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的回味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3 08:06: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幻想的回味散文

幻想的回味散文

可以给我一次幻想的思维吗?请不要嘲笑我。

——题记

新的一周。上班第一天。想写点文字,可没得写,或许是友的一句话刺激了我,说我变得懒惰了。其实,不是刺激,只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鼓励,哪怕我写的文字是如此的干巴巴。那就调动自己大脑所有细胞,想想昨天和今天所经历的,写下来吧。

昨天周日。休息。想想没有外出购物的必要。因那些小东西都是靠网购的便捷来代替,所以干脆蜗在家里。其实,休息的日子比上班还累,洗衣服,擦地板,收拾一下全面的整体卫生,一个半天就算过去了;中午看了一会张小娴的《相逢》。坐在书桌旁,暖阳晒着,很慵懒,睡意袭来,干脆上床把自己裹到被子里,舒服的暖让自己一下子睡到三点四十。不愿起,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再从天花板游弋到书橱。好像想起来什么。下床,把书橱里的书重新整理了一下,按高矮,厚薄,大小顺序排列整体美观一些。当我把那些不喜欢的书籍放到最低层的时候,我看到了那本厚的出奇的《徐悲鸿传》。随手翻阅,从书里面掉出一摞信件,打开泛旧的信封,飘出一种记忆的墨水香,坐到床角,细细读起来,记忆回到我的大学时代……

那是十年前的一天,我在岛城上大一。

也是周末。坐公共汽车回距离三百里的老家。

我一般是两个月回家一次,在车上,和我同坐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孩,记得他当时先打破沉默。或许我俩都是带着眼镜,都是一脸的青春懵懂,学生味浓厚。

他告诉我回外婆家,外婆家是和我家乡的另一个乡镇。他的名字叫杨帆。他上大三。他告诉我他在岛城另一所大学就读。他的家乡是吉林。那一次,我们联系好了,周日下午返校的同一时间。

后来我们慢慢熟悉是在返校后,他会周末到我的学校找我。会给我写信,或写卡片。

大四的下半年,家里人给他联系好工作,他回吉林老家实习去了。

实习的日子,是他给我写信最多的日子。我不知那段日子叫不叫爱情等待。

实习结束,他返回学校,问我,若我毕业后会不会绘到他的城市。他说他在他的城市等着我。

我摇了摇头,不是拒绝,我只知道这是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命运总是和我开着最真实的玩笑,和吉林这个城市有缘的玩笑。

我和强的相识也是在车上,他从家乡探亲返回部队,他所在的部队,就在吉林。

相识的那天,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一件军装披在我的身,我被感动,同时他把我的心带走。我甘愿做了强一见钟情的“爱情俘虏。”

后来,我去爱人强的部队看他,经过吉林杨帆的城市,我曾犹豫着是否给杨帆打一个电话。

最终,我没有联系杨帆,因为我已经有了爱我的人。

多年过去了,看到这些陈旧泛黄的信笺,我又拉回到我的青春岁月,请允许我幻想一次:如果,当初我嫁给杨帆,我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我?

或者说,若我嫁给了杨帆,我会远离我现在的家乡,在吉林的城市上空看飘零的秋叶随风飘落……

新的一天。总是习惯于上线隐身。把一些工作有条不紊地输入软件程序。友发来信息,没拒绝。因为我喜欢友写的'文章,并愿意去读。

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不会装作视而不见或者沉默。哪怕自己正在做着份内的工作。我知道潜移默化的友谊是在读文中建立的,哪怕从来没聊过天。

友告诉我他今天休息。说他们这样的单位就好像《士兵突击》里的红三连五班,每天工作并不是很忙。

我对他说,我羡慕他所在的城市和他居住的环境,面朝大海。住在山上的别墅内,美丽的风景线推窗即可看到。

友说,时间久了就感觉不到这种环境的美了,唯有去到其他地方才会感觉出这里的好。

是呀,或许人大都这样。不安于现状,不安于一种舒适的环境……

我羡慕友的幸福生活。友调侃我是央视记者吗?我在这边笑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和友谈着一些什么,时不时有同事找或办公电话,思绪乱乱的,所以我所回复的话语总是有些让人不喜欢,略显滑稽。连我自己隔屏都笑了。

