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5 07:35: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

第三篇大作文是学写新闻报道,这本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练笔体裁,可是教材习作要求却限制必须写体育竞赛或学习竞赛的内容,这让我就不太明白了。如果马上组织竞赛,再来写这篇报道,就是应景之作,纯粹为了写作而比赛,毫无意义;假如是写以前经历过或观看过的竞赛,那么事过境迁,而新闻最讲究时效性,也没有多大意思。而且教材中的范文是报道某市九支学校篮球队比赛最终谁获得了冠亚季军的事,标题冗长不说,正文部份我认为也比较啰嗦。

基于此,前天上指导课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初读了范文,了解一下新闻的写作特点。我扩大了写作范围,把课堂作文延伸到了课外,布置学生在2-3天内,亲自去采访一条新闻,可以是马路新闻,校园新闻,班级新闻,也可以是本镇新闻,家庭新闻,父母工作单位的新闻,然后直接写在作文簿上。

在四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利用早读开展过一学期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活动,每周一个早读,4个同学发布;我在担任大队辅导员期间,创办了红领巾广播站,曾指导大队部的小记者采写过新闻,当初的稿子还存在电脑,我打印了6篇出来,张贴在班级让大家借鉴。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采访不到重大新闻,写写身边发生的新鲜小事,恰如其分。我让他们以“据本台(报)小记者XXX报道”的格式开头,把采访到的新闻写下来,并强调只能叙述事情的大体经过,不能有详细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但最后可以一句话的记者感受、友情提醒等口吻结束。至于新闻标题,可以一两句概述新闻要点,但一定要简洁,也可以不写。我还特别强调: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千万不能闭门造车,编造一条假新闻以哗众取宠。

今天下午,作文本都交来了,我粗略浏览后,发现大家篇幅控制较好,没有超过200字的,毕竟狭义的新闻追求简明真实,不是通讯或特写。弟子们写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本周的,区别在于有的新闻是作者亲眼所见,有的采访他人获得。美中不足是:

1、有的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语焉不详;

2、标题不够凝练或准确;

3、有的和书信格式混淆,末尾加了署名和日期。

下面选录王雨婷、鲍提多的佳作: 第一篇新闻:

一男子意图伤人马路上狂奔 据红领巾广播站记者王雨婷报道:

2010年4月4日晚20:30分左右,一持刀男子从乌江故乡饭店巷子口冲出,前方一男

子拼命逃窜。被追者逃进一家网吧,持刀男子失去目标,将菜刀塞进衣服,索性坐在马路边守株待兔。后有第三个男子追来,对意图伤人者进行劝解,最后说服该男子,两人离去。

记者目睹了事件整个过程,据记者调查围观路人得知,三人以前是朋友,后来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在这里,记者提醒大家:交友须谨慎。

第二篇新闻:

两轿车对撞车主头破血流 据中央电视台记者鲍提多报道:

2010年4月5日在距离乌江10公里的香泉湖境内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当时,两辆小轿车在十字路口对碰,车头撞瘪,一位车主头部流血过多当场休克,另一位车主受了重伤。路人拨打了110,有人扶伤者休息,有人用纸给伤者擦血。记者亲眼所见,很快,交警就赶到了事故现场,120把伤员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第2篇:第十册《习作3》的教学反思

第十册《习作3》的教学反思

第三篇大作文是学写新闻报道,这本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练笔体裁,可是教材习作要求却限制必须写体育竞赛或学习竞赛的内容,这让我就不太明白了。如果马上组织竞赛,再来写这篇报道,就是应景之作,纯粹为了写作而比赛,毫无意义;假如是写以前经历过或观看过的竞赛,那么事过境迁,而新闻最讲究时效性,也没有多大意思。而且教材中的范文是报道某市九支学校篮球队比赛最终谁获得了冠亚季军的事,标题冗长不说,正文部份我认为也比较啰嗦。

基于此,前天上指导课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初读了范文,了解一下新闻的写作特点。我扩大了写作范围,把课堂作文延伸到了课外,布置学生在2-3天内,亲自去采访一条新闻,可以是马路新闻,校园新闻,班级新闻,也可以是本镇新闻,家庭新闻,父母工作单位的新闻,然后直接写在作文簿上。

在四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利用早读开展过一学期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活动,每周一个早读,4个同学发布;我在担任大队辅导员期间,创办了红领巾广播站,曾指导大队部的小记者采写过新闻,当初的稿子还存在电脑,我打印了6篇出来,张贴在班级让大家借鉴。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采访不到重大新闻,写写身边发生的新鲜小事,恰如其分。我让他们以“据本台(报)小记者XXX报道”的格式开头,把采访到的新闻写下来,并强调只能叙述事情的大体经过,不能有详细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但最后可以一句话的记者感受、友情提醒等口吻结束。至于新闻标题,可以一两句概述新闻要点,但一定要简洁,也可以不写。我还特别强调: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千万不能闭门造车,编造一条假新闻以哗众取宠。

今天下午,作文本都交来了,我粗略浏览后,发现大家篇幅控制较好,没有超过200字的,毕竟狭义的新闻追求简明真实,不是通讯或特写。弟子们写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本周的,区别在于有的新闻是作者亲眼所见,有的采访他人获得。美中不足是:1、有的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语焉不详;2、标题不够凝练或准确;3、有的和书信格式混淆,末尾加了署名和日期。

下面选录王雨婷、鲍提多的佳作:

第一篇新闻:

一男子意图伤人马路上狂奔

据红领巾广播站记者王雨婷报道:

