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9 08:07: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实数》教学反思

《 实数 》教学反思

杨勇2011.11.28

1.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在中学阶段,多数数学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研究.例如,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在实数范围内讨论,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中的几何量(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等)都是用实数表示等.实数的知识贯穿于中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对于实数的运算,以后还要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来加深认识,因此本节的作用十分重要。

2.在本节课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分层次进行,先从从一个探究活动开始,活动中要求学生把几个具体的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分析这些小数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把有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一起来以后,指出在前两节学过的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不同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就是一类不同于有理数的数,由此给出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概念在前面两节已经出现,通过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是两类不同的数.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知识联结,顺应认知结构中的原有体系,以逐步探究的思路实现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在探究有理数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探究时,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总结以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无理数的理解。在处理这段教材时,没有刻意地增加难度,而是立足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尊重教材,挖掘教材,从情境设计—例题选择—课堂引申都是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充分开发教材的功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新知,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4.本节课通过学生的主动智力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实现对实数概念的自我建构。特别是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以探究题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教学法。

5.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良好学习动机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恰当地提出问题和恰当地运用课堂互动策略十分重要。在课堂的准备与指导阶段充分了解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为学生提供及时适当的反馈,运用课堂竞争、合作策略来促进良性课堂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但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对于学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估计不足,而且课堂气氛相当沉闷,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在备学生时应着重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应力求做到更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自己在教学中需要学习和改正的地方还很多很多,我将继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虚心求教,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2篇:《实数》教学反思

《实数》教学反思

《实数》一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以下是“实数的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材一开始安排了一个探究:用计算器将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计算探究,发现这些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为了说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我随口又说出:请用计算器算算10/7是什么样的小数?

生: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意见明显不一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等于1.428571428,不循环。

噢,我明白了:计算器上最多只能显示出9位小数,是个近似值。

于是,我赶紧让学生将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定为5位,再看看结果是什么?

生:1.42857

师:可见,计算器上的值是10/7的真实值吗?

生:······

师:自己用除式笔算一下。

生:循环小数。(大家终于心服口服了)

接着,我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究√2用小数形式表示为多少?

部分生:1.414213562,也为有限小数。(这是我预料之中的)

师:请将你的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为3位、5位,看结果如何?

生:1.414,1.41421

师:那么能否认为√2到底等于1.414213562,1.414,还是1.41421?

生:······

过了一会,有一生突然说:“都不等”。

师:为什么?

该生:将这些数平方后都不等于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以得出。

我有点惊讶,连我也没有这样去想。

······

课堂仍在继续。

下课了,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机智表现仍在脑海中浮现。心中一直在想,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活动中有所收获、得到发展,受到启迪······”让我们以生动的课堂活动为主线,以发展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让知识在师生的互动中自然生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课堂活动中使自己的认知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请相信: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学生,才会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中,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和激情,学生才会会兴趣盎然,教师才能有常“新”的感觉,才会有意料之外的课堂效果

第3篇:实数的教学反思

实数的教学反思

从合作学习中得到,研究什么是实数,整数?小数?首先可以利用底数越大平方越大的方法确定它不是整数,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它的小数部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猜测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可以从书本上得到证实,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给了无理数的概念后,让学生举出几个无理数,以巩固无理数的概念。最后从有理数的分类引导他们对实数进行分类。

⒈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难点,对教学的重难点没有把握住,以后应认真、仔细读教材,教参,思考为什么是在这里安排,它的作用是什么?

⒉想到问题却没有很好的解决,能跨过去就跨过去。如表示集合过程中,学生对实数分类未掌握,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在得不到解决时应请教其他老师,向他们学习。

⒊对于一种新的概念(或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关于实数教学反思

关于实数教学反思

关于实数教学反思老师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且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关于实数教学反思写什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算术平方根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是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的第一节,学生对数的认识要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的范围,而本课是无理数的前提,是学生实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实数运算的基础,对后面学习习近平方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但这是学生平方根的关键,为后面学习立方根及运用平方根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也是一个关键。从选择课题,到设计教案,板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反复的推敲和修改,只为达到课堂设计的最佳效果,令学生有收获。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例题练习题的选取,甚至是对学生设置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用词都是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实数》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