友谦虚地告诉我:幸福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或是和他人,或是与自己,无论怎么比较我都没有感觉到幸福。

“嗯,是的,我天天在感受着你的幸福,你透着哲理性的生活散文。”我是这样回复友的。

友说,我把他的幸福当成了一种想象。

我和友相识不久,我欣赏他写的文章,读后总会让人回味反思很久;我欣赏他和朋友一起户外骑行的潇洒,带着诱惑我肠胃的食品:干鱼,貂肉,花生米等好吃的食品;我羡慕他和朋友一起假日旅游,摘野枣,苹果;最让我羡慕的是他有那么多套书籍……

现在,请允许我幻想一次:如若我在他的城市,我会不会问他:可不可以把你的书借给我看?不管他拒绝与否。虽然我会很容易从网上订购到他的那些书,或者从书店买到。但是,我愿意试着去碰壁,也或许,他会很爽快地答应我:拿去看吧!或者说,我会问友:我去你所在的海边看渔轮吧……

“因为我们彼此陌生而显得相互真诚”。在短暂的聊天结束后,我记住了友最后说的这句话。给自己一份充实,如果在闲暇的时间内,我会写点文字记录,让自己变得不再懒惰。

我的幻想文字。那就允许我的思维幻想一次吧,请不要嘲笑我……

第2篇:回味过年散文

快乐的日子总是容易过去,愉快的新春佳节,就在我们尽情享受的时候,悄悄溜走了,留下的只是美好的回忆。

“忙三十,闲初一。”忙碌的大年三十一过,所有人都像快进站的火车,由疾驰到放缓车速,人们从忙碌到闲下来安适地享受新年的快乐。

今年大年初一上午,太阳被响彻云霄的烟花爆竹声吓得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久久不敢露面,缓过神来的天公不忘自己的职责,连忙推出太阳,让它为人间的新年添光增彩。

下午太阳像个新婚的媳妇,羞羞答答、磨磨蹭蹭地露出了娇艳的笑脸,霎时,整个人间充满了光明,充满了温暖。

太阳出来了,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心情也格外朗润。

去年是个暖冬,整个冬季似乎被忽略了,提前跨入了早春。沐浴在温暖的冬阳下,我来到户外,信步走进田间。

漫步在防洪大堤上,仰望太空,天是那么蓝,使得冬天的太阳显得特别温暖;俯视河水,水是那样清,清得可见鱼儿在水中游弋;蓝天碧水间的鸟儿们显得更快乐,它们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那声音比任何时候都清脆、悦耳,因此更动听。

放眼望去,早播的小麦绿油油的,晚种的也在奋力向上伸;油菜虽曾遭遇短暂的低温,但又是那么郁郁葱葱;路边的小草更是生机勃勃,似乎要将它顽强的生命力展示给人们看。

空旷无垠的田野,不见一个人影,只有远处的公路上依稀可见轿车穿行,使得田野更加静谧。

我饶有兴味地欣赏着这“水乡宁静图”,不能不想起儿时大集体年代的农村生活。那时的人,似乎以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革命”,就是造反,就是砸烂“封、帝、修”。

农民无假日。原以为过年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谁知上级指示:“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所谓“革命化”,就是大年初一下田干农活。尽管大多数人不情愿,但队长不能违反上级精神,他有的是权力和办法,大年初一下田劳动,一天抵算平时三天的工分。重赏之下必有响应者。大多数社员都扛着泥耙拿着泥锹下田“抓革命,促生产”去了。

从沉思中醒来的我,饱览了田园风光后,踱回小镇。小镇大街小巷,都因午夜的钟声敲响前后,整个天空中响起震破天幕的鞭炮礼花声,缤纷的色彩,照亮了整个天空,也映亮了大地,那气势无论什么重大庆典都无法与之媲美。早晨,财门大开,又是一阵阵噼里啪啦、嗵嗒的鞭炮声。随着这两次飞花碎玉般的纸屑飘落下来,地上或如桃花雨,或似红地毯。

