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玉缘散文
玉缘散文
我常想,妈妈给我取名玉儿,是不是因为外婆珍藏的那个绿玉镯子呢?
很小的时候,外婆藏在一个红油漆雕花梳妆匣里的翠绿色玉镯,对我就有了深深的吸引力。外婆喜欢把镯子拿到门外的阳光下,举着,慢慢地端详。玉镯在阳光下看起来莹润透澈,闪着碧绿的光泽,如水波一样流动。
外婆眯着眼看一会,用一块绵软的绸丝巾细心擦拭一遍,又小心翼翼地放回梳妆匣,锁进黑漆斑驳的大木箱子里。
“外婆,这么漂亮的镯子,你咋不带呢?”
奶奶的手腕上,总戴着一对闪闪发光的黄铜镯子。外婆有这么漂亮稀罕的翠玉镯子,却从不见她往手腕戴,只是藏在箱子里,偶尔拿出来看看。我发现外婆每次看着镯子的眼神,柔和里夹着几丝忧伤,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笑容,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玉镯可金贵哩,我怕我戴着不小心碰坏了。”
外婆摸着我的头,满脸的慈爱。我心里多想把外婆的镯子拿到手里摸摸,看看。那幽幽的碧绿色的光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好奇又欢喜。可看着外婆拿着镯子时那么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也就不敢去碰,我怕万一不小心摔碎了外婆的宝贝镯子,也摔碎了外婆的心。
“这玉镯啊,原本也是一对的。”在一个暖洋洋的午后,外婆又一次拿出镯子看的时候,终于给我讲起了她的镯子的来历。
“那另一只呢?”外婆的这只玉镯,对我一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另一只在我姐姐,也就是你姨婆手里。”
姨婆?在我的印象里,好像没有见过这样一位长辈。
“姨婆,我怎么没见过?”
“你这个姨婆啊,出嫁后就随婆家人迁居到了新疆,很多年没回来过了,我都快想不起姐姐的样子了。”
外婆说着,混浊的眼睛里有泪光在闪。
“解放前,我们家里是地主成分,这对玉镯,是我娘的陪嫁,后来我们被抄家,财产都没收了,娘把这对镯子埋在地窖里,才留了下来。”
外婆讲的故事,就像很遥远的神话一样,我听不太明白,但还是对外婆的过去很感兴趣。
“爹娘生了七个儿子,两个闺女,你姨婆比我大两岁,现在也七十多岁了,都不知道还在人世不。”
外婆的语气越发伤感,幽幽地叹着气。
外婆说,解放后,他们家的土地和财产都充了公,家里人口众多,又逢几年自然灾害,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兄弟姐妹们也只能跟着村里人去外地逃荒。几个哥哥跟着人去矿厂采石头,外婆和姐姐在走进大山后,和村里一起出来的几个人走散了,姐妹俩只能在有人烟的山村里一路乞讨,准备到秋收后再回家。
姐姐大点,心灵手巧,人也活泛,遇上家境稍微好一些的人家,便主动问着给人家做点针线活,换几个小钱,好攒点回家的路费。
有一天她们正赶路,突遇暴雨,好不容易找到个窝棚躲避,浑身都已经湿透了。外婆身子骨原本就单薄,长时间的风餐露宿,又加上淋了雨,得了疟疾,整日昏迷打颤,眼看就不行了。她姐姐急了,到附近的村子里挨家哭求,让人家帮忙找大夫给妹妹看病。后来,真有个好心的土郎中来给外婆看病。郎中随姐姐到了窝棚,看外婆病势沉重,便把她们接到自己家里,天天用采来的草药给外婆医治,过了半月,外婆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那个郎中的老婆几年前生孩子难产死了,留下一个三岁多的女孩。外婆的姐姐对郎中救助她们姐妹心怀感恩,竟然答应嫁给郎中,替他照顾女儿,也给自己找个安身之处。
外婆和姐姐在郎中家住了一个多月,等她身子骨都养好了,郎中陪她们一起回到家,顺便也是上门来提亲。对于这门婚事,她们的爹娘是不愿意的,一个黄花大闺女,嫁给一个快三十岁的鳏夫,还拖一个几岁的孩子,过门就当后妈,他们觉得委屈了闺女。可外婆的姐姐主意已定,说啥也要嫁给郎中,爹娘也拿她没办法。再说,人家还救过他们小女儿命呢。那时候他们山里人家的生活,过得比外婆他们都要好点,最起码能吃饱饭,爹娘考虑再三,也就应承了这门婚事。
姐姐和郎中走的时候,外婆的娘从地窖里挖出埋着的镯子,给了两个女儿一人一只,让她们好好保管,以后姐妹们不要失散了,这对镯子,就是她们的念想。
可是,姐姐他们回去后不久,就跟着亲戚搬迁到了新疆,头几年还有信来,再后来,就杳无音信了。外婆的爹娘还活着的时候,也打发几个儿子去山里和新疆他们留下的地址找过,却也是毫无音讯。外婆和她的姐姐,我的姨婆,就这样,一辈子都没再见过面。难怪外婆总是拿着那个镯子久久地看,她是在思念她的亲姐姐啊!
