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遗落的童趣散文
遗落的童趣散文
掏雀窝
荆溪镇上粮库的仓房里有堆积如山的粮食,场地上晒满了稻谷、麦子或各种豆类,吸引着成群结队的麻雀觅食筑巢。
粮仓较高大,我们人矮小,自然够不着,于是我们去围墙边找来长长的竹梯,“哼哧哼哧”扛至屋檐下满是鸟粪的位置,轻轻架好,蹑手蹑脚地快速爬上去,至能够掏得到的高度,利索地将手伸进雀窝,待到麻雀发现险情,为时已晚,只能乖乖束手就擒。麻雀在窝里乱作一团,有的边“叽叽喳喳”边扑腾,有的甚至用嘴来猛啄你,但一切皆是徒劳,都成为我们的战利品。初夏的一天,我们连掏了五六窝,逮到大小麻雀三十多只,四个人均分战果后,得意地回家去了。次日,当母亲把鲜美的清炖麻雀塞肉末端出锅,一股浓郁的香气顿时便在屋内弥漫开来,让家人在一饱口福前先在嗅觉上得到了享受。
有一回,我捉到一只幼雀,嘴尖嫩黄嫩黄的,身上的羽毛尚未长全,浑身毛茸茸、热乎乎的,煞是可爱。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捧着,捂在胸前,到家后找来只纸盒,四周开了几个小孔,再垫上些棉絮,给它安好了窝。自从那幼雀进入我家后,我放学后便去捉宝宝虫、青虫给它吃,实在捉不到虫子时,就喂饭粒给它。刚开始小家伙有些胆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拼命躲避我,久而久之,见我丝毫没曾伤害它,便逐渐放弃了戒备,慢慢跟我亲近起来。
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嘴尖由嫩黄变成浅灰,羽翼渐丰,我由衷地高兴,将它迁进鸟笼里,给它更舒适宽敞的空间。做完作业,我便抓紧工夫驯化它,用手托着它抛向空中,再接住,锻炼它的.胆量与双翅;以口哨作号令,训练它的配合度与执行力。每次要反复训练上十来个回合。小家伙虽是一未成年的麻雀,但也鬼精鬼精的,偶尔还会装腔作势着学偷懒,不过,它那天只能吃饭粒。当然,它飞得起劲卖力,我肯定要奖赏它几只虫子,以示激励。
经过反复不断的调教驯化,那只幼雀长至三四个月时,就像信鸽一般能够独自飞翔了,而且令人称奇的是放飞出去竟认得回“家”,每每只要听见我逗引它的口哨声,立马停止玩耍动作,扭转头对着我凝视,判断我口令的含义,再作出恰当的回应,有时轻轻挪着碎步半信半疑地步行过来,有时急吼吼扑着翅膀灵巧地飞翔而来,相当聪颖机敏,简直就像个听话的孩子,给我枯燥乏味的童年带来了铭刻于心的乐趣。
精心饲养到七八个月后,那麻雀基本成熟了,处于青春期的它食量倍增。时值盛夏的某日上午,我正埋头做着功课,母亲在忙着做饭,那麻雀便在家里自由活动,欢快地飞来飞去,扑腾着,玩乐着。当母亲朝着汤锅里刀豆腐时,不料被眼尖的小精灵瞟到,只听耳畔“呼啦”一响,它迅疾飞扑过去,我和母亲猝不及防,眼睁睁看着它把一小块豆腐叼走了,飞至挂在半空的竹篮上,伸长脖子,眨巴着眼珠吞咽了下去。
这事唤醒了我木然沉睡的意识:它已具备了独立生存的技能,是该回归大自然的时候了!尽管有万般不舍,可我还是在那个闷热的夏日清晨,默默拎着鸟笼,独自来到郊外,毅然打开了那扇囚禁它许久的笼门,霎时,“嗖”的一声,它纸片般轻盈地飞向了碧蓝、辽阔的苍穹。
钓河虾
荆溪镇上早先有个轮船站,每天有班轮开往常州、无锡等地。码头边的河埠是用青石块垒砌而成的浜岸,相当牢固,年代较为久远,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那时河水清澈,常见石浜岸的缝隙里鱼虾出没,看得心里痒痒的。
