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走进婺源的游记随笔
走进婺源的游记随笔
外出学习,趁着两天放假,有人选取去青岛看大海,有人选取去杭州看西湖,有人去上海玩迪士尼,而我则选取去江西婺源体验乡村生活。之所以选取去婺源,源于一部记录片,影片介绍的正好是《最美的乡村婺源》;就象我一向想去乌镇,源于矛盾的《林家铺子》一样,从此,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情结;这回来到南昌,去婺源机不可失。
婺源,江西上饶市所管辖的一个县,地处皖赣浙三省的交界处,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境内古村落遍布乡野。婺源,也许在地图上就那么一个小点,但她却拥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
旅游大巴从南昌出发,大约3小时的车程。路上导游介绍去婺源的几大看点、婺源的特色小吃及特产。我边听着导游的介绍,边欣赏着窗外的景色。高速公路两旁的山上绿树成荫,虽然时值深秋,那里的树叶没有黄叶的迹象,公路中间的绿化带是一种红叶绿叶杂生的植物,不知叫什么名,只觉得十分漂亮。
最后,我们到达婺源江湾镇一个叫篁岭的古村落。虽然看不到黄灿灿的油菜花,总有点遗憾,但当观看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以及农家人五颜六色的“晒秋”场面,心头还是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个性是对那里的“一红,二绿,三白,四黑”的特产更有几份期盼。
那里的古民宅,古祠堂的门楼、梁坊、窗棂、隔扇等雕刻得十分精美。有木雕、砖雕等多种,雕刻手法迥异;图案有人物、花鸟、鱼虫种类多样,各种雕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听导游说:砖雕的手艺已经失传。古村落群山环抱,房屋鳞次栉比。聪明的婺源人,充分利用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理条件,家家户户一楼大门前临大路,门后是厅堂。二楼后门与上一层的大路相通;说是大路其实不妥,也就是每户人家都走的乡间路。二楼门前拦腰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连成一体,成为晾晒农作物的支架。
由于地势陡峭,平坦的面积很少,人们晾晒农作物全在二楼屋外搭建的木头支架上,使用竹匾晾晒红红的辣椒,黄黄的菊花,玉米、百合等等,既省地又便于收藏;长长的木架托起圆圆的竹匾,五颜六色的特产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成了摄影师的天堂,更是画家笔下独一无二的田园风光。
那里曾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镛的故里,村民自然以曹姓为主。村民们似乎习惯了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求着新的平衡点。
也许大家很想明白婺源的“一红,二绿,三白,四黑”指的什么?真是不见不明白,一见真奇妙:一红是指中华荷包红鲤鱼,它是国内外唯一的鱼种,其色彩红艳,形似荷包,肉质鲜嫩,深受游客的喜爱;二绿是指绿茶,色泽碧绿,回味浓郁,由于它生长在高山无污染,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婺源绿茶是不可多得的有机茶;三白是指婺源江湾的雪梨,果肉松脆香甜、白如雪,总会让你垂涎欲滴;四黑是指龙尾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享有砚国明珠之美誉,自唐代起历朝历代被定为贡品。
走在婺源古村古镇的街道上,人的思维仿佛在古今的时空里穿梭;房屋建筑古色古香,行人生活又现代时尚。婺源虽小,却是最美的中国符号,那里人杰地灵,明清时代人才辈出;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村落古树参天,梯田层次分明。
那里既流动着现代的风潮,也荡漾着乡村纯朴的气息,一种亲切自然的眷恋之意由然而生。走进婺源,被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深深的吸引着,那里远离喧嚣,仿佛来到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它正如一位海纳百川的老着敞开胸怀迎之后八方游客。
时光在街道上捎捎地流淌,不觉中已到了返程的时刻,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告别婺源,但它留给人们的完美记忆却深深地扎根心底。
第2篇:婺源游记作文
婺源游记作文
婺源的乡村是那样幽雅恬静,令人神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婺源游记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婺源游记作文【篇一】
婺源坐落在江西的一角,那儿虽然小,但是那里的景色却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如画的。