2010年4月4日晚20:30分左右,一持刀男子从乌江故乡饭店巷子口冲出,前方一男子拼命逃窜。被追者逃进一家网吧,持刀男子失去目标,将菜刀塞进衣服,索性坐在马路边守株待兔。后有第三个男子追来,对意图伤人者进行劝解,最后说服该男子,两人离去。

记者目睹了事件整个过程,据记者调查围观路人得知,三人以前是朋友,后来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在这里,记者提醒大家:交友须谨慎。

第二篇新闻:

两轿车对撞车主头破血流

据中央电视台记者鲍提多报道:

2010年4月5日在距离乌江10公里的香泉湖境内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当时,两辆小轿车在十字路口对碰,车头撞瘪,一位车主头部流血过多当场休克,另一位车主受了重伤。路人拨打了110,有人扶伤者休息,有人用纸给伤者擦血。记者亲眼所见,很快,交警就赶到了事故现场,120把伤员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第3篇: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

第三篇大作文是学写新闻报道,这本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练笔体裁,可是教材习作要求却限制必须写体育竞赛或学习竞赛的内容,这让我就不太明白了。如果马上组织竞赛,再来写这篇报道,就是应景之作,纯粹为了写作而比赛,毫无意义;假如是写以前经历过或观看过的竞赛,那么事过境迁,而新闻最讲究时效性,也没有多大意思。而且教材中的范文是报道某市九支学校篮球队比赛最终谁获得了冠亚季军的事,标题冗长不说,正文部份我认为也比较啰嗦。

基于此,前天上指导课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初读了范文,了解一下新闻的写作特点。我扩大了写作范围,把课堂作文延伸到了课外,布置学生在2-3天内,亲自去采访一条新闻,可以是马路新闻,校园新闻,班级新闻,也可以是本镇新闻,家庭新闻,父母工作单位的新闻,然后直接写在作文簿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的教学内容是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个有心人,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中去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经验告诉我,这次习作是非常难写的,因为,孩子们最缺乏的就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经历。怎么办呢?那就引领孩子们去观察。

在观察之前,我设想了教学思路:

一、猜谜导入:

上边草,下边草,中间一颗黑葡萄。谜底是眼睛。人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正是春天,你发现了什么 ?

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结并板书:植物、人物、动物

二、学习例文《习作3》教学反思

在阅读例文的过程中,总结每一段所写的.内容:

1、发现什么,

2是什么样,

3、想到什么。

三、设想发现

如果老师带你去校园中发现,你觉得会发现什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要发现动态美和静态美。

在观察的时候要带着眼睛看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要求写一则体育新闻报道,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朗读范文,初步感知。

这是一篇新闻报道,其形式和语言都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我先让学生朗读范文,在朗读时注意观察题目,体会文章的内容。读后学生交流,总结出这样几点:题目要突出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两行写;在开头要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在写作中注意不要使用第一人称、不要进行详细地描写、不要出现对话。

二、扩充内容,加深印象。

有了初步的感知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闻报道。我让学生从报纸上找了几则新闻报道,并认真读了《口语交际和写作指导中的》几篇范文,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新闻报道的印象,尤其是注意新闻报道的语言要简练、概括,使用书面语。

三、提供素材,下笔写作。

前不久,为了完成习作2,我带领学生们开展了激烈的拔河比赛,这正好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要求写一则体育新闻报道,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朗读范文,初步感知。

这是一篇新闻报道,其形式和语言都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我先让学生朗读范文,在朗读时注意观察题目,体会文章的内容。读后学生交流,总结出这样几点:题目要突出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两行写;在开头要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在写作中注意不要使用第一人称、不要进行详细地描写、不要出现对话。

二、扩充内容,加深印象。

有了初步的感知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闻报道。我让学生从报纸上找了几则新闻报道,并认真读了《口语交际和写作指导中的》几篇范文,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新闻报道的印象,尤其是注意新闻报道的语言要简练、概括,使用书面语。

三、提供素材,下笔写作。

前不久,为了完成习作2,我带领学生们开展了激烈的拔河比赛,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教学反思

习作3的教学内容是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个有心人,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中去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经验告诉我,这次习作是非常难写的,因为,孩子们最缺乏的就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经历。怎么办呢?那就引领孩子们去观察。

在观察之前,我设想了教学思路:

一、猜谜导入:

上边草,下边草,中间一颗黑葡萄。谜底是眼睛。人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正是春天,你发现了什么 ?

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结并板书:植物、人物、动物

二、学习例文《习作3》教学反思

在阅读例文的过程中,总结每一段所写的内容:

1、发现什么,

2是什么样,

3、想到什么。

三、设想发现

如果老师带你去校园中发现,你觉得会发现什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要发现动态美和静态美。

在观察的时候要带着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苏教版第十册《习作1》教学反思范文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1》教学反思范文

将习作1的内容前前后后看了几遍,脑海中反复出现两个词:简单、复杂。说简单,是因为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篇特色鲜明、手法精巧的范文,再加上后面的“写作提示”,可以说,大多数学生无需老师过多的点拨、引导,便可知晓该如何去写;说复杂,是应了一句老话:看花容易,绣花难。范文将二八月云的“巧”写得细致入微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复观察、敏锐捕捉其变化,而这在课堂上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我觉得对于这次习作而言,习前的观察尤为重要!如果学生有了细致认真的观察,课上对写法稍加点拨,下笔成文应该不成问题。

本次习作我将时间花在指导学生去观察。首先是确定观察对象,本次习作很明确,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任何一种自然现象皆可入文。其次是如何观察,这是指导的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册习作3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