自从听了外婆讲的故事,我对这个素未蒙面的姨婆也充满了渴望。我总盼着能有奇迹出现,说不定哪一天,会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儿孙们的陪伴下回到故乡,来寻找她的亲人。外婆看到她的姐姐,两只碧玉镯子摆在一起,两个古稀老人抱在一起喜极而泣……每每在脑海里幻想这样的镜头的时候,我自己都被感动得泪水涟涟。
外婆终于还是没有等到她的姐姐回来。那年冬天,外婆病了,不停地咳嗽,喘息,苍老的脸上蒙上一层灰土,混浊的眼睛里没有了一点活力。每次陪妈妈去看外婆,听着那一声声剧烈的咳嗽,看着外婆肿胀通红的脸,我的心都针扎一样地疼。
外婆整日躺在炕上,再也不能出去晒太阳,也不能在阳光地下看她的镯子了。但我知道,外婆一直还在惦记着她的姐姐。屋里没人的时候,外婆便把目光投向那个大木箱子。我懂外婆的意思,赶紧从她的枕头下面摸出钥匙,拿出外婆的梳妆匣,把丝绸包着的碧玉镯子小心翼翼地取出来,递给外婆。外婆靠在被窝上勉强坐起来,双手颤抖着,干瘦的手指摩挲着镯子,随着剧烈的咳嗽声,眼泪扑簌簌掉下来。我也抹着眼泪,替外婆把镯子小心地擦拭一遍,再放回到原处。我知道,外婆这一辈子,恐怕都等不到她的姐姐了。一对玉镯,也注定不能再有成双的时候。
过完春节,外婆的病愈发沉重,连汤水都无法下咽了。妈妈说,外婆的大限到了,这次,是熬不过去了。妈妈开始天天往娘家跑,和几个姨娘一起,给外婆缝制寿衣,两个舅舅也忙着请来木匠师傅,给外婆打棺椁。外婆,我的外婆,她真的要死了。我整日趴在外婆的枕边,用一个小勺子把糖水一点点喂到外婆嘴里。
“外婆,你喝点粥好不好,妈妈熬的小米粥,可香了。”
外婆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脸憋得青紫,微微地摇着头。
“玉儿,去,叫你妈和舅舅他们来。”
外婆干裂的嘴唇哆嗦着,气若游丝。
那天,外婆最后一次把镯子拿在手里看着,失去光泽的眼神里满是依依不舍。可是,外婆最后把镯子给了两个舅舅,让他们拿去城里卖了。我们都明白外婆的心思,镯子就一个,外婆怕她走后,儿女们为镯子的归属起冲突,同胞兄弟姊妹间有了隔阂。别看外婆神志都快不清了,心里明镜似的。唉,外婆都要没了,留着手镯有啥用呢,兴许到了另一个世界,外婆就能找到她的姐姐,姊妹团聚了。
外婆走了,外婆的镯子也没了,但我依然会常常想起外婆,想起外婆的绿玉镯子。那晶莹剔透、碧绿柔和的光泽,总在我眼前闪,和外婆慈祥的笑脸交替变换着,深深地印刻在我心底。
