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初一学生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此,经备课组共同研究,计划如下:
一、落实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语文教学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突出实践性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热情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授课方式,根据语文学习规律,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以足够的时空和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感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确保课内信息交流面达100%。
4、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有创见的表达,将阅读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认识环境。增加语文实践机会,使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语文充满生机和活力。
6、重视审视教师的角色,加强自身学习,丰厚文化底蕴,不断更新知识,厚实内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师的知识储备不一定多于学生。古人亦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课堂上,应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备课组提出了教学常规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是中心,具体措施如下:
(一)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优秀文章印发给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一、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心投入地去诵读,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直接迅速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感触感应能力。途径:
1.示范美读,移情动容
2.理解朗读,体会鉴赏
3.指导诵读,心口合一。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逼真传神的感受境界。
4.比赛竞读,巩固记忆。
二、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方式:
1.依据语境,推敲言语内涵。语境确定了语意,只要依据语境,进入角色,就能解读语言蕴藉极深的隐含意义。
2.激活经验,类推言语意蕴。3.驱遣想象,意会言语境界。
三、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
1.把握关键词,体味其作用。关键词指那些思想深刻、含义丰富、能体现文章主旨、凸现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的词语。
2.借助语法修辞知识领会语句意义作用。
3.分析关键句,循文探旨意。统领句、中心句、终结句,指导学生瞻前顾后,索其联系,探其旨意。
4.联系作者作品,理解言语内蕴。此外还有尝试替换、比照参读、探本溯源等。
四、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语感是言语对象对人们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四驾齐驱,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组织规则和表达形式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将学生臵于训练的主体地位,以“思”“悟”为起点和归宿,着力“听说”,突出“读写”。听读多了,就能感悟规律,听前句而晓后句,读前事而推想后事,自然把握语言规则、文章思路、表达方式。说写多了,多种“套路”烂熟于心,在特定因素触发下,便发挥出潜在的语感势能,各种词汇和表现手法蜂拥而至,信手拈来即达意尽情。这样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就达到了语感的最高境界。方式:1.善听2.多说3.多读4.勤写
(二)写作: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并将好的作文编写成《优秀作文集》。为什么写:英国的大文豪约翰生:“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此话也可以这么说,写作的唯一目的在于加强作者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的话;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的话。……诉诸笔端,让它在同一或不同的时空里得到更多的心灵回应,或用以证明自己在这人世间生活着或生活过,这毕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写什么:写出对生活的的感悟。生活随笔。第一、注目寻常琐事,寻觅无尽趣味。第二、以细腻的心灵选择幽微平常中的素材。第三、用一颗善良,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是才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怎样写:随笔作为我们思想的自留地,精神的后花园,更没有理由和必要违心作假。有什么话想说,就如实地把它记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行文平淡如话,这其实是一种高的境界,它是语言精练明白与文句朴实流畅二者巧妙融合的结果。
第2篇: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教学质量目标:及格率95%,优秀率45%,高分率20%。
2、语文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
3、竞赛目标:开展好写字课,进行书法训练,在全年段内举办书法竞赛和书法成果展,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工作措施
(一)集备教研方面
1、集体备课,重点围绕如何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如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丰富语言积累、如何教给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下功夫。
2、确定集备中心发言人,每周在集备的基础上,精研教材,全组做到“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进度、作业、测试”五统一。并在统一的基础上有所分层,重点班的学生有所提升。
(二)常规教学方面
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抓好备、教、改、辅、考等环节,落实“周查月评”,及时反馈有效信息给教师。
2、每周认真抓实“三清”工作,集全组教师智慧,搜集资料,出好试卷,课堂练习、周测、月考环环相扣。
3、加强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增加阅读积累。
4、系统作文指导训练。作文采用集备教案进行系统性训练,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主,重点训练命题、半命题两种题型。全学期至少完成6篇大作文。
5、进行形式多样化的早读,早读课做到有内容,有程序,有检查,有效果。利用早读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
(三)备课、听课和作业的具体要求
1、每周6个教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案要有小结和反思。
2、每周听课一到两节。
3、全学期完成6篇作文,作文要有眉批、旁批、尾批、批改日期、等级;配套练习《名校》教师须全批全改(作业等级写“优、良、中、差”,注明批改日期)。
三、备课安排
李芳媛:《散步》《我的早年生活》《春》《虽有佳肴》《绿色蝈蝈》《女蜗造人》 郭芳芳:《散文诗两首》《再塑生命的人》《古代诗歌四首》《走一步,再走一步》《看云识天气》《皇帝的新装》
王丽媛:《羚羊木雕》《王几何》《风雨》《月亮上的足迹》《在山的那边》
《小圣施威降大圣》
邹建荣:《世说新语两则》《我的老师》《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
《河中石兽》《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刘卫明:《秋天的怀念》《论语十二章》《秋天》《短文两篇》《化石吟》《寓言四则》
第3篇: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本学期,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将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围绕着校长室、教导处的工作思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抓好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主要研究目标: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如何开展“轻负优质”的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抓好两头,争取发挥学生的最佳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动力,使语文教学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3、抓好初一年级的学习语文习惯,书写习惯、听课习惯、
第4篇: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1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以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
第5篇: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将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围绕着校长室、教导处的工作思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抓好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主要研究目标: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如何开展“轻负优质”的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抓好两头,争取发挥学生的最佳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动力,使语文教学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3、抓好初一年级的学习语文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