休假日的隔夜,我便邀约好几个铁杆“死党”,在一段粗钢丝上系好七八只细钢丝做的鱼钩,扎上粉红的蚯蚓,轻轻垂到河岸旁,静待虾来觅食。不消多久,那虾嗅到蚯蚓的香味,便成群结队地游过来争抢食饵,说时迟,那时快,手脚利索的我急忙拉起钓线,排沟上三四只鲜龙活跳的河虾在拼命挣扎。钓虾的钩是用细钢丝弯成的,没有倒刺,动作稍慢些就有虾在半空中挣脱逃掉,常令我唏嘘懊恼。
钓虾最大的乐趣是惊险刺激,且很锻炼人的多向思维及动作的协调性。当然,河虾的鲜嫩美味也是个重要诱因。
钓虾在季节的选择上很有讲究,春天是繁殖旺季,夏天是虾活跃时期,因而在那两季里,我们只要有闲暇,便乐此不疲。有一年暮春的上午,我放在浜岸边的排钩被拖离了河岸,懵懂了的我不知何故,赶忙拉起鱼线,出水后看到一只硕大的棕褐色大虾钓在钩上,大螯小脚正在张牙舞爪,四处乱蹬,我不禁大喜过望,迅速提至河岸,心里乐滋滋地伸手去卸钩,孰料那虾使劲弹跳,并张开大螯,猛然钳住了我的右手食指,试图逃脱,不过痛归痛,到手的大虾岂可放手,最终被乖乖擒住,成为我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第2篇:十年遗落散文
十年遗落散文
前些日子,奶奶来了一趟,姑姑问我,有多少年没有见到奶奶了。当时我低头想了想,真的很久了吧,好像所有的记忆还都停留在小时候。奶奶没有看我,也没有搂住我,好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十年了。是啊,十年了,时间的沉重感突然就郁积在胸腔里。一直以来,我像是一个带伤赶路的人,视线总是在眺望,不曾在身边停留,亦不曾稍微停顿一下,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其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究竟算是一个聪明人,还是只是不敢回头。
其实我自己很清楚,有些人连哭的资格都没有,我就是其中一个。所以之前的我,对一些事情总是只字不提,不是因为不想说,而是有些记忆被自己遗弃了,去拾起记忆的碎片就不能怕被划伤。我把时间的厚度压缩的比纸还薄,却越来越能体味到生命的重量。我不是一个分秒必争的人,相反我有着重度的惰性,我时常反思着这样的一种“本能”,却发现这竟是出于一种留恋。我在我身上发现了如此之大的矛盾点,一边时刻不停地背叛过去,不停地遗忘,刷新,一边却希望时光可以走得慢一点,哪怕我正无所事事,此刻也是我最眷恋的光阴。这样的矛盾或许不被人理解,这却是我最享受的状态。所以每当这样的状态被他人打破的时候我便会慌乱不安,内心被封存着的忧伤便会不安分,那样的能量可以伤到很多人。
有些人会觉得我的一些话有道理,却找不到引起思考的根源,甚至是找不到其中的些个环节。其实那些环节是被我的本能所吞噬。也有人说,我的文字看不见悲伤的字眼,却有一种怅然的感觉,这或许就是一种默契,一种被理解的宽恕。如果一个是血淋林的伤口,一个是安静而又落寞的眼神,我会去选择后者,太过剑拔弩张的情绪很难带来愉悦感,亦不会长久。
我喜欢平淡的文字,这是我的一直以来的一个习惯,就像是我一直以来喜欢的一种境界,寻常,恰恰就是寻常,才有可能不寻常。我不喜欢浮华的表露,不喜欢繁冗的堆砌,不喜欢与大气无关的东西,如果说青春很难脱离矫情,因为青涩朦胧伤痕等等都是青春最真实的颜色,那么我就是没有青春,提前苍老!