农村人喜欢红红火火。象征团圆的大红灯笼,寄托志向,抒发情怀,陶冶情操的对联,把个年味渲染得浓浓烈烈的。

浓浓的年味,随处可见,你看男女老少无不穿上节日的盛装,路上行人笑意写在脸上。熟人相见,不再是“吃过了吗”“吃了”的对答。人们一夜之间都变得那么客气文雅了。

人们相互拜年。平辈相见:“恭喜发财,万事如意!”遇到长辈“祝您老,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辈祝小朋友:“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多祥和的气氛啊,多文明的新农村呀!我想,如果每一天都像过年这样讲文明、有礼貌那该多好啊!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理想一定能成为现实!因为精神文明会伴随物质文明并肩而行。

过年是团圆的日子,团圆就离不开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过年又是喜庆的日子,许多人家都趁着亲人团聚之时,办喜事、搞庆典,大摆筵席款待各方宾朋。

宴请亲朋好友,或提前定好饭店,或自备家宴,何种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让聚会成为联系你我的纽带。

乡村人办事很实诚,真心待客,唯恐招待不周而怠慢客人。现代人办事不再是昔日的六大碗,每桌十个或十二个冷菜,烧、炒、烩、炸、蒸穿插上,中间还要上几个汤菜及甜点。过去以素为主,荤腥点缀,而今海陆空齐上阵,缺一不可。除了品种多,还要讲究色香味,更注重科学搭配。既要让客人吃好吃跑,又不要有较多的剩菜。

一场活动结束,主人既尽了地主之谊,又彰显了农村生活的甜美与丰裕。许多参加活动的城里人常向他人介绍乡村喜宴的场面。

要说农村的变化之大,莫过于饮酒习俗的改变。现在,无论是在喜庆的酒宴上,还是家常的宴请及亲友聚会时,不再是过去的那种想方设法地斗酒,千方百计地让他人喝多而自己作壁上观。如今大家都知道,怂恿他人多喝,自己并不轻松。虽偶有闹酒场面,但总会有人及时提醒大家,适可而止,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席间敬酒、劝酒是必可少的环节,主人还得带头喝。没有酒量要有激情,酒量不大没关系,只要有足够的诚意就没人计较你。

对他人的敬酒,能者多饮,意思到了就行。可喜的是,强人所难的不见了。当然仍有醉酒者,不过皆因“酒不醉人,人自醉”,从没见过别人捏着你的鼻子往嘴里灌,还不都是自觉自愿地喝下去的呀!

宴席结束后,不少人春色满面,朋友之间手拉着手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豪情逸致声音高亢,或缠缠绵绵诉不尽的衷情。尽管未必完全听清楚对方讲的是什么,但这并不影响相互间的交流,因为大家都一样沉浸在飘飘欲仙的境界里。此时的话多,笑脸更多,酒后的人比任何时候都热情客气。握手了再握手,拥抱了又拥抱,张郎送李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方。所幸的是耍酒疯的,借题发挥的明显少了。饮者,足而不醉方为高。然而,酒逢知己喝高点又何妨?

过年大人们开心,孩子们快乐。巴望过年的是孩子。过年对他们来说,真的很好。他们大多数作业已在年前完成,只有类似于《快乐的春节》的习作待到年后完成,因此暂无学业负担,家长们也不会在这时要求孩子做作业。愉快的寒假,快乐的春节。

我那上四年级的孙子常说,过年真好!每天吃过早饭,就有跟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来叫他出去玩,他招呼一声便一溜烟地跑了。初三上午,出去后直到吃中饭都不回家,我找了几趟也没找到。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几个小脑袋从河坎下冒了出来,衣服搭在肩上,一身的泥土,一蹦一跳地各自往回走。看到他们的调皮样,我忍俊不禁。

刚吃完午饭,丢下碗筷就又跑出去了,因为外面有小朋友在等他呢。我连忙赶上去,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可他们却一本正经地说:“这个我们知道,在安全教育平台上早就学过了。”嘿,现在的孩子懂得的东西真多!

