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了不起的轮子说课稿
了不起的轮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轮子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了不起的轮子》是小班教育主题中的一个科学活动。生活中,轮子到处可见,马路上穿梭的车辆,不管是汽车、摩托车还是自行车,它们都有轮子,轮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轮子,知道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体验轮子带来的乐趣,这是我们老师应该给予引导和帮助发现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在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轱辘轱辘的轮子滚动着、转动着,带给幼儿惊奇和遐想,令幼儿着迷,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我觉得这个教学内容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内容,并将它与科学和语言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标:
1、了解轮子是圆的、会滚动,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2、体验与同伴合作与不能玩具的乐趣。
3、了解轮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的重点、难点:
1、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此活动的重点是了解轮子是圆的,会滚动的特性。
2、如何引导幼儿发现并感受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是这次活动的难点。
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玩儿的过程当中,会完全沉浸到轮子带来的乐趣中,却很少有机会去进一步的思考轮子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这就需要老师采用鼓励、表扬、引导,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积木若干。
2、课前幼儿搜集的玩具汽车。
3、各种有轮子的物体的课件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了游戏法、启发提问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教法和学法。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活动中可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无意注意转变成有意注意。在本节课中游戏法几乎是贯穿始终的,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仅探索了新知,而且体会到了活动的乐趣。启发性提问法能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思考。讨论法可以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形式来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说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滚一滚”的小游戏。教师课前准备了装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的“百宝箱”。首先引导幼儿在”百宝箱”中摸一摸,感知物品的形状,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教师提出游戏小任务: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看看谁最先发现它们的小秘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哪块积木滚得快,滚的时间长,为什么?幼儿进行讨论,教师适当小结。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玩游戏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滚得快,滚的时间长,因为它没有角是圆形的。从而了解到圆形会滚动的特性,为后面认识轮子和它的作用做好了铺垫。
(二)、探索发现认识轮子
1、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小汽车,启发幼儿: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小汽车上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观察讨论,通过观察幼儿认识到轮子是圆形的这一特征。2、接着幼儿自由玩一玩自己带来的汽车玩具。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玩玩具的?玩具汽车是怎样前进的?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轮子是圆圆的,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的。并请幼儿演示轮子的滚动。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幼儿进一步感知轮子会滚动的特点并初步了解了轮子的作用。
(三)、拓展思维启发联想
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呢?为什么要安装轮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想一想除了车以外还有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谈一谈轮子的作用,感受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使幼儿认识到轮子可以帮我们“走”的更快,还能省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四)、轮子自述,拓宽视野
教师进行小结:这些轮子真了不起,帮我们做了很多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上有了不起的轮子吧?接着播放课件,教师以轮子的身份引出进行自述:我是了不起的轮子,你瞧,溜冰鞋上有圆圆的轮子,自行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摩托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汽车上有圆圆的轮子,火车上也有圆圆的轮子,它们都因为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把大家带到想去的地方。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描述,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到了轮子的自豪。
(五)、创设情景感受体验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创设情景:请幼儿分组感受搬动滑板车和拉动滑板车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说出答案:利用轮子拉动更加省力气,更加快!教师小结:有了轮子,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更加省时,省力,更加方便!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情景小游戏,通过体验来感知轮子会滚的特性,孩子们探索到了轮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了轮子的作用,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上好每节课,我们教师都要考虑到每个环节、甚至每个细节,教师更要积极地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师幼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积极的互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幼儿成为一位主动积极的学习者。
第2篇: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目标
1.体验玩轮子玩具的乐趣,感受轮子的了不起。2.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课件、玩具汽车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一)指导语:老师带来两只小动物,看看,是谁?(播放课件)蜗牛、乌龟走路怎么样?今天蜗牛、乌龟不光来我们班做客,还要请小朋友帮忙。原来,森林里要开动物联欢会,蜗牛、乌龟想去参加,可是走路太慢了,所以请我们小朋友帮它们想想办法,使它们走得更快一点。
(二)指导语:刚才小朋友给蜗牛、乌龟想了很多好办法,使蜗牛、乌龟赶上了联欢会,蜗牛、乌龟真高兴。现在它们要考考我们,你们刚才说的小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火车都有什么?(轮子)小结:原来是这些轮子使蜗牛、乌龟走得快,赶上了联欢会,这些轮子真了不起。
二、播放课件,倾听轮子的自述
(一)指导语:轮子的本领可真大,他除了可以帮助蜗牛、乌龟,还可以帮助其他朋友跑的快,下面我们就听听轮子自己的故事,看看它是怎么帮助朋友们的。
指导语:轮子的本领可真大,它能帮助谁跑的更快?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是怎样前进的?
