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米中取物》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8 08:0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米中取物》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把花生从米中取出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大盆6个、小筐、夹子、漏勺、托盘、花生、小米等物每人一份。记录图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烧饭的阿婆不小心把花生和大米混在了一起,她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她把花生和大米分开”,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夹子、小筐、漏勺)

二、猜想预测:请小朋友猜猜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

(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

(2)、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工具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

(二)第二次实验

(1)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工具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工具试试。

(2)记录再次实验用的工具(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

(3)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

四、讨论总结:

“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

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工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所以说,哟内蒙古小筐分花生和大米最快最干净。

小朋友,走!咱们把分好的花生和大米给阿婆送去,并把这个好办法告诉她,让她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有办法了。

第2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米中取物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把花生从米中取出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大盆6个、小筐、夹子、漏勺、托盘、花生、小米等物每人一份。记录图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烧饭的阿婆不小心把花生和大米混在了一起,她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她把花生和大米分开”,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夹子、小筐、漏勺)

二、猜想预测:请小朋友猜猜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

(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

(2)、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工具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

(二)第二次实验

(1)、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工具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工具试试。

(2)、记录再次实验用的工具(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

(3)、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

四、讨论总结:

“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

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工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所以说,哟内蒙古小筐分花生和大米最快最干净。

第3篇:大班科学活动《米中取物》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米中取物》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把花生从米中取出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大盆6个、小筐、夹子、漏勺、托盘、花生、小米等物每人一份。记录图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烧饭的阿婆不小心把花生和大米混在了一起,她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她把花生和大米分开”,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 (夹子、小筐、漏勺 )

二、猜想预测: 请小朋友猜猜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

三、幼儿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

(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

(2)、幼儿分别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班科学教案米中取物

大班科学教案米中取物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米中取物,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米中取物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把花生从米中取出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大盆6个、小筐、夹子、漏勺、托盘、花生、小米等物每人一份。记录图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烧饭的'阿婆不小心把花生和大米混在了一起,她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她把花生和大米分开”,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 (夹子、小筐、漏勺)

二、猜想预测:请小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班科学活动《取米》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取米

活动目标:1.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取米,并能分析结果。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

3.幼儿初步了解碾米工具的发展,体验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活动准备:1.各种工具:剪刀、石臼、石磨、石块等。

2.一张大记录表。

3.稻子若干。

4.古代取米画面,碾米机碾米。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把稻子外面的壳剥开,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稻子,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稻子变成米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幼儿猜想,提出自己的办法。

三、实验操作,尝试用各种工具取米。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几种工具,用它们能不能把米取出来呢?哪种工具取得又多又好?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提醒幼儿不要浪费稻子)教师指导有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冰中取物活动教案

冰中取物活动教案

科技活动: 冰中取物(中班)

活动目的:

1.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活动准备: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可以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2.在操作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试,看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冰中取物活动教案

冰中取物活动教案(精选13篇)由网友 “噜噜噜噜”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冰中取物活动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冰中取物活动教案

冰中取物活动教案

科技活动:冰中取物(中班)

活动目的:

1.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活动准备: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可以展开讨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冰中取物教案

冰中取物教案(精选16篇)由网友 “最酷一只猪”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冰中取物教案,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冰中取物教案

活动目标:

愿意用多种方法探究问题,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2. 感知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3. 能利用辅助材料探索自然物变化的奥秘。

活动准备:

托盘,每人一块冰,观察冰中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盆、热水、温水、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2. 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玩冰块,观察冰中礼物。

提问:

(1)冬爷爷为我们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看看是什么?

(2)透过冰块看见了什么?为什么?怎样快速取出礼物呢?

2.探索使冰块融化的方法。

(1)介绍几种辅助材料。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班科学活动《米中取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科学活动《米中取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