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班语言爸爸妈妈和我教案
小班语言爸爸妈妈和我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爸爸妈妈和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对物品大小进行区分,判断其归属。
2.会说“这是xx,是爸爸(妈妈或我)用的。”
3.能喜欢并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孩子与父母用的物品,特别是鞋子、漱口杯、牙刷,衣服等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分别放在活动室四周的桌子上。
2.人像:爸爸、妈妈、孩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
老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许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的东西,看,这是xx,是谁用的?是爸爸(妈妈)用的。
那妈妈(爸爸)的`东西放在哪边?教师示范放二次。
老师:谁愿意来找找哪些东西是爸爸或是妈妈、小朋友用的把它送到相应的地方。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老师:请小朋友去把这些东西都送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边送边说:这是x,是爸爸(妈妈、我)用的。
幼儿将周围桌子上的各种物品都送到相应的地方
三、比较不同。
老师:小朋友们都送好了,来我们看看这是什么?这是谁送的?是谁用为什么要送这样物品?
出示一到两样较有明显的物品。(如指甲油、唇彩、BP机)老师:瞧,这是什么?(鞋子)是谁穿的?这儿呀还有,(将另两双鞋子和前一双放在一起)谁穿的?你们看这三双鞋子有什么不一样?(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比较)谁的最大?谁的最小?不大不小的是谁的?
四、找家人都有的东西。
老师:爸爸、妈妈、小朋友都有鞋子,那你们家还有什么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呢?它们都一样大吗?
五、扮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老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用的东西,我们就来玩娃娃家游戏好吗?那你想打扮谁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愿意打扮的角色。)幼儿自由打扮,教师指导。
六、展现自己的装扮。
老师:小爸爸、小妈妈、小朋友们你们都打扮好了吗?来,看看,你们能猜出来他打扮得是吗?是xx妈妈,你们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衣服、鞋包等方面观察,并说这是妈的鞋子、这是妈妈的包、这是妈妈的裙子。)老师:xx妈妈,你这是要去哪儿啊?(去上班)xx妈妈真辛苦,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照顾小宝宝,xx你爱妈妈吗?小朋友你们都爱妈妈吗?
七、结束活动老师:小爸爸、小妈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去做娃娃家游戏好吗?
10:05-10:15盥洗活动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 10:15-10:45户外游戏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由于我讲解的很详细,孩子们都能动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动手的孩子今天也尝试了自己做,虽然他们的作业中有许多遗漏的,但至少他们动手做了,说明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第2篇:爸爸妈妈和我教案
爸爸、妈妈和我活动目标:
1、理解是个内容,并能有表情的朗诵。
2、能够在图片帮助下,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想象。
3、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收集全班幼儿一家合影的相片。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呀?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你觉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二、出示幼儿用书画面,学习诗歌。
1、教师指着第一幅画面,提问:画面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欣赏第一段诗歌。在朗诵诗歌时,教师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图等暗示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到讲述中来。例如:爸爸是(海),妈妈是(帆),我是(教师可用动作暗示幼儿)快乐的小船。
2、教师指着第二幅画面,如果把妈妈比做大树,那爸爸和孩子就像画面上的什么呢?鼓励幼儿看图学习诗歌的第二段。
3、师生共同学习诗歌第三段,并有表情地完整朗诵。
(1)幼儿欣赏并描述画面。
(2)请提问:如果把爸爸比做空气,那妈妈和孩子就像画面上的什么呢?
4、师生共同学习诗歌,有表情地完整朗诵。
(1)带领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2)幼儿自读诗歌
三、引导幼儿按诗歌中的格式仿编部分内容。
1、总结爸爸妈妈和我的关系
2、鼓励幼儿按诗歌中的格式仿编部分内容 爸爸是(),妈妈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想当什么?
3、教师将幼儿仿编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带领幼儿念一念自己仿编的诗歌
四、结合动作学诗歌
1、老师带领幼儿边朗诵诗歌边表演动作
2、分组练习
3、请幼儿上台表演并评价奖励
活动延伸:
给爸爸妈妈朗诵并表演诗歌
第3篇: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
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
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
2、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轮流交流的习惯。
3、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我爸爸和我》。
活动准备:
已进行了一次有关爸爸的活动、爸爸的照片、爸爸和孩子活动的照片
活动分析:
这是一堂谈话活动,在此之前,幼儿已学习了《我爸爸和我》的绘本,积累了有关爸爸的经历,初步感受了熊爸爸和熊宝宝之间的爱,这堂活动在此基础上,再次挖掘爸爸和我这个话题,孩子对自己的爸爸也有很多的思想、情感要表达,谈话活动,首先要“谈”,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力是重点。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谈话,激发幼儿对谈论爸爸的兴
第4篇: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
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和我》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
2、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轮流交流的习惯。
3、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已进行了一次有关爸爸的活动;
2、爸爸的照片爸爸和孩子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谈话,激发幼儿对谈论爸爸的兴趣。
孩子们,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吧。(老师要随机追问,引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