三、拓展思维,启发联想 指导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呢?为什么要安装轮子?
教师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想一想除了车以外还有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谈一谈轮子的作用,感受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小结:轮子可以帮我们“走”的更快,还能省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四、玩玩具汽车,感知轮子的形状及特点,体验玩轮子玩具的乐趣
指导语:每人有一个玩具小汽车,它的轮子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会滚动吗?
五、活动延伸
指导语:“咱们幼儿园里也有带轮子的东西。走,咱们找一找、玩一玩去”。
组织幼儿随《开汽车》的音乐做模仿开车的动作出活动室,寻找有轮子的物品。
第3篇:了不起的轮子
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 2.感知轮子的作用
3.体验故事中轮子自豪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轮子的图片
2.装有各种各样轮子的物品的图片 3.挂图第12号,故事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1.了解轮子的作用
——蜗牛走路很慢,溜冰鞋来帮助它乌龟走的很慢,滑板来帮助它。——有了溜冰鞋和滑板的帮助,蜗牛和乌龟走路会怎么样呢? 2.听听轮子的自述
——大家都说有了轮子的帮助会“走"的更快,下面让我们来停一停轮子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看看它除了能帮我们走的更快之外还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情呢? ——结合挂图讲述《了不起的轮子》
——听完后请小朋友们讲讲轮子是怎么样帮助我们的,都帮助我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请小朋友讲讲还有那些东西上有了不起的轮子。分类活动:
——请幼儿按有轮和无轮将准备好的图片分为两类
——请
第4篇:了不起的轮子(材料)
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观察生活中会转动、滚动的物体,发展其观察能力。
2、指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轮子滚动可以省力,从而了解轮子的作用。活动准备:
各种带有轮子的物品的图片(课件)、轮胎、教学音乐 活动过程:
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观察生活中会转动、滚动的物体,发展其观察能力。
2、指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轮子滚动可以省力,从而了解轮子的作用。活动准备:
各种带有轮子的物品的图片(课件)、轮胎、教学音乐 活动过程:
1、放音乐《坐汽车》,幼儿跟随做动作,做好准备。
2、组织幼儿谈话: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使幼儿了解各种 车辆能带着人走,而且还快.3、创设情境谈话:小蜗牛着急去探望它生病的奶奶,可是他走的太慢了,小朋友帮它想一想怎样让它更快的去看望它的奶奶的呢?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好,
第5篇:了不起的轮子 小班
了不起的轮子
小班“小司机”主题活动之一
活动内容:了不起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尝试猜想,能帮助小乌龟想办法,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继续对轮子发生兴趣,了解轮子会滚的本领,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轮子。
3、愿意参加玩轮子的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乌****饰(配班教师),滑板;
(2)图片——玩具汽车、溜冰鞋、自行车、摩托车、火车;其他各种车的图片;(3)故事磁带:《了不起的轮子》;
(4)大小不同的轮胎若干(汽车、助动车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发讨论:
1、用故事情境引出主题
(配班教师装扮成小乌龟,事先等在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走进活动室,看到小乌龟)师:这不是小乌龟吗?它好象不太高兴,怎么回事啊,猜猜看可能发生什么事?(幼儿自由猜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