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打捞铁牛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打捞铁牛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①浮梁:浮桥。②维:系,连结。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④真定:指今天河北正定。⑤权衡:秤锤秤杆。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 )
(2)募能出之者( )
(3)徐去其土( )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里打捞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几乎,重达。(2)招募。(3)慢慢地。(4)装满,充实。
2.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来,铁牛也被拉出来了。
3.怀丙和尚先用两艘大船装满了土,放到铁牛两边,系住铁牛,然后用一根大木头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保持两船对铁牛的拉力平衡,然后慢慢地去掉两艘船中的土,依靠水的浮力,慢慢把铁牛拉出来。
第2篇:打捞铁牛文言文翻译
打捞铁牛文言文翻译
《打捞铁牛》,指的是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才会把事情做成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打捞铁牛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
宋朝河中府有一座浮桥,用八头铁铸的牛来固定着它,一头铁牛将近几万斤。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断了浮桥,牵动铁牛,沉到河里,朝廷招募能够捞出铁牛的人。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转运使张焘听说了这件事,赐给他一件紫色裟衣。
道理
文章叙述一个“智慧和尚”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起重设备和打捞技术,“智慧和尚”怀丙能够把几万斤重的铁牛从河中捞出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善于变通,开动脑筋,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
原因
铁牛是怎样从河底捞上来的?
公元1066年,山西永济县的'黄河段发大水把河边拴浮桥的八只镇水神牛冲走了,官府张榜招贤,请能把铁牛从河底捞起来的贤人。和尚怀丙揭榜。他派水性好的人潜到水底,摸清铁牛沉在了什么地方。又叫人把两艘大木船并排拴在一起,船上装满泥沙。两木船之间还用结实的木料搭了个架子。怀丙亲自带人把两艘装满泥沙的木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又请熟悉水情的人带着绳索潜到水底,用绳索把铁牛绑牢。将绳索拉紧,把绳索的另一端捆在两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怀丙命人把船上的泥沙扔到河里去,泥沙被一铲一铲地扔河里,大船慢慢地上升,终于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出来。怀丙又叫人把船划到造浮桥的地方,两艘大船拖着没在水里的铁牛。回到了它们原来的位置。每只铁牛重达上万斤,怀丙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河底的淤泥中拔出来呢?
两只木船原来装满了泥沙,泥沙很重,木船吃水很深,也就是说,船的重力大,木船排开的水很多,受到的浮力很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木船是漂浮状态,此时木船受到的浮力,等于木船身的自重加上泥沙的重力。当把泥沙扔到河里,木船上的泥沙减少,重力减少,而木船的体积不变,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也不变)。两木船受到的浮力超过了船身的自重加上余下的泥沙的重力。最初,船不上浮,因为它被绑在绳索下的铁牛拖住,随着泥沙的不断抛出木船,重力越来越小,绳索对铁牛的拉力越来越大,直到多余的浮力超过了铁牛在水里的重力和淤泥、河水对铁牛的作用,铁牛就逐渐从淤泥中拔出来。是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水底托上来。
相关资料
自《智囊全集》第六部,捷智,(明)冯梦龙
结构概括
铁牛沉河,怀丙打捞,朝廷赏赐。
结构特点:先抑后扬。
相似补充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纪昀(yún)(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注释
1.浮梁:浮桥。
2.维:系,连结。
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
4.真定:即河北正定。
5.权衡:秤锤秤杆
6.徐:慢慢地。
7.募:聘请。
8.且:将近。
9.没:沉没,淹没。
10.实:充满。
11.绝:断。
12.舟:小船。
13.去:去除。
14.出:捞出。
15.赐:赏赐
16.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
其他说法
铁牛实际只捞了3只,因怀丙和尚以此法捞了3只后,旁人议论说这也太简单了吧,谁都能干,于是怀丙就走了,但其他人自己再捞,却没捞出来。
出自清·韩邦靖《同州县志》:“宋嘉祐中,河涨桥壊,尽西岸牛于河元。有僧懐丙者,乃为机法,取牛河中,已得三牛。会有言取牛不难者,丙怒弃去。后人用其法取牛,然牛竟不出。”
第3篇:打捞铁牛阅读答案
打捞铁牛阅读答案
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
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 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 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参考答案:
1、①将近②使……出③慢慢地④填满,充实
2、那横木就像秤杆秤锤称东西的样子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于是船浮起来,铁牛也被钩出。
3、先用两只船装满土,把铁牛
第4篇:打捞铁牛阅读答案
打捞铁牛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打捞铁牛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打捞铁牛阅读答案1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