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课文燕子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燕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够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这一节描写了——、———、———、———、———
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习。
出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里(),唧唧地叫着,有的(),()飞到了();有的(),尾尖()水面,就看到波纹()荡漾开去。
(四)汇报交流“歇息关”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第2篇:燕子课文教学设计
燕子课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性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描写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性:
⑴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通过看图,知道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确燕子与春天的关系。
⑵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
三、教学难点
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课前准备
1.挂图、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燕子(看图学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燕子的特性: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仔细观察这幅图,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山、湖、稻田、桃花、柳树、燕子。)
2.请你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说说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飞行、停歇的情形。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
⑴图画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有远山、小湖、稻田、粉红色的'桃花、黄色柳丝、各种色彩鲜艳的花。⑵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处的一只燕子横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另一对燕子正越过湖面飞向柳树。有一只燕子已飞到高柳之下。远处有几对燕子停在电线上,远远看上去有几个小黑点。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美丽可爱。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⑴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
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性;第二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第三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四、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
五、指导朗读全文。
六、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简述各段主要内容。
二、看图学文
1.看图学习第一段。
⑴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性。
⑵指名读第一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的?(课文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⑶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美妙音响的乐音,踊跃地加入春天的大合唱。这几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像……。)
⑶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听配乐朗读录音带,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学习有感情地读。)
1.这篇看图学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的情形,最后写到燕子停歇时的形象,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2.用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齐读全文。
四、随堂练习。
背诵全文。
作业设计
1.将上下两排的字,用“→”连成词。
悄 俏 消 峭 哨 稍 梢 捎
俊 壁 取 静 带 子 息 眉
2.填空:
⑴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⑵有的( )过( )的湖面,( )或( )偶尔(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 )开去。
⑶( )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 )细线,多么像( )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谱出一支( )的赞歌。
⑷作者先观察燕子的______,接着观察_________,然后观察________,最后观察____________。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 )的羽毛 ( )地吹拂
( )的翅膀 ( )地掠过
( )的柳丝 ( )地荡漾
( )的春天 ( )地演奏
( )的燕子 ( )地敲打
( )的赞歌 ( )地编织
4*.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抓住特性,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第3篇:课文《燕子专列》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燕子专列》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渗透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学生交流。
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大家看,我把谁带来了?(播放燕子视频)
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呢?
2、同学们对燕子的了解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读准了吗?
(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读后交流。
三、深入理解课文
1、刚才同学们说到,成群上万只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烦。燕子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⑴ (出示相关文字)大家自己读
第4篇:课文燕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燕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2,3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
2.指导感情朗读这两段。
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朗读词语
俊俏 剪刀 吹拂 舒展 聚拢 伶俐
偶尔 光彩夺目 百花争艳 波光粼粼
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3、回顾学法。
4、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长句子?(3句)
(2)挑选你喜爱的一句,多读几遍,并按“单元提示”上的方法自己学。
(3)反馈自学情况,相机点拨。
① 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② 说说自己是怎么学的。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说明数量多、颜色美、新芽的可爱。)
(4)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情感去读句子。
青的草,绿的叶,
第5篇:小学课文《燕子》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燕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体会祖国的语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竞争和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
三、课前准备(第二课时)
五线谱、《春天奏鸣曲》第五乐章、歌曲《小燕子》、课件制作
四、课前活动
名称:(课件1呈现)心有灵犀一点通
要求:请学生在纸片上写一个词,老师任意抽点几个学号的同学,如能组成一个句子,则说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学友了。
第6篇:课文《燕子过海》教学设计
课文《燕子过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时非常辛苦、艰难的.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燕子是益鸟。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学生用手比划)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天连水,水连天”的意思?(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
确实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
第7篇:课文燕子教学的设计
课文燕子教学的设计
文中燕子教学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文中,掌握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内容,了解文中是怎样一步步描写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背诵文中。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⑴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通过看图,知道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确燕子与春天的关系。
⑵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
三、教学难点
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课前