早上5点钟整个婺源都被笼罩雾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渐渐地,渐渐地,清晰了!太阳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山后迟迟不肯出来。终于一点微弱,淡黄色的光出来了。接着是太阳火红火红的小半边脸,太阳战胜了害羞,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天空,婺源第一缕阳光诞生了。
婺源的油菜花也是独一无二的。油菜很高,和我的身高差不多,油菜的杆子很挺,像房子的栋梁柱。油菜叶子的绿不是模模糊糊的,颜色很深的,而是青色的,翠色欲流的;油菜的叶子很小,小的可爱,椭圆形,软软的,像一个刚生下来全生散发着奶香味的小婴儿,油菜花金的正纯,金的正亮,好像有着金子般的光亮。油菜花的花瓣有五到六片,,别看片数少,但每一片都美得精致,美得令人陶醉。油菜花是脆弱的姑娘,轻轻一拔花瓣就掉了下来,一地金黄。
婺源水,更是独一无二的。清澈见底又好像有点模糊。小桥上的水“吧嗒吧嗒”的掉入水中,像一位天生的古筝高手。小石子一拿开,地下的沙就会一块儿浮上来,可过了一会儿沙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婺源的什么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山,独一无二的水,独一无二的天空……
婺源游记作文【篇二】
我们来到了婺源,那儿主要是看古老的房子。
我们玩的第一个项目是观看溶洞。爸爸说:“在几亿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完整的大山,但山里有一条小溪,小溪在山中流动着,把山蛀了一个大洞。溪水越来越多,最后,把整个山都蛀空了。又过了很长时间,洞壁上的水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小水滴里有矿物质,滴下来之后,水蒸发了,矿物质留在地上,堆积成一块块形态各异石头。”爸爸还说:“再过几亿年,可能这个溶洞会被填满,过几亿年又成为溶洞……”妈妈说这就是卡斯特地形。
第二个项目是看古代的房子。来到安徽(注:其实是江西)古房子前,有一个高高的门槛,妈妈说:“古时候,门槛越高,说明这家人地位越高。”安徽的古房子里没有像我们家一样的窗户,那里的'窗户在屋顶上,叫天井。那里的人把雨水当作宝物,窗户在屋顶上,下雨时,雨水就会聚在家里,这叫“肥水不留外人田。”
第三个项目是参观彩虹桥。河里有一条长长的跨湖梅花桩,走梅花桩的人很多,还要排队呢!我在排队时,看见了一个水车,这水车被流水推动着,把碾子都推动了,正好用来碾米,这样就不用人来做事了。终于轮到我们了,我高兴得跳上去。小半天都过去了,我才走了几步。我伸长脖子向前望,呵,一个穿了高跟鞋的阿姨不敢向前走,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胆小如鼠!快到岸上的地方,有一座小桥,就在梅花桩旁边,好多人都从桥上走过。这个老桥才是彩虹桥。我在河边,顺手捉了几只螺蛳。
第四个项目是爬大障山,看壮观瀑布。我看见许多小瀑布我又热又累,妈妈见了,就让我去瀑布旁休息,爸爸在上面给我们拍照。我看见脚下清澈的溪水,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去洗洗。妈妈说:“捡几块漂亮的石头放在家里的玻璃杯里,家里就会更好看。”于是妈妈拉着我的手,我弯下腰,捞了几块石头。爬到半山腰,我们都爬不动了,于是就坐车下去了,所以没有看见壮观的瀑布。
第五个项目是参观延村思溪。一进延村,就有好多当地的小朋友涌过来,都抢着要做我们的小导游。后来妈妈请了一个长得像我的小女孩做我们的导游。我们就跟她进去了,她带我们去参观了老房子,给我们详细地解说了一下,我们听了就更了解这个地方了。我和导游小姐姐还在一个老弄堂里合了一个影。到了思溪,很多小朋友又涌上来,因为妈妈请过小导游了,所以这次请了个大导游。大导游解说得可好了,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皖南民居的特色:石雕、木雕和砖雕。
最后我们去漂流,因为已经是晚上了,天已经黑了,所以我们说第二天一早再来玩漂流。
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就已经到漂流售票处了。因为太早了,所以原本能坐6个人的竹筏就只坐了我们3人。我们和爸爸坐在第一排,妈妈坐第二排。开船啦,我心里可激动了!在清澈的水面,一眼就能望到水下的水草和小鱼。爸爸说:“我一伸手就能捞到一根水草。”话刚说完,前面就有几块石头拦住了水滴去路,水就从石头上面翻过,平静的湖面上翻起来滚滚浪花。这时我问爸爸:“你还敢捞水草吗?”爸爸连忙说:“不敢了!”优美的风景,引来白鹭和翠鸟。白鹭那美丽的身姿,把我的视线紧紧吸引。一旁,翠鸟停在船头,唱着动听的歌,柳树上有一只黄鹂看着翠鸟,也唱起来动听的歌,它们是在比赛吗?看到这,我想起来大诗人杜甫写的《绝句》中的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两只红蜻蜓停在我们的船头,一下飞起来,把我吓了一跳。这时,一只墨绿色的蜻蜓从我面前飞过,它和红蜻蜓比起来,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岸边,有一棵大樟树,樟树下,有人在洗衣服。有一个人抱着一个宝宝,那宝宝还向我们招手呢!到了目的地,爸爸去开车,我和妈妈脱了鞋到水里去捡石头。水里的石头可刺脚了,我的脚被戳得站不稳,差点摔跤,还好妈妈拉住了我的手,不然我就要变成落汤鸡了!
