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将军甘祖昌》的观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6 08:01: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农民将军甘祖昌》的观后感

《农民将军甘祖昌》的观后感

今天下午,看了一场电影《农民将军甘祖昌》。本来只是抱着完成任务去的,没想到,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一直被深深地吸引着。影院里鸦雀无声。电影结束后,很多人都觉得言犹未尽。

瞧!穿着将军服的甘祖昌,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农民甘祖昌,牵着牛,扛着犁,腰间扎着罗布手巾,俨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由将军变农民,他变得如此彻底!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已不能胜任后勤部长这个职责,便要求回到老家当一个农民,为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家乡,他和村民一起,想办法改变红土的土质,让红土也能长出庄稼;还带领着村民修水库,甚至在发大水时,为了不让大水冲垮大坝,他和村民一起,跳进冰冷的水中,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大坝……

而影片中更让我感动的是甘将军强硬地“赶走”了警卫员军生,却又跑到高高的.山上,满含热泪地目送着警卫员的离开。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觉得——是农民就不要警卫员!他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也让我感动。女儿要当兵,想要父亲去打个招呼,甘将军厉声拒绝,让她有本事就自己去考。在村支书告诉他说女儿选拔上了这个喜讯的时候,他还以为女儿借着他的名义去找了自己当年的老部下,不由分说,就对女儿大加斥责。

女儿在极其委屈和伤心时说了:“考上了要填表。在父亲这一栏里,我不写你的名字写谁?!”看到这里,我的眼中也不由得噙满了泪水,为女儿所受的委屈,也为将军的正直、无私!还有,儿子结婚要买自行车,他也让儿子自己去赚,却把自己的钱拿给乡民们买化肥、树苗等。他的心里装的都是父老乡亲!

苏联专家说甘将军活不过60岁,但是他来到农村,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乡的这片红土地,奉献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的奉献创造了奇迹——他活到了82岁!也许,正如影片最后他的妻子所说的:“甘祖昌能活到82岁,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做人真诚,简单。”是呀,他简简单单地生活,“一身补丁打赤脚,一根烟斗没有嘴,白罗布手巾肩上搭,走路笔挺快如风。”他简简单单地生活,就是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他的简单成就了他的不平凡。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呢?我想,能像他一样,把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心无旁骛地用心做下去,那就一定不简单!

第2篇:《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甘祖昌将军》。这是一个不愿意当将军的农民,为什么不当呢?还是看下面的电影吧。

甘祖昌是江西省莲花县人,他的头部受过三次重伤,一次是打土豪时被棍子打的,一次是战争中摔的,还有一次是车祸发生时被撞的,他身上共有这三处重伤。苏联专家预言:甘祖昌他这辈子活不过六十岁,可他却创造了奇迹,他活了八十一岁!

我觉得甘祖昌叔叔是一位尽职的人。他不愿多拿国家的一点东西,就连病终是也不愿多占医院一个床位。他还是一位诚实、不摆官架子的人。甘祖昌叔叔当上了将军,他没有向国家索要一分一毫,也没有在战士面前趾高气昂,就连在植树大会上头疼病突然发作,发出了十年前的命令,他认为自己不能当领导干部了。于是,甘祖昌叔叔就递交辞职书,上面不同意,他就一直递交,整整三年,才同意被辞职,回乡下。

甘祖昌叔叔回到他的家乡沿背村后,为他们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拒绝了政府给他盖新房、配车,并赶走了警卫员,坚决不让政府给他特权。甘祖昌叔叔帮村民改良了土壤,让原本寸草不生的红土地长出了新苗,还带领村民们修好了水坝,在雨季来临时成功抵挡住了山洪,为村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甘祖昌叔叔一生就是这么无私奉献着,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第3篇:学习甘祖昌将军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甘祖昌将军精神心得体会

朱宇驰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甘祖昌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甘祖昌精神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的自然延续和时代折射。

甘祖昌(1905—1986)。江西省莲花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独立团军需处处长,湘鄂川黔兵工厂总务科副科长,红六军团工人连副连长,补充团政治处主任,红六军团供给部材料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本色——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

本色——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

作者:刘士安 吴齐强 2013-05-28 来源:人民日报

有这样一位将军——甘祖昌,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历经战火洗礼,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两年后主动请辞回家乡务农,带领乡亲改变落后面貌。他的精神和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有这样一位将军夫人——龚全珍,年逾九旬、60年党龄、扎根贫困地区56年,无怨无悔在江西莲花山乡,投身教育,爱心奉献。离甘祖昌将军崇高灵魂最近的她,时至今日依然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不懈追求。

‚我忘不了老甘临终前留下的话:‘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人民给了我们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甘祖昌先进事迹(精选3篇)

第1篇:《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甘祖昌将军》。这是一个不愿意当将军的农民,为什么不当呢?还是看下面的电影吧。

甘祖昌是江西省莲花县人,他的头部受过三次重伤,一次是打土豪时被棍子打的,一次是战争中摔的,还有一次是车祸发生时被撞的,他身上共有这三处重伤。苏联专家预言:甘祖昌他这辈子活不过六十岁,可他却创造了奇迹,他活了八十一岁!

我觉得甘祖昌叔叔是一位尽职的人。他不愿多拿国家的一点东西,就连病终是也不愿多占医院一个床位。他还是一位诚实、不摆官架子的人。甘祖昌叔叔当上了将军,他没有向国家索要一分一毫,也没有在战士面前趾高气昂,就连在植树大会上头疼病突然发作,发出了十年前的命令,他认为自己不能当领导干部了。于是,甘祖昌叔叔就递交辞职书,上面不同意,他就一直递交,整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甘祖昌学院心得体会(熊瀚晖)

甘祖昌干部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没来沿背之前,我对甘祖昌干部学院只有着基本的认识——一座没有“围墙”的学院,相对于其他学院也许意味着简单。来到沿背之后,看到不远有河流穿过大片农田,脚下是不宽却干净的柏油路,以及在学院短短几天,集中授课、交流访谈、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并蒂莲花》采茶戏等轮番而上的学习内容,都让我心灵受到了震撼,真切感受到这所不一样的干部学院,简单只是外表,却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精神财富。

唯有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甘祖昌从农民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农民的事迹为全体党员树立起了一座闪亮的灯塔。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始终把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不恋高位、不忘初心,这正是我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如今,我们比任何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农民将军甘祖昌》的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将军甘祖昌》的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