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7 14:04: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读几声?想不想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积累词语。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你解决了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 ”、“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大家。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3、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五、朗读并背诵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叶公喜欢什么样的龙?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

3、当见到天龙来的时候,叶公又是什么样的表现?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4、他到底喜欢什么?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六、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你见过吗?结合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七、拓展阅读:(一)、自相矛盾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2.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3.这说明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二)、执竿入城

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从这些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明白了什么?

八、小结:

浅谈学习寓言故事的心得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九、作业设计: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

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走——跑 非好龙 写——画 好似龙而飞龙者也

教学反思:

从《叶公好龙》的学习中,我体会到这些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种文体离我们的孩子比较久远,学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尽量让同学们感觉到它的故事性,具体是这样教学的:先是揭题,通过题目,让学生迅速掌握本则寓言要讲述的大致内容,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喜欢(好)”“龙”的故事。这可以说是文章的脉路,让学生沿着这条脉路自己去读,自己想,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分析和乏味的说教。学习寓言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寓意,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则寓言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寓言并对寓言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他们在课外自我学习的动力,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探索生活中有没有“叶公好龙”的现象,都表现在哪些人的身上,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联系生活谈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方面不仅能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初步领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最后结束时学生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非常深刻的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含义,看来这节课基本是成功的。

第2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教案

一、引题。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那你们喜欢龙吗?(喜欢)古代有一个人和同学们一样都非常喜欢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他的寓言故事。齐读课题——《叶公好龙》同学们刚才有个字字音读的很准。好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是什么意思呢?(喜欢)叶公好龙就是叶公喜欢龙。

二、教学过程

1、这则寓言同样是一篇文言文

2、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在学习时都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呢?

(①读准,②读懂包括对照译文、查资料或字典、小组讨论③读美)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叶公好龙》

3、首先要读准,(课件出示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教师出示节奏,配古乐范读)

请你们模仿老师读的感觉试着读一读吧。(学生读,教师巡视)

4、通过读你觉得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什么不同?(拗口,有抑扬顿挫)

5、谁想读一读?(1、2个)

6、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同学们读出了古文的抑扬顿挫,真好。下面我们就要弄懂文章的意思。

7、再读课文,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句子,然后对照译文读懂,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你都懂得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

8、刚才同学们讨论的真热烈,这个小故事你们都读懂了吗?(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出示“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谁来给老师讲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学习郑人买履的时候,老师讲过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些字的意思不一样。你能不能找出来说一说?写:现代文中是写字,写作,描写,绘画。文言文:画

文章中还有那个字古今意思不太一样?出示“弃而还走”走

8、出示课件,谁能看着课文给大家讲讲这个寓言故事?(你讲得不错,看来的确读懂了,谁愿意再来讲一讲?;你基本讲明白了这个小故事,谁能讲得更准确?)

9、弄懂了课文的意思,现在再读课文感觉肯定不一样。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课文,想想怎样读就读美了?配乐(抑扬顿挫,读出人物的语气 )

10、你想对他说什么?

你没带尺寸,可以用自己的脚亲自试啊。

你太不懂得变通了;你真是顽固不化。

11、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顽固,自以为是)你能不能劝劝他?

12、学习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麻烦能够懂得变通,对不同的事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不能墨守成规。不要犯郑人买履的错误

第3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知道成语的故事内容以及成语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学习故事的能力、动手创作能力、画面线条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叶公好龙的故事内容以及主要角色的造型特点。

难点:画面主要角色的造型把控、线条运用能力,并把故事中所讲述的内容充分表现在画面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叶公好龙故事视频以及关于成语的介绍。叶公好龙的主要角色形象图片,线描造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故事欣赏。(欣赏前告诉学生看完后要讲出故事内容。)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形式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叶公好龙的故事。讲解这个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

3、欣赏叶公好龙的一些代表画作。并让学生自己观察画中主角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学情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叶公好龙》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叶公好龙》教案1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同学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同学要心口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同学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文言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同学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同学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同学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叶公好龙教案

叶公好龙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学生自由回答学过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

2、谁能说一说这些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指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今文对照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叶公好龙》选自西汉刘向所编撰的《新序》。

(板书课题)“叶公”是谁?“好”怎么读?什么意思?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读了课文就能有一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好知道了课文题目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内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古文(2)古今对照,理解古文含义(3)阅读金钥匙,了解古今字义的不同

(4)叶公好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5)叶公见到龙有哪些表现?分别在两段文章中画下来 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叶公好龙语文教案

叶公好龙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叶公好龙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叶公好龙语文教案1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同学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同学要心口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同学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文言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同学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同学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同学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叶公好龙》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叶公好龙》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