成年以后,我买过很多首饰,金银的项链,戒子,耳环。可我骨子里是个懒人,不爱打扮,也不喜欢穿金戴银地显摆,总觉得俗气。于是,那些首饰只被我戴过几天,新鲜劲过后就装进了精美的首饰盒,遗忘在柜子里。
我常年喜欢佩戴的,是一条很普通的翡翠同心锁,雕琢得不算景致,价格也不高,食指般大小,一个纯白,一个淡绿,色泽匀称,里面有细细的棉丝。那是有一年过生日老公给买的礼物,戴了很多年了,细细的红绳都已经褪色,再重新去精品店换一根,继续戴着。虽然也很喜欢那条莹润的珍珠项链,也只是偶尔出去应酬戴一下,回来继续换上同心锁,可能是习惯了。
女人爱美,那是出于天性的,我虽然不爱打扮,逛商场的时候,经过首饰卖场,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浏览一番。我对金银首饰不感兴趣,最喜欢看的,是玉器,尤其是各种晶莹剔透的玉镯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爱极了外婆的绿玉镯的缘故。
玉镯的价格都不菲,标价都在万元以上,水头足棉丝少的更贵。我虽然喜欢,也不愿意太奢侈,只是隔着玻璃看看,过过眼瘾。热情的店员自然不会放过每一个顾客,从镯子的精美度到价格的优惠率不厌其烦地介绍,我只能歉意地笑笑说下次再买,不好意思地离开。
有一次和老公一起去,我恶习不改,又在玉器柜台迈不开步子。老公说,喜欢就挑一只吧,也不是买不起,然后凑过来陪我一起挑选。我还是没答应买,拉着他离开了。女人可以任性,但不能贪婪,没有节制。
前年,老公和朋友们去外面旅游,回来的时候给我们都买了礼物。我打开那个红绒首饰盒,一只碧绿色的镯子静静地放在黄色的丝绸上,莹润剔透,闪着滢滢的光。我满心地欢喜,对老公也充满了感激。喜欢和拥有是两码事,这份简单的爱里,也包含着一份深深的情谊,而非金钱能够衡量的。谁说男人粗心,不了解女人的心事呢,很多时候,他们会用行动证明,他们的爱,胜过那些空泛的甜言蜜语。
镯子戴在手腕上,清凉,莹润,通透,温绵,闪着水波一样绿滢滢的光,虽然没有外婆祖传的那只绿玉镯一样精美贵重,但在我眼里,也是极品了。外婆珍藏的镯子,珍藏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对姨婆的牵挂和思念。而我佩戴的镯子,也是一份平淡生活里浓缩的爱。我也会像外婆一样,珍爱一生的。
外婆在那个世界里,也一定找到她的姐姐了吧?