后来我们游玩了东线游览区,那里都是看一些古代村落、古代房子的。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婺源,去方特乐园玩了。
婺源游记作文【篇三】
周未,我们全家要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这个消息令我喜出望外。
人在画中走
“人在画中走”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美妙意境。一路上,细雨霏霏。入了婺源境内,从车窗眺望,只见两旁嫩黄的油菜花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矇眬中层层梯田,一畦畦油菜花,隐约中白墙黑瓦的房子融为一体。一阵油菜花香伴着泥土的清新扑鼻而来,顿时让你忘记一切烦恼、一切忧伤。这种诗画境地,让我心中的唐诗不停地回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婺源风光
婺源的乡村是那样幽雅恬静,在油菜花群中,三三两两地排列着白墙黑瓦的房屋,门前的溪流清澈蜿蜒……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农户家中,只见室内十分昏暗,但厅堂有一束阳光直射进来,抬头一看,原来是天井,再向四处环顾,门栏、柱子、墙上雕琢着精美的人物、山水,古朴典雅。我感叹古人能用双手创造出这么多的奇迹。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彩虹桥,这座中国最美的廊桥,横跨在通往清华镇的清华河上。桥为全杉木结构,长140米,宽6。4米,它的桥墩也称“燕嘴”,因为墩的两侧呈三角形,这不但美观还有抗洪作用。桥廊内,时而会出凸一块品茶小憩的空间,让游客欣赏美景的同时,放松一身的疲惫。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桥流水人家”——李坑,一条小溪贯穿村头村尾,河上的数座小桥或木或石,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诗意。村民的房子便依着桥与溪的两边林林立立,碧绿的溪面倒映着白墙黑瓦,小舟在桥下穿梭,鱼儿在水中畅游,农妇在溪边浣洗,顽童在岸上追逐嬉戏……我仿佛来到世外桃园。
短短的两天旅行结束了,我虽离开了如诗如画的婺源,但我仍久久不能忘怀——这可以和江南水乡比美的婺源。
第3篇:婺源游记散文
婺源游记散文
婺源县, 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婺源游记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婺源游记散文篇一
知道婺源是从我父亲开始的。他爱喝茶,尤其是婺源的绿茶。
真正认识婺源,是在我们单位组织的“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让我走进这个被人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婺源除了茶叶外,最具特色的还是它那古朴典雅,装饰精美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与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风光如画。
婺源位于江西的东北部,属上饶管辖区。古属安徽歙洲。有诗赞曰:“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
暮春的一日,我们随团来到婺源的第一站李坑村。李坑村始建于北宋,这里是名符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蜿蜒的溪流,如一条飘带,清澈见底。间或有木桥、石桥横跨其上,风情万种。两旁则是
第4篇:婺源游记散文
婺源县,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婺源游记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婺源游记散文篇1
知道婺源是从我父亲开始的。他爱喝茶,尤其是婺源的绿茶。
真正认识婺源,是在我们单位组织的“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让我走进这个被人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婺源除了茶叶外,最具特色的还是它那古朴典雅,装饰精美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与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风光如画。
婺源位于江西的东北部,属上饶管辖区。古属安徽歙洲。有诗赞曰:“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
暮春的一日,我们随团来到婺源的第一站李坑村。李坑村始建于北宋,这里是名符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蜿蜒的溪流,如一条飘带,清澈见底。间或有木桥、石桥横跨其上,风情万种。两旁则是明清时期的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