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6 08:08: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90年代我上初中时,历史老师刘老师是专职历史老师,听说是高手,教历史是出了名的。我从小喜欢历史,还在读小学时,每当开学报名回家,我不是先看自己的书,而是到堂哥家借他的初中历史课本看,看得津津有味,一般一个下午要基本上看完,当然是囫囵吞枣了。上历史课时,我听得最认真。刘老师很严厉,从不允许我们开小差。现在想来,其实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他讲我们听,从上课讲到下课,从第一行字讲到最后一行,然后告诉我们哪些是重点内容,划起来背下来,再做几个作业就算完事。当然,在讲的过程中,他会插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故事,所以听起来比其他课有趣些。我的脑海中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课,可能是刘老师每节课都那么上的缘故。但我的历史成绩从来没有低于90分的,中考时还打了100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我是有亲身体会的。

后来我参加工作,当班主任,教语文,也教历史。班主任和语文是主业,历史只是副业。也没系统的学过什么教学法,甚至连历史教学大纲也没有认真的读过。于是就只好“依葫芦画瓢”,用我的师傅的方法教我的学生。先用一个故事导入新课,然后就是从第一个栏目讲到第二个栏目一直讲到最后一个栏目。边讲边板书重点内容,不时提醒学生在书本上打记起来,唠叨着这是重点,那是考点。讲完了新课,布置学生把重点知识抄到作业本上。最后就是把本课的重点内容读熟,最好是能当堂背诵。那时的学生也不是现在的学生,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言听计从,不敢有违。加上那时的考题灵活性不大,一般只需从脑海中“复制”再“粘贴”到试卷上即可。因此,考试时基本上能考八九十分。200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我所教的77班历史(初三世界历史上册)平均分竟然达到92分,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后来到伏口中学,主要教语文,偶尔也教教历史,仍然套用以前的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可是发现这样的课堂越来越沉闷,虽然讲到一些有趣的地方教室里也能爆发出阵阵笑声,但笑声过后,教室里便复归平静。教学方法没改进,教学效率没提高,加上考题的变化,因此学生的平均分就很难再上80分了。我在幽深的历史隧道里迷茫着,找不到“前行”的路。

通过近段时间的反复思考,我决定九年级的历史课这样试试看:每周的自习课进行预习(先看书,后做导学案,再由课代表核对自学题答案)。课堂流程基本上仍按照“五环”模式操作:

一、复习反馈。学生自由复习2分钟再反馈,反馈的形式可多样化,可全班上板,也可部分上板;可在座位上拿抽测本答题,也可抽几个同学回答问题。

二、教师点拨。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点拨10-15分钟,不要面面俱到,主要指导学习方法,把内容讲透。

三、展示提升。选择1-2个材料题或开放性题目,由学生上台展示,根据难易程度,可安排一个小组展示,也可自由展示。

四、讨论质疑。学生在组内讨论,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或有哪些疑问,组内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出,老师答疑或同学之间相互解答。

五、巩固达标。教师梳理课文内容,系统归纳重点。

学生完成抽测题,课代表组织订正答案。和以前的“五环”相比,主要是两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展示前先点拨,讲清讲透重点难点,便于学生展示有话可说。二是加了一个学生质疑的环节,让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效果如何,先试试看吧。

第2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吴文娟

历史是中考科目,虽然只有50分,但是也足以决定学生的中考命运。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为了我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教学:

一、认真备课。在学生眼里,教师都是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在备课环节,我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到精心安排,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着眼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借助网络资源,拓宽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不至于陷入鼓噪乏味。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作出总结。

二、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确定学习重点。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

1、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学应该是教给学生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还应继续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教学预期目标。

2、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掌握记忆技巧

我们知道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应力争尝试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如:分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以及引导学生记忆纲要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相信只要我们能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能,就一定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

第3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3个班的历史教学。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每一天只是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每堂课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延续到课后。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此时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这样老师会倍感简单,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过去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我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

翁静华

九年级历史教学涉及中考,而当前新课程改革也正在进行中。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如何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兼顾中考和新课程改革,追随上形势的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挖掘和反思。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已经结束,回顾本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我感触颇多。通过本学期教学,使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反思如下,与大家共勉。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我在讲《美国内战》前,首先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我的提问是: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等系列的都是新的东西,在当今教育迫切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学生本位的新模式。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破陈出新,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余地,从而得到锻炼,达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位一体,需要每个新老教师苦苦思索、探索。在学习国培和自己的教学中实践中,就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简单地谈一下我的在教学中一点思考。

一、首先教师除了有过硬专业知识水平外,还要具备丰富的课外知识,传统教学注重满堂灌模式,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去应付考试就行了。对教师的课外知识要求不高,但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下,引导学生对问题探究就需要老师除了必需的专业知识还必需具备丰富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我任教初三年级的历史,本次期中检测成绩不理想。从检测的状况来看,在选取题上得分相对较好,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在后面的综合题部分失分较多,明学生的理解分析潜力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综合题训练不够。

反思前阶段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备课不充分。虽然自我已任教初三历史有几年,有了必须的基础,但是每节课前还都就应进行认真备课,个性是背的科目,去年教的有些资料此刻已经忘了,自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每节课只是去上课,有的没有认真备课,课堂上讲了一些过多的资料,低效重复性的东西比较多,造成整体课堂质量的低下。

二是教学抓得不紧。对时光抓得不紧,包括双休日,没用在教学上。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状况,到此刻连一半的学生姓名都叫不上来。对学生学习状况了解也不够,针对性的辅导也没实施。对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