玩了一圈,他领着小伙伴来到家里客厅里看电视。不久,又跑到门外摔掼炮,啪、啪、啪,响了一会儿,带着小朋友来到我的书房。推开门,探着脑袋询问在看书的我,能不能让他们玩会儿电脑?过年了能拒绝他们吗?但我提出要求,一堂课的时间,时间一到请主动离开,否则下次不要跟我提这样的要求!他们连忙答应。我放下书,让出座位。就在我跨出书房门的时候,孙子说:“过年真好!不是过年,爷爷是绝不允许我摸他的电脑的。”

我听了窃窃的笑了!

是啊,过年了,开心就好!

为了那开心的时光,为了温馨的团聚,为了看望远方的亲人了却一年的思乡思亲之念,许多人不畏远途劳顿,哪怕是远隔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他们的回乡的脚步。所以我以为,过年的温馨与快乐值得仔细咀嚼回味,只得将那美好时光保留在记忆深处。

第3篇:心声回味散文

心声回味散文

下了公交,走向地铁的这段路上,今天是如此温暖。左边夕阳晚照,右边各类美食香味四溢,直勾的我鼻子痒痒的。心情也跟着飘出了香味…

收废品大叔认真的整理着纸箱,大小分类,捆绑整齐,真是干什么都需要敬业!

许是昨天小雨的'缘故,今天感觉路况不错,没有亲密接触,依次前行;

许是经历几天模糊的痛苦,鸟儿们撒欢似的,在透亮的天空肆意飞翔;许是我心里的霾渐少,心里豁然开朗,看什么都是“温暖的城事”。

有时,心里压抑了,觉得委屈了,会习惯跟朋友唠叨,发泄我的负能量。

每每都能心绪渐平,并不是对方能实际解决什么,有些事是无法解决甚至不需解决的,更多的是面对与释放。感激有这样的朋友在身边,感觉自己在成长,感恩清晨醒来有阳光暖身、暖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散文:回味人生

散文:回味人生

跌跌撞撞的时光,迎来了朝阳送走了晚霞,来来回回的季节,送走了深秋换来了初冬,渺渺茫茫的岁月,消磨了青春增加了年轮,时光交替,四季轮回,岁月流逝。

我们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要懂事,你要有出息,长大了说的最多的话也是如此,却很少听到有人说你要开心,也很少对别人说。面对时光,面对四季,面对岁月,除了珍惜,除了适应,除了留痕,说声慢点,说声珍重,说声开心。

记得有人说过:“人生第一套房子,不要嫌它小,不要嫌它远,不要嫌它偏,买了就好!”“因为房子是可以换的,没有一步到位的……”道理很简单,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人要能抓住机会,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做正确的事情。房子先买了,不合适再换,从无到有,点滴积累。其实一开始买房子无论从结构、位置和价格上已经是最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可能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回味校园生活散文

回味校园生活散文

校园生活,是我们人生历程中最美好的回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味校园生活散文,欢迎参考!

回味校园生活散文1

六年的时间稍纵即逝,是那样的快,快到还未来得及将彼此的容貌深刻脑中,将属于彼此的记忆装入自己记忆库里,可我们却已经面临分开,快到六年的友谊都不知能否永远的萦绕于心。千千万万飞逝的日子,如同千千万万的台阶,被历史遮盖了;如同千千万万的雪花,被阳光拭去。铺在面前的只有一条崭新的,望不到头的漫长跑道,只能隐隐约约地望见点点红光,那,会不会也是另一次新的起点这都是未知数。

梦想的翅膀尚未丰满,崭新的蓝天却急着想把我们收入自己胸怀,我们那尚稚嫩的肩膀,就要撑得起那蓝天的力量。没有了原来的无忧无虑生活,我们即将进入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另一个新的环境,我们或许不能选择与环境相违背的方向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幻想的回味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幻想的回味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