第2篇:玉缘优秀散文
玉缘优秀散文
喜欢玉,最初是被她的灵气所打动:玉可以护主避邪。听说了一些传奇之后,那玉于我,便有了蛊惑,仿佛她就是冥冥中的另一个我,也就开始对她有了魂牵梦绕的眷念。
千禧年的元旦,男友送我一个梦寐以求的玉镯,所有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在琳琅满目的玉器面前,我留连忘返,最后只钟情了其中的那一个。导购小姐满面笑容地小心取出拿给我,告诉我:“玉是讲眼缘的,只有与她有缘的人才能看到她。”,当时我的心,无缘由地就动了一下,遂心一定,就要这一个。
从她滑到我腕间的那一刻开始,我的眼睛便被深深地牵引了,再也挪不开。于我,她是如此的美丽:清淡、剔透,仿佛她真地就是冥冥中的我,盈盈地环在我的腕间。每次望向她的眼神,情不自禁让我溢满柔情,以致于,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地对亲爱的说道她的美,以及我的喜欢。看着我的喜形于色,他也不言语,只是眼里满是宠溺和笑意。然后,没多久,我又会一本正经地说着我的喜欢。
那个夜晚,我不停地醒来,睡着,再醒来。而每次醒来,我都会忍不住轻触腕间,轻抚温婉的她,甚至会情不自禁地送至我的唇边。想着她时,总能想起她冥冥之中的浅笑,给人温暖。那一天起,就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
闲来无事时,常会抬腕至眉间,独自凝眸或把玩一番。那玉与我,更似个灵气女子,冰晶玉洁萦绕在腕间,让人心生爱怜。于是,日久生情,那玉与我,早就惺惺相惜了,可怎奈何情深缘浅。
05年那年春节,当日赠玉于我的男友,早已晋升为老公。他骑着摩托车载着我行驶在水泥路途中,冬天的风吹在脸上很是有些凛冽,我索性从后背抱着他,将整个人贴在他的'背上,以挡风寒,一边天马行空。
突然,一时的安稳嘎然而止,我整个人被摔在地上,并且还滚了个跟头,老公也摔倒在一边,摩托车已横在了马路边。细细一看,那腕间的玉已消失不见,散落在我摔倒的地面,碎成了几截。心里,竟生出莫名的痛,一如她的绝情离去,却更是让我不舍,以及更多的不忍。终是信了:玉是有灵性的,宁为玉碎,也要保全主人的安危。老公和我,虽是摔伤,倒无大碍。老公是侧摔,膝盖及肘部的衣服擦破,以及皮肤的表皮擦伤。我摔得稍为重一些,以翻滚的姿势摔倒,除了手肘的衣服擦破外,倒也无大妨。便小心翼翼地拾了断玉,只是心有余悸:如果在突然摔倒的刹那,后面有急驶的车辆奔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回家烤火后,整个腿部火辣辣地痛,细看才知整个腿部的一片擦伤,真是万幸啊。后来细细疗养了一阵,倒也没有留下伤痕。
第二次挑选玉镯,是与一位朋友,在一位老者的作坊。他依品次的好坏,一一展示,直到最后,我才眼前一亮。老人立即认为我是懂玉之人,其实我哪里是懂,只不过是在求一个“缘”字,而缘,却往往是可遇不可求。虽然最终求得一心仪之物,终究不是最初,也就没有当初的那份狂热了。只是后来,朋友单独前往时,老者不觉问起我来,在他看来,我倒是与玉有缘的人。
如此这般,对玉的喜爱更是有增无减。现虽有玉镯盈于腕间,虽也有肌肤之亲,但总是会让我怀念,我终究还是个念旧的人。在我看来,这块玉比起当初某人送的玉倒是差了几分。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大概说的就是缘份二字吧。在未遇见之前,她不过是孤零零地栖身于荒野或商铺的美石,遇见了之后,眼神交会的刹那,便已是一身灵气,似在妖妖地向我招手,让我欲罢不能。于是,每次见了美玉,便会两眼放光,总想求得一美玉,灵魂合一,日夜相伴。
喜欢,更是因为她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犹似一颗冰心,闪闪发光。在那片光芒的背后,散发一片的温婉,脉脉含情,又楚楚动人,令人如痴如幻。
后来,小女儿的出生,因五行缺金,便取名单字为钰。钰:宝也。女儿身材单薄,机智灵巧,每每带出去时,逗人喜欢,总是招人爱怜“真是个玉儿,小巧玲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女儿就是我的珍宝,而我更知道,钰儿有一颗玲珑心。
