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绣眼鸟散文
绣眼鸟散文
龙眼树林的生机与希望,也许是另外一种心情纾解的好方法。因为春天不只是百花盛开,而且是许多人们所熟悉鸟类繁殖的季节,在院子里的那棵龙眼树上,有一天不经意发现好几个小而美的鸟巢,依据经验那应该是绣眼鸟的家,后来证实果然是可爱绣眼鸟的爱巢。
绣眼鸟筑巢于龙眼树枝末端,除了柔软而枝叶茂密的优点之外,还有一个兼具安全上的功能,那就是可以避免遭受猫咪爬到树上偷袭。
因为假使牠们在枝干坚硬处筑巢,那么经常在树下虎视眈眈的小猫咪,绝对可以轻而易举跑上去捕抓小鸟儿;可是在柔软的枝叶末端筑巢,由于小树枝无法承载猫咪的体重,所以不太可能偷袭鸟巢,当然也就降低这些安全威胁了。
看到这般其妙的情况,不禁让人觉得也许这就是生物演化的结果,所以让小鸟更加聪明,避免无谓的威胁与安全顾虑,才能够顺利繁衍下一代。
绣眼鸟整天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让院子一大早就充满吱吱喳喳的鸟叫声,配合着乡下常见的麻雀、白头翁与斑鸠一起鸣叫,彷佛是杂牌合唱团一般,简直把院子当作免费的表演舞台而热闹极了!
因此每天清晨都会聆听小鸟叫声而早早醒来,先舒服的躺着欣赏牠们美妙歌声之后,然后迎着晨曦起床享受美好的一天。
绣眼鸟下蛋之后,恩爱的小夫妻总是守着爱巢轮流孵蛋,就好像动物频道所报导的内容一样,小俩口终日照顾鸟蛋,终于等到孵出小鸟的大喜之日,接着便更加辛勤觅食,以及餵食那些老是张着大黄
嘴巴的宝贝。
这个时候龙眼树上开满黄澄澄的小花,龙眼花特有充满着清香花蜜的味道,弥漫在整个院子与房间内。
绣眼鸟从下蛋到孵化的过程与环境中,都有这么棒而甜蜜的花香气息围绕,加上园子里的'木莲花陆续绽放,雪白硕大的花朵更是香气逼人,接替龙眼花凋谢之后散播花香的任务。
眼看小绿绣雏鸟渐渐长大,而且跟着父母牙牙学语的样子真可爱,然而小鸟毕竟是小鸟,所以总是竟日喋喋不休而聒噪不已,加上院子里花香四溢的情境,于是不禁让我想起《鸟语花香》的境界理当如此!
从绣眼鸟相依于龙眼树的成长习性来看,我们觉得许多小鸟,其实都是人们的好朋友,所以牠们不会畏惧与人类同在一起的生活习惯。
而大地则是花朵悠游的舞台,因此它们也毫不掩饰绽放美丽身影,甚且恣意散发出浓淡合宜的气息,让人们在大自然恬淡而怡然自得的日子里,不禁在心中充满着愉快和喜悦的心情呢!
第2篇:绣眼900字
绣眼900字
每个星期三的下午,我们班总会找人上去读自己小组查找到的资料。我们小组也探讨了一些主题,可都不合适,直到后来我们选了一种名叫绣眼的鸟研究。二、研究方法
我们先上网搜索关于绣眼的资料,再上图书馆查找有关鸟类的书籍,在书籍里寻找绣眼的资料,最终记录在本子上。三、研究收获
绣眼,俗名绣眼儿、粉眼儿、粉燕儿、白眼儿、白日眶等。其实有好几个品种,如灰腹绣眼鸟、暗绿绣眼鸟、诺福克岛绣眼鸟和红肋绣眼鸟等。绣眼鸟是小型食虫鸟类,体型及颜色都很像柳莺。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所以得名绣眼。目前国内常见种类有暗绿绣眼鸟及红胁绣眼鸟,暗绿绣眼鸟多见于南方,红胁绣眼鸟则多见于东北、河北北部、甘肃西南部一带。
绣眼鸟小巧玲珑、羽色漂亮、动作灵活、鸣啭声音圆润、音韵多变、婉转动听,而且喜欢灯下歌唱,姿态优美,因此许多人喜欢笼养。一般选择雄鸟或雌雄成对饲养,雌雄鸟容易辨别。如果是红胁绣眼,雌鸟肋部的栗红色小而淡,略呈黄褐色.由叫声也能分辨,因雄鸟的声音高而后音长。一般来说,身腰长、嘴尖细、羽毛紧凑、羽色鲜艳、“膛音”大的绣眼鸟最好。为使绣眼鸟在灯下歌唱,白天可用笼套罩住鸟笼,等晚上开灯后才去掉笼套。绣眼的鸣叫声有高、中、低三种音调,听起来有带水音的.、有像虫鸣的,还有一种像夏天蝉鸣的被认为是上品。日本就有绣眼鸟鸣叫比赛,评分标准多依据一次鸣啭的长短、音韵、音调,或者在一定时间内鸣啭的次数。
第3篇:绣眼600字作文
绣眼600字作文
一、研究原因
每个星期三的下午,我们班总会找人上去读自己小组查找到的资料。我们小组也探讨了一些主题,可都不合适,直到后来我们选了一种名叫绣眼的鸟研究。
二、研究方法
我们先上网搜索关于绣眼的资料,再上图书馆查找有关鸟类的'书籍,在书籍里寻找绣眼的资料,最终记录在本子上。
三、研究收获
绣眼,俗名绣眼儿、粉眼儿、粉燕儿、白眼儿、白日眶等。其实有好几个品种,如灰腹绣眼鸟、暗绿绣眼鸟、诺福克岛绣眼鸟和红肋绣眼鸟等。绣眼鸟是小型食虫鸟类,体型及颜色都很像柳莺。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所以得名绣眼。目前国内常见种类有暗绿绣眼鸟及红胁绣眼鸟,暗绿绣眼鸟多见于南方,红胁绣眼鸟则多见于东北、河北北部、甘肃西南部一带。
绣眼鸟小巧玲珑、羽色漂亮、动作灵活、鸣啭声音圆润、音韵
第4篇:绣,灵魂散文
绣,灵魂散文
十九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爱上了十字绣。爱得真实,爱得彻底。
那是一个阴天,一间光线幽暗的屋子里生着炉子。去那里做什么我想不起来了,只记得,那日我坐在炉边取暖,身旁有个女子低着头,一手撑着绣布,一手拿着细小锃亮的针上下穿引。一时间我被她深深吸引。
女子衣着平常,或许只是一件鸡心领的绛色毛衣,也或许只是随意披着一件咖啡色的外套。幽幽泛着葡萄紫色泽的头发直直地垂到肩上,浅浅地隐盖着半边脸。看不清她的神情是安详是幸福还是麻木。
单单是这样一个模糊而具体的身影,还有她手里做着的十字绣,就让我觉得一种心神宁静的享受。一种来自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古老力量,就那样轻易地让我傻而又傻地陶醉了过去…
我不能忘记,那已然逝去了的童年。在母亲的针线盒和碎布蓝里反复翻找挑选合适的彩线和布条的女孩,脑后的马尾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