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引路人》读后感作文400字
《引路人》读后感作文400字
在道德的路上,我读了一篇有关道德的文章。它主要讲的是,一位盲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好心的作者,作者用导盲棍指引着盲人在大街上行走,作者没留意脚下,一下子被井盖绊倒了。盲人问清原因后,松开导盲棍,摸索到井盖后费力地把它挪到了井口,把井口盖上了。作者感慨道:“在这条上我是你的引路人,在道德这条路上你却是我的'引路人啊!”读到这里,我的心猛地一震,一个盲人在这时还时时刻刻地想着为别人做些事,而我们身为一个正常人,却无动于衷!是啊,虽然他是一个残疾人,可我认为他并不缺少什么,盲人都可以做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到呢?关键是有些人没有公德心、道德心和责任心。只要人人时时刻刻想着别人就行,例如:少抽一支烟,让别人多吸一片清新的空气;少吐一口痰,少一个肺结核病人;少扔一点垃圾,让城市多一片绿色……就象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些人人都可以做到,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别人。
第2篇:引路人的读后感
引路人的读后感
读了《引路人》一课,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本文记叙了作者给一位盲人带路,在路上绕过了没盖好盖的下水井口,盲人知道后却回过头摸索着把井盖盖上,给了作者很大的教育一事。反映了盲人具有遇事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他的品质是高尚的,他的心灵是纯洁的,他的`高大形象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当我读到:“我透过他心灵的窗户看见了他那颗纯洁透亮的心,那是一颗能够想到别人的心。”我的心被颤动了,感到浑身的血都在沸腾,因为我看到一个高大的形象在我眼前出现。盲人,他自己看不见这世界,他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可是他心里却时时刻刻装着别人。相反的,我们这些五官健全的人倒不如这个盲人,一个盲人费尽精力才能关上的一个井盖,我们这些五官健全的人随手一关就可关上了,但是根本没有人愿意动手。
从“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一个盲人,却是我的引路人。”这句话中,更加让人体会到这个“引路人”——一个盲人,在“我”绊脚后的那一瞬间,他的时刻为人着想之火马上点燃了,不顾春雨淋淋,丢下拐杖,摸索着盖好下水井盖,他心里一直装着别人,一直惦记着别人的安危。这种行为,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他确实是我的引路人,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只要它对别人有益。
读完这篇课文后,让人抑制不住对盲人的敬佩之情,我呼吁我们身心健全的人,在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也为别人想一想,做一做。
字斟句酌:原句为“本文记叙了一位盲人把一个没盖好的水井盖放好,为别人引路。”作者对“引路”一词还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引路就是带路,也指教导别人如何做人做事。盲人的行为是给人以方便,并没有给人带路。而原文的作者把盲人当成“引路人”是因为盲人的这一行为给他很大的教育,是他自己领悟到的,盲人也许并不知晓,所以盲人并没有想着他是在“为别人引路”。再者原句概述得不够全面,不能让人明白整件事的过程。
庄教师评:这篇读后感在形式上构思得比较合理,感受也较真切,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文章读得不够深入,理解得不够透彻;其次是不能再进一步联系实际的具体的事例进行深化谈感受,所以这感受虽真,但还不够深入。
第3篇:引路人作文
引路人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引路人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引路人作文1
傍晚,冬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落在地上,屋上,溅起朵朵水花。街上行人很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匆忙间,撞到了一个人,我急忙移开伞,抬起头,只见他踉跄了一下,扶住了墙。“对不起,对不起!”我忙道歉。“噢,不要紧的。”
这是一个老人,个头矮小,脸庞瘦削,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杖:原来是个盲人。我一阵内疚:“老爷爷,我扶您回去吧!”“谢谢你,小伙子。”
我搀扶着他慢慢走。望着他那双黯淡无光的眼睛,一时竟难以言语。突然,我被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了,低头一看,是块下水
第4篇:引路人读后感(汇总15篇)
读后感是对书中故事和人物感情的表达和思考。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背景,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读后感,或许能从中找到共鸣和感悟。
引路人读后感篇一
“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说:“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
第5篇:引路人读后感(通用1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作者的用意。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和观点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完整本书,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观点,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你正为写读后感而苦恼,不妨看看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挑选的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
引路人读后感篇一
有人收藏照片,有人收藏邮票,而我珍藏的是一张写有温馨批语的试卷。想起它,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教学有方的王老师,我学习上的领路人。
那是七年级的一次语文考试,本来基础差的我就考得一团糟,可以说我对分数已经没有了感觉,考得不好无非是老师的训斥,抄几遍错的题罢了。
发考卷了,无非是老师的‘电闪雷鸣’,可是这次老师没有从高到低的念分数,看到不及格的停顿了一下,老师先是表扬了考得好的学生,我认为老师会念那些考得不好
第6篇:我的“引路人”400字作文
我的“引路人”400字作文
我的“引路人”
那是春天,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我不禁了脚步。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撞到了一位行人,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但没倒下去。“起,起。”
我连声道歉。“哦,不要紧。”这时我才他竟是一位盲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我就搀扶住了他的.胳膊。“太谢谢你了,小伙子。”他很感激的说着。也就慢慢地向前走去。
突然,我被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块砖头,就不满地说了起来:“这是谁呀,怎么把砖头扔在马路上呀,也太没公德心了吧!”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就忙提醒说:“来,大伯,走这边吧,小心被绊倒。”
他刚迈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我的手,把手中的拐杖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一会还会有人这里,说不
第7篇:引路人随笔
引路人随笔
我在初三的时候,遇见一位数学老师,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也使我受益最多。如今升入高中,我仍然不能忘记。
老师姓朱,名冠林。我们私下称他为“先生”,因为他的严肃,像极了小说中的私塾老先生。朱老师年过半百,女儿也早已经成家,但他老人家看起来矍铄有利,走路稳稳当当,带着有板有眼的节奏,散发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大气场。他长穿一身西装,领带、袖管无不打理的妥妥帖帖,就连皮鞋也是油光蹭亮,好像茶色的镜子。每当讲课时,他总喜欢在讲台前来回踱步,“踏踏”的脚步声就成了数学课上最好的“警钟”。他喜欢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炯炯有神,板着脸不苟言笑。我很少看见他笑,就算是笑,也是冷笑,令人“毛骨悚然”。
朱老师是初三才接管我们班数学的。由于我初二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我对新一学期的数学并不抱太大希望,只想着不要再糟糕
第8篇:七年级作文:引路人
七年级作文:引路人
七年级作文:引路人1
你听说过一个关于汽车和路标的故事吗?一辆奔驰的汽车嘲笑路标只能站在一个地方,无法领略世界的美好,但路标一点也不遗憾,因为他的责任就是指引汽车前行,看到汽车能顺利行进,他就很快乐幸福。
路标每天看到的都是一成不变的道路、川流不息的汽车,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最枯燥乏味的,但它却可以把汽车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同时也为自己能给汽车指引方向而感到幸福和有成就感,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老师。
教师,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十分崇高伟大,却又不想尝试的职业。因为老师真的太辛苦了,备课,教学,批作业,管教不听话的学生……
现在想来,他们何尝不像这任劳任怨的路标,为我们指出一条前进的道路。汽车如果不按照路标行驶,有可能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学生如果都不按老师的话要求自己,可能就不会有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