今生,只因玉缘,缠于腕间,恋于心上,一切只为缘。
第3篇:玉缘心情日记
玉缘心情日记
琼,乃美玉也。琼,也是我的名字。父母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字中独独挑出它赐予我,是希望我拥有玉一样美丽的容颜、温润的品性、高贵的气质吧。生活中叫“琼”的人实在不少,有人嫌这名俗气,我却一直喜欢它,并暗自感谢父母把它给了我,让我一生下来就与玉有一种特别的缘分,让我有机会感悟玉、亲近玉,拥有一段有玉相伴的人生。
我小的时候,一家人过着清苦的日子,不敢奢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玉,但我奶奶有只玉镯。我不知道那玉的来历怎样,质地如何,奶奶时时戴着它。她洗碗的时候,那镯子与瓷碗相碰,叮当作响,声音圆润、清脆,好听得很。后来可能因为经济的拮据,奶奶拿它换了钱。再也听不到玉与碗相碰的清音,心里充满了对那玉镯的怀想……现在想来,人与玉之间也讲缘分的吧,从小能有一段时间看着玉、听着玉,也算玉对我的眷顾了。
第4篇:《玉石城缘》教学反思
《玉石城缘》教学反思
导语:通过教学,老师会《玉石城缘》这一课程有哪些方面的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玉石城缘》教学反思,欢迎各位参考。
生命的在场
——《玉石城缘》教学反思
初次见到《玉石城缘》就被里面蕴藏的一种身处平凡的岗位却心怀梦想,在渺小的地方仍旧高昂着头颅彰显自己丰盈而厚实的生命所打动。在韩老师要求上展示课时,第一反应就是这篇文章了。
作为新老师的我,内心充满了不安,极力想去征求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意见,问过之后,所得到的回答都是:“换一篇吧,这篇文章太难了。”看过他们各自推荐的文章后,发现,还是只有它——《玉石城缘》进得了我的内心,冥冥之中昭示我似乎只有它能够让我在这样一堂展示文本自由解读的课中带领孩子们自由地打开自己,近距离地感受作者的内心,展现自己对于文本的独特领悟,提升自己对生命体验的厚度
第5篇:狗缘散文
狗缘散文
今夜,妈妈终于能睡个安生觉了。
数日来,老爸深受爱犬丑丑丢失的阵痛有了移情对象——家里失丁后又添新丁,来了一只新宠!
今晚,妹夫从妹妹同学家抱回一只蝴蝶犬。
一整天,在家翘盼的老爸,忙个不停,先是绞尽脑汁地为新犬取新名:因为丑丑这名,不吉利,连丢了两只小狗……然后,他按捺不住地分别跟我们姊妹电话报喜,声调一改连日来的有气无力,显得急切又欣喜,“大女,我取好了名,就叫来福。”我连赞几声,好名字!一侧的妈妈,大声舞气地道,我静坐时就看到了,是一只充满灵性的圆耳朵小狗。
来福,果真是一条通灵性的小母狗,白色作底,挑着几缕红棕的皮发,圆圆的耳朵,绕成圈的长尾,灵巧的身形,靓丽可人。一来到新家,来福也不认生,上沙发,爬茶几,扑人腿,上蹿下跳,时而来一个前滚翻,时而又凑到新主人面前,用红红的舌头舔一舔新主
第6篇:中秋缘散文
中秋缘散文
沏一壶茗香,吟一轮月圆,听一曲秋歌,感一寸光阴。秋风起,月无眠,中秋缘、、、、
遥想东坡当年,一轮圆月,感月思弟,一壶浊酒醉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留下千古名篇。千年以后,绝代歌后邓丽君,一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婉约清新,甜中蕴苦,留下古今绝唱。就这样,中秋在名流与名月中缠绵,在骄阳与冰雪中轮回,在荏苒的光阴中抒写着个中的悲欢与离合。是啊,圆月依旧在,中秋佳节浓,东坡可曾有,歌后不复来!罢了罢了,人生就如斯,有如今天这寒中带瑟的雨,你在雨的那头,听雨,任雨独自来把中秋缘诉说。
听说今夜不见月,其实月是心中圆。披一件云裳,可暖一季秋凉,望穿云层,可见一轮月亮。凭栏而望,尘雾茫茫,秋来秋往,三分无奈,七分凄凉,唯有岁月沧桑,敢问圆月,去向何方,今夜怎能无光?莫非月也悲了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