可是我却偏偏没有苍老,想来这要归功于我的妈妈,能把我保护得这么好。每当我向人习得一点坏毛病,就会在她那里得不到一点好脸色。一些污浊的字眼并不能使自己摆脱不好的境地,相反会引来更多的烦恼,一些短时间的痛快感也可以引来无休止的烦恼。渐渐的我就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如何才算得不怒自威,真正可怕的人并不是那些张牙舞爪的人,懂得沉默的人更是生活的智者。我学会了从容忍到包容,虽然还是古怪脾气,爱使小性子,也明白了相处之道不在于迁就而是体谅。我学会了简单,尽管我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我会去很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前提是我和他同路同世界,我会把善与恶的抉择交给对方,不伤己,更不伤人。我的简单把我变成了一个孩童心思,这或许也算是弥补我的青春年少的一种方式。
我并没有看尽人世间的善恶难事,不懂所谓的人心险恶,我却有着自己的跌宕起伏的经历,这一路走来不管遇见什么难事,有着怎样的伤痕,凡是他人带给我的,我都可以体谅,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缘由:不懂。仅仅是因为不懂而已,不会明白我的用心,亦是不会明白我的苦心,以为我不过是不谙世故,或者别有用心。人世间太多的'逢场作戏,终究不过是一场梦,人散了,梦也就散了,留下了一地的心力交瘁。别有用心,不过是人的提防心。引用那句很矫情的话,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可是于我而言,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各自安好,好自为之。这或许就是我任性的一面,也算是我背叛过去的一种方式。
我知道我最大的财富便是我的经历,可是我还没用十足的勇气去把它一一拾起。至少我现在不想再这样遗落下去,把自己置于既孤单又享受的境地。我打算去写一些有关自己经历的文字,开始去一点点地触碰自己的回忆,不会让悲伤一泻千里,写一些情有所依的文字,写一些有关成长、有关强大的文字,写一些不愿触及的文字,把这十几年来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不让它如云烟般消散,毕竟真切伤痛过的东西,不会泯灭得如此彻底。还有这一路来相持的人,有些事情,用谢谢来表达都不足够,不表达却铸就了遗憾,我想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展示我的一心真诚,也愿你们安好。
现在的我还没有这样的一种勇气,写一篇能触及到眼泪的文章,若可借得挥毫气力,写得那些许文字,便入了这“十年”之题吧。这样的文字并不代表我不快乐,我渐渐体悟到所谓幸福的追寻,之前的我欠下自己一句对不起,慢慢偿还,莫再辜负。马蹄踏成花雨,是非白了青丝。不知我是否能还得起一枝斜影的枯笔瘦?
第3篇:遗落的青春散文
遗落的青春散文
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它就像清晨草尖上的一颗露珠,轻轻地滑落在时光的隧道里。
一
这么多年,每次关了灯,夜深人静的时候,羽就会想念一座城市,想念一些往事,想念一些人。记忆就像常青藤缠绕着凌乱的思绪,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也有幸福和甜蜜。
都说一个人心里住着一座城,是因为城里有一个深爱的人。羽心里的这座城,没有深爱的人,有的是羽遗落的青春。
那年小伟的离开,让羽提前返程。初六的早晨,空气里还弥漫着新年的炮竹味,地上还有零星的炮竹碎片。红红的带着喜庆的春联,家家户户门前的大红灯笼,依然洋溢着新年的喜悦。羽带着落寞,带着不为人知的伤感,背上背包,坐上了开往城市的汽车。
汽车越走越远,家也越来越模糊。透过车窗,羽看着窗外飞驰而去的村庄,田野,大树。心里想着,此时的小伟,是不是也在汽车上,他奔赴的城
第4篇:遗落的青春散文
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它就像清晨草尖上的一颗露珠,轻轻地滑落在时光的隧道里。
一
这么多年,每次关了灯,夜深人静的时候,羽就会想念一座城市,想念一些往事,想念一些人。记忆就像常青藤缠绕着凌乱的思绪,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也有幸福和甜蜜。
都说一个人心里住着一座城,是因为城里有一个深爱的人。羽心里的这座城,没有深爱的人,有的是羽遗落的青春。
那年小伟的离开,让羽提前返程。初六的早晨,空气里还弥漫着新年的炮竹味,地上还有零星的炮竹碎片。红红的带着喜庆的春联,家家户户门前的大红灯笼,依然洋溢着新年的喜悦。羽带着落寞,带着不为人知的伤感,背上背包,坐上了开往城市的汽车。
汽车越走越远,家也越来越模糊。透过车窗,羽看着窗外飞驰而去的村庄,田野,大树。心里想着,此时的小伟,是不是也在汽车上,他奔赴的城市,是远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