文,创作诗歌

请学生大胆地仿写“告别童年”的小诗,朗读、赏析。

第2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我们上路了》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习惯就好”为你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我们上路了》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2。理解“骤起、虚幻、迷惑”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3。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骤起、虚幻、迷惑”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2。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

1、教师谈话: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然而时光老人不会因为这些而有片刻停留。我们即将告别童年,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此刻,你想对我们的童年说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告别童年”的第一篇课文《我们上路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1。读文展示

同桌互读课文,了解同桌对文本的把握情况。认真倾听,指出同桌的优点和不足。

2。根据同桌的提示,再次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默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们”指的`是谁?

(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全班汇报,对学生的个性阅读给予鼓励

(三)品读体验

1。再次读诗,边读边思考。

每一小节诗都讲了什么内容?在感触深的诗句旁边做好批注,把不理解的诗句画出来。

(1)小组交流感触最深的诗句,解决阅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全班汇报交流,以小组提问的形式交流。

第一小节:a感触最深的诗句

b不理解的内容

……

2。轻声读诗,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同桌交流自己受到的启示,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巩固延伸

1。有感情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读。

指名表演读。(适当做出鼓励性评价师评与生评结合)

2。小练笔

请模仿这首诗写一首同类题材的小诗,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信心坚定的开辟自己人生之路的自豪感。

(四)板书设计

我们上路了

憧憬美丽走下去树立自信脚踏实地

面对挫折不退缩勇往直前

教学反思:本诗用浅显的句子,激励每一个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的孩子,人生的路靠自己踩,要勇往直前,做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验,明确始终象征手法的用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3篇:《我们上路了》六年级语文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下雪咯”为你整理了“《我们上路了》六年级语文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我们上路了》六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告别童年的心情和在人生成长道路上胸怀理想、勇往直前的思想情感。

2、帮助学生独立认识生字,读读记记“抖着威风、歪歪扭扭、雷鸣电闪”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教学重点:

体会诗句的寓义,让学生感悟到“我们”在路上会遇到时各种困难、艰险、挫折、失败,以及我们毫不畏惧的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我们上路了”的含义。能说出这首诗对自己成长的启示。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同题材的现代诗一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师: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古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语文六年级下册《我们上路了》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六年级